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改善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并加强施工安全,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保障。如今,我国配电网电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电力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配电网电力工作的施工安全保驾护航,推动电力系统顺利供电,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保障。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导言
当前人们对配电网电力系统在输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已经成为有效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和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配电网电力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闪络放电因素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电网长期运行是出现闪络放电现象的主要原因,且在实际施工中,供电设备表面会出现大量的沉积污染物,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绝缘能力。此外,如果供电设备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则容易被雷电击中,导致供电设备绝缘表面闪络放电。一般来说,污闪类型的特点多种多样,可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也可能同时发生在多个地点。如果配电网发生大量的污闪,将严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污闪发生后,配电网单相接地问题会频繁出现,导致总电压升高,其暂态电压可能比相电压高出约2.5倍。从正常的角度看,如果配电网中的相电压上升,但没有发生故障,电压上升不会破坏绝缘设备,但如果系统运行环境差,则供电设备的绝缘容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导致闪络现象发生。
2.2电压问题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电力设施建设不完善,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配电网运行中,一旦电力设备长期处于过电压的运行状态,再受到过电压、工频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将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在具体过电压故障中,弧光接地过电压最常见,且产生的电压幅值最高,约为普通电压的4倍,增加了电气设备绝缘系统的损害率。在这种情况下,当电网中的电流增加时,电力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否则整个电网就会受到影响,降低配电质量;除此之外,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绝缘设备老化的影响,也会降低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2.3外力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配电网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开始重视配电网施工的安全性。在实际的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国内10kV配电网存在较多问题,例如,10kV配电网的稳定性不足、结构单一、线路容量小等,不能满足电力供应需要。其中,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结构不合理。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主要以单电源的形式,利用架空线路进行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户不重视接线处理,任意摆放导线的现象非常普遍。另外,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安全用电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不利于保持配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导致配电网配电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需求。
3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3.1完善制度,健全体系
电力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主要支撑,同时还需要完善工程制度、健全工作体系,进而有效开展工程施工工作。首先,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管理者时要严格制定招聘标准。
其次,培训现有的工程管理者,促使他们全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此期间,还要定期考核,同时记录考核结果,以提升工程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监督机制,发现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及工作体系,可以确保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使用的精确性,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2加强高精尖技术的应用
在学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精尖技术被广泛应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实现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建立了全新的数字化、立体化工作模式,使得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不断提升。比如:在进行配电线路巡检时,由于巡检范围比较大,路线长,仅凭人工巡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无法对每个细节进行检查,存在一定的巡检盲区。可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全面巡检,建立起无人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体系,在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设备等,对配电线路进行巡检。采用高精尖技术可直观、清楚、准确地放映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可缩短运维人员的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量和停电损失。相比于传统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度体巡检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针对配电线路上存在的一些故障及问题,可采用智能机器人件检测,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还可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计算、VR技术等应用到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及时掌握配电线路运行的各项数据和状态,一旦超过允许标准,及时处理,保证整个配电线路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3.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一般情况下,施工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开展。基于此,在建设配网工程时,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理架空线、配电设备、杆塔等。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做好电力传输环境的规划工作,定期检测线路,避免发生大量的电路损耗。在杆塔施工中,要开展针对性的加固操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安全。在运行配电线路时,变压器经常被烧坏,导致变电操作无法顺利开展。对此,在安装变压器以前,应该对供电系统载荷之后再开展变电操作,在全面保障变压器顺利运转的条件下,为电路的安全配电保驾护航。
3.4强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在整个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配电网络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觑,只有强化配电网络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促进配电网络工作有效开展,才能提升配电网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强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营管理工作和停电管理工作。其中,停电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临时停电管理工作、计划之内的停电管理工作。①临时停电管理工作主要指在实际配电网运行中发生的必要性停电,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识别停电故障的区域,及时开展相关应急维修工作,缩小停电范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区域供电。②计划之内的停电管理工作主要指重点考虑对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以及工作方面的影响,规定停电的时间及范围,以减少停电给人们生产及生活带来的影响。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及维护期间,电力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4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供电系统顺利运行,电力企业应着重解决配电网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问题,加强线路维护和防雷工作,选择科学的供电电压等级和配变容载比等方式,为配电网的稳定及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要加强前期规划,定期检修并维护线路,重视施工管理,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越兴.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J].通讯世界,2017(20):194-195.
[2]杨志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3):123-124.
[3]蒋超峰,王丹丹.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06):60-61.
[4]郝慧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