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会灵
国网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16265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很重要,因为这与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输送有着直接的联系。但目前我国的一些电力企业在输电线路的时候常会出现电网线路复杂化以及输电线路的运行、维修不及时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和人员浪费。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检一体化
将一体化管理落实到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环节之中,其实质在于通过统一维护管理促进电网输电线路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为统一化管理的落实提供保障。
1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用电量也在不断地上升,输电线路持续延伸拓展,使输电线路的范围不断扩大,这给线路的检修和安全维护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传统的检修线路方式是根据区域划分,分区、分片的承包负责模式,这样每个区域的负责人不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工作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线路出现故障,没法及时确定故障的方位,检修工作被迫推迟,无法形成高效合作的局面。维护与检修工作需要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高级专业人才来完成,同时,检修工作也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默契的配合。但是,实际工作中,线路的检修情况不容乐观,个别工作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要求,工作的程序也没有达到统一化、协调化,出现了问题,很多故障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输电线路的不断增加,导致检修工作更加复杂,加上目前检修和维护工作混乱的状态,导致线路检修工作更加需要整理和改进。自20世纪以来,我国输电线路采用的都是定期检修制度,这种制度以时间周期作为基础,不论是检修项目还是检修周期,依靠的都是传统经验,对输电线路的结构组成、工作状态、性能差异、设备质量等考虑得不够充分,检修工作比较死板,存在工作量大、检修周期过短、检修费用高、可靠性低等问题。随着电力系统向高电压、高参数、大电网、自动化方向的发展,这种定期检修制度已经不能满足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要求。特别是在“两网”改造以后,电力系统技术含量有了很大提升,有些设备不再需要常规的定期检修,继续按传统定期进行检修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还可能因为检修不当造成故障。因此,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调整输电线路的运检方式。
2 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及意义
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技术的支持,就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力系统依旧处于持续升级与更新阶段。支持输电线路检修的现代化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例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目前已在我国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运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同时,输电线路的各项设备、线路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化智能技术,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例如有功损耗监测技术、远红外成像监测技术等,均可用于输电线路监测工作,并且还可发挥其良好的监测功效,从整体上提高运检管理工作水平。除此之外,先进的监测手段为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如远红外线成像监测、变压器油色谱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等。运检一体化的意义。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因其具有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高效率等特点,已被更多电力企业所接受,也有助于电力企业突破传统的相对落后的经营模式。同时,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激发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间接提高工作人员输电运行、检修工作的效果。
此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还在节约资源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可以为系统节约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实际工作中,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良性分配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重复工作,整体提升运检工作的效率,并加深各部门间的合作深度,在出现问题时,可以集中商讨、共同解决,并且可通过高效的运检机制,提高故障排除的时效性,更大程度避免故障升级问题的出现,降低时间和维修成本。
3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方法
3.1 建立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个较为健全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另一个是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主要是确保电力企业可以正常稳定运行,细分为电网和相关设备的建设、运行和检修等等。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就是起到监督作用,负责电网和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并对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只有两个体系相互配合,才能保障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安全运行。
3.2 建立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以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想要建立健全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状况,分析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并对之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2)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从中筛选出较为重要的数据,并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3)在电力系统中,那些运行状况与标准不符的设备要单立出来做为重点检修对象,及时分析并加以解决,以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
3.3 建立设备信息档案库
设备信息库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工作人员要根据输电线路设备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有效的信息档案库,随着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不断复杂化,人们对运检工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时使用设备信息档案库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量,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可以为相关方案的处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设备信息档案库要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和补充,并对工作人员运检的数据进行记录,为下次运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4 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企业在输电线路运检时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也在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模式转型。使用信息化、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可以调整管理流程顺序,使流程呈现较好的状态,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资源、运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使电力企业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与信息化和智能化有关的技术已被运用到输电线路的工作上,就像无线传输、数据挖掘等组成的智能化平台。平台是在原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检测、分析并能自我修复等新的管理功能,平台不但可以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掌握设备的全方面的信息。较为常见的智能化运检平台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1)会自动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对设备的详细参数进行汇总,生成有需要的表格,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2)对采集好的数据要进行验证,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结构信息等基础信息,还要一些必要的参数信息,像危险点和电阻值等。(3)把工作细分,进行标准化管理,方便运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选择进行。(4)对运检的周期进行管理,要对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具体情况并对设备做一个评价,安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飞速提高,电网的发展趋向于规模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利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来实现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同时建立相关设备信息资料库,实现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管理一体化,从而极大的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工作效率,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袁伟东.输电线路实施运检一体化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183.
[2]曹大军.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浅析[J].电气时代,2016(03):39-42.
[3]何少君.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