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杨华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摘要:线损主要是指线路损耗,具体含义是电力在通过线路输送过程中引发的能量损耗。线损包含内容相对广泛,不仅是指线路的损耗,供电网中对应的用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等在电力配送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统称线损,例如,架空线路电阻损耗、铁芯损耗等。线损管理则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方法实现对线损的有限管理,以此降低线损,提高线路运行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低压;?线损管理;?问题;?策略;
1低压线损原因分析
1.1线路方面
低压线路较为复杂,受自身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会导致线损的增加。一方面,布局线路时考虑不到位、不全面。布线时对线损不重视,预估不到位,结果线路布设存在较多不良问题,如一些区域不仅存在迂回供电现象,而且使用的线路较长、线路的横截面较小,甚至部分线路之间的接头处理较为粗糙,会导致线路的电阻较大,输电过程中损耗较多电能。另外,一些线路距离树、其他建筑物较近,受风力因素影响,会和与其接触的物体摩擦导致绝缘皮的损坏,容易出现漏电现象,不仅增加线损,而且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线路投入使用时间长久,一些电气元件性能老化、受污染严重,绝缘性降低,遇到恶劣天气出现漏电现象,导致线损增加。
1.2用电方面
低压用户用电不规范也会导致线损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配电功率与实际不匹配。低压规划时对负荷的评估不合理,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另外,部分台区用户数量增加迅速,导致实际用电功率超出配变变压器功率,形成“小马拉大车”现象。(2)相关技术措施不规范。线路上安装的互感器不合理、不规范,不仅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引起线损增加。另外,使用的电表等计量设备安装细节落实不到位,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而且并未定期进行检定。(3)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三相负荷的认识与监测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与人为干预,导致三相负荷不均衡,造成线损的增加。研究发现,三相负荷差距越大,造成的线损越严重。(4)部分区域存在窃电的现象,或因人为用电不规范,导致线路漏电等。
1.3管理方面
电力部门对低压管理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与处理严重的线损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台区线路较为复杂,且含有较多的电气元件,如其存在问题,会导致线损的增加。管理人员对线路以及电气元件的检修不及时、不合理,导致线路带病运行,变压器超负荷运行等,不仅会导致线损的增加,而且影响供电稳定性。(2)虽然电力部门制定了台区线路维护规章制度,受管理人员以及监督不到位等原因影响,导致落实不到位。如在开展维护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工作马虎,未能对台区相关线路、元件形成有效覆盖,一些元件污染严重未能及时得到清理。(3)不重视三相负荷的平衡,或者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不合理,导致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
2配电网中低压线损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加强电网技术改造,降低电网自身损耗
对线损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如线路和主变需进行增容、升压改造,对单线单变的变电站和线路进行改造,淘汰无载调压主变等。其中台区建设应遵循小容量短半径原则,以新增为主。村内高压线路采用树状分布,从主干街道进入,走次干街道分流。规化村内配电台区分布,必须规划各台区的供电区域,考虑村内的较大用电负荷和出现时间,本着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对配电台区进行合理布局。
2.3完善线损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
在线损控制当中,线损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制定科学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才能够实现线损效率的有效控制。首先,加强管理机制构建,加强线损管理组织、基础数据、线损考核等方面机制的构建,通过制度完善为线损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明确管理职责。在线损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确定对应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一旦出现重大线损故障,要迅速查找原因,并追究对应人员的失职责任;再次,构建完善的线损反馈机制,提高线损处理效率。要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线损的预测监管,例如,利用智能检测设备来搜集线损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整合实现线损状态的有效评估,对于线损超标的区域进行系统预警,由专门人员根据预警进行线路排查,作出迅速应对,以降低由于线损而引发的线路故障,为电网正常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最后,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线损管理涉及环节众多、内容复杂,在线损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关联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数据共享来提高线损的管理水平。此外,做好线路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可以利用监控、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对用户电力使用状况进行监管,对于数据异常的区域进行排查,一旦发现存在偷电行为,要追究对应人员的法律责任,降低自身损失。
2.3加强电网经济运行管理,合理采用检修方式
对于电网检修工作,应尽量做到综合检修,各级电网同步检修,避免因检修转移负荷,导致线路损耗增加。
2.4调整变压器运行方式
(1)降低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三相负荷不平衡将使线路功率损耗增大,损耗越大,也就意味着不平衡度越大。所以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过10%,中性线上的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因此,要求要定期测量中性线电流和相电流,超过上面的不平衡度就要及时进行负荷调整,降低三相不平衡度。
(2)确保变压器经济运行。大量统计资料显示,变压器的铁损在总损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10kV的配电变压器中铁损在配电网总损耗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所以变压器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变压器的铜损等于铁损时,或者说固定损耗等于可变损耗时,变压器的损耗最小,效率最高。这时的负载率为最佳负载率。变压器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最经济,当额定容量在40%~80%时配电变压器损耗也会降低,也较为经济。
2.5重视低压三相负荷管理
要定期开展低压三相负荷测量工作,重视配变中性线电流管理,对乡镇学校、政府等负荷较大的低压用户,要做到计量表后用户内部三相负荷平衡。结合升级改造工程,要积极推行Dyn11接线组别配变,提高配变抑制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能力,降低电网损耗。
做好低压三相负荷平衡工作,降低农村低压线损。首先,应适当在农村季节性用电负荷高峰、中、晚峰和重要的节日前、节日中对农村配变负荷测试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进行调整,特别针对日峰平衡而低晚峰不平衡的、晚峰平衡而日峰不平衡的情况进行综合、多方案反复研究,最终到达平衡,保证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最有效地降低线损;其次,对底层的用电户负荷进行平衡调整是做好三相负荷平衡的关键,力求做到线段上平衡、线路上平衡、小区域就地平衡。
2.6大力推行节能设备
大力推行节能设备也是降低电网损耗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电网的主要设备变压器和数量庞大的电能表,要积极推广节能型变压器,大力推广集抄电能表,彻底淘汰机械式电能表。
参考文献
[1]邓威,刘俐,李勇,谭益,朱亮,曹一家.基于GCA和LSTM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网损预测[J].广东电力,2019,32(09):154-159.
[2]黄剑涛.基于高级智能量测的远程投切电容降低线损方法[J].价值工程,2019,38(01):90-92.
[3]王兴华.台区极限线损的低压配电网降损规划决策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8,0(01):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