张靓
国网福建省永安市供电公司,福建省 永安市 366000
摘要:随着电网的发展,配电自动化也迅速发展。在配电网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对配电网的运行会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讨论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络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提高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配电网;故障处理
1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相关概述
1.1配电自动化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原理简而言之就是将现代化的科技硬件应用到我国的现代化配电系统当中,利用现代化改造的手段,使二者结合为整体。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形成的配电系统当中,应用了高效率的通信网络监控手段,使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对电网系统进行详细的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和异常,能够在故障发生的前期做好处理准备,提升了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仅如此,区域性隔离也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优势,当出现配电网故障时,故障区域会被及时的进行隔离,使得配电网的断电处理不会干扰到系统正常区域的正常用电。借助与供电范围内的条件相对应的配电自动化运行方案,能够将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监控,提升网络管理效果,巩固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1]。
1.2继电保护概述
继电保护能够有效的作用于配电网系统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外界因素影响下容易造成配电系统出现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配电网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供电情况。在对配电网系统的分析和保护工作研究当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出现,让故障的出现率得到了降低,同时,使针对故障的处置措施在效率和质量上得到了提升。
2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配电网故障处理准则
2.1保靠性准则
在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的问题解决时,必须持守保靠性准则。首先,需要确保配电网的质量并且线路必须清楚,不应有短路出现。在确保整个网络电缆服务质量前提下,为每种系统的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以确保支线与主线的协调开展,确保主线运转质量并提高电力的保靠性。只有降低了配电网络出现问题,则就能够提高供电的保靠性;只有细致地解决以及处理微小问题,才能够在出现大问题时可以逐步解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体发展,并提高总体维护水准。
2.2确保提供电力的准则
只有确保配电网络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才会展示问题解决的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加强电路的清楚度,管理好造成短路现象的警告和维护工作。如有迹象,应制定应急准备标准,加强检验频率,并应用举措避免损坏配电线路。要坚固老化的配电线路的维护内容和电路保护工作,以确保供电能力[2]。最后,遇到跳闸故障时,要仔细研究其原因并加大保险丝的保护,查验配电线路的最多工作时期,免于由于配电线路太热而烧毁。要仔细研究跳闸的发生缘由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故障。
2.3运转经济的准则
电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适当地增加经济投资,使用更多技术来减小问题维护成本。需改善线路的总体维护功能并增加电路连接线路,降低费用,加大电路服务层次,降低电路服务频率,确保电网的使用期限,减少维护成本并提高经济性以及扩大经济效益,使其扩大发展的范围,并提升配电自动化发展。
3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对策
3.1两级级差保护和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两级级差保护配合中主干馈线开关会采用负荷开关,用户开关采用断路器,开关的保护动作时间设定在0s。变电站出线开关会选择断路器,保护动作的时间设定在200ms到250ms,如果主干线是全架空馈线,集中故障的处理步骤如下:变电站出现短路跳闸后要及时切断故障电流;在0.5s延时后变电站会出现断路器的重合现象,如重合成功则可将故障判定为瞬时故障。如重合失败则可判定为永久性故障;根据配件端向上级上报数据来判断电力系统故障出现的区域;如瞬时性故障在以往被记录过,根据记录结果如果是永久故障则需对故障点进行隔离,之后恢复其他区域的供电[3]。
如主干线是全电缆馈线,对故障的处理步骤如下:馈线发生的故障一般是永久性故障。对这类永久性故障需变电站管理端口及时切断断路,从而达到阻断故障电流目的;电力系统的主要站点根据上报的故障信息来判断出故障区域;遥控故障区域周围的开关,及时管理故障区域,遥控对应变电站出现的断路器和电力合闸。如是在分支或用户位置上出现故障则可采取以下处理:分支断路器、用户断路器在发生跳闸故障时要及时切断线路;如支线是架空线路,快速调节合闸开关,在延时0.5s后重新合闸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如出现重合失败问题则可判定为永久性故障。
3.2多级级差保护和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操作使用唯一的不足点是,尽管分支线路故障有时也会使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故障,在跳闸故障后还会后续导致全线或暂时性的停电问题,而将两级级差保护和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控制结合在一起能解决全线或短暂停电问题,具体措施如下: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一般选择重合器,并在重合器上设置200ms到250ms的延时性保护动作;主干馈线开关应用电压时间型分段器进行设置;用户开关和分支开关采用断路器,同时还需额外配置0s保护动作延时时间和一次快速重合闸。
3.3三级级差保护和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将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用户开关、馈线开关设置为断路器,对设置好的断路器采取三级级差的保护方式,其他关联开关是负荷开关。将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动作的延迟时间设定在200ms到300ms之间,用户保护开关延迟时间设置为0s,馈线分支开关保护动作的延迟时间在100ms到150ms之间。将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和馈线开关以及某一节中对所获取的初始状态信号开展解析运作,如此便会有效形成等待检测的模式;状态数据库的优异建设。对有效的档案库开展创建,对比判定等待检测模式以及基准模式,在此基础上设施是否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之中进行有效的判定。
3.4系统运作的整体开展方案
第一,对故障开展检测。配电系统在平稳化运作的阶段,需要针对线路开展检测,运用优异的科学技术将产生的故障问题探明清楚;第二,针对故障进行分类。在相关故障问题被检测探知后,可妥善运用HHT的方式对故障开展较为严密的类别划分,借助此种方式可让专业工作人员针对现行情况开展实际解析,对故障开展精准的解除;第三,定位故障。当故障分类全面完成后也需对故障开展定位,故障开展定位核心是运用电力线路的分支定位,运用在配电线路中安置的传感装置获取有关数据,同时对相关数据开展严密的解析与处理,最终实现对故障区域的精准定位。
综上,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电力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由此热也对继电保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工能够为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故障的处理效率,减少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彦国,赵希才.智能分布式配电保护及自愈控制系统[J].供用电,2019,36(09):2-8.
[2]卓梦飞,王敬华.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协同故障隔离技术[J].山东电力技术,2019,46(05):17-20+34.
[3]肖彦江.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