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广
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输电线路在经受过雷电攻击后极易引起跳闸事故,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好输电线路的避雷措施,目前最常用的避雷方式是通过避雷线的架设使电流能够分散传输,这能够有效地减少流经杆塔的电流,从而使导线能避免雷电的冲击,使输电线路工程运行维护安全性能得以提升。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应重视接地工作的重要性,接地工作与防雷措施都能有效减少输电线路被雷电攻击后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效降低雷电导致的跳闸故障产生的概率,从而使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最为基础的保障。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1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
1.1基础技术问题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技术对于工程的开展也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须重视基础施工技术的问题。该技术主要的内容是通过对于杆塔预埋部分进行施工,确保杆塔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使杆塔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风险状况。当前基础施工中被运用最频繁的施工方式为阶梯型基础、岩石嵌固基础以及联合基础,这三种施工方式各有特点,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面临不同的施工环境将会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在不同地形条件、气候因素的环境中进行施工时应选择最佳施工方式,从而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如在流沙较多的地域上开展工程施工,施工人员就不会使用阶梯型基础,这是因为阶梯型基础需进行深度的埋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而流沙所具备的流动性会使阶梯型基础无法进行长期处于深度埋置状态,且阶梯型基础的重量高于其它两种施工方式,在流沙中埋置更易发生下沉的问题,从而会降低基础施工质量。
1.2杆塔技术问题
输电线路的搭建都是在高空进行,通常输电线路的布设位置都会与地面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能消除输电线路的部分安全隐患。若输电线路进行贴地布设,人们在过往行走时极易触碰到导线,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错乱、甚至发生漏电情况,若有人再触碰到漏电的输电线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输电线路搭建在空中是非常明智的建设方式。为了能使输电线路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会使用到塔杆,其能支撑输电线路的导线及避雷线系统,在确保输电线路能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输电线路的错乱,同时塔杆的使用还能起到良好避雷效果。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成本会受到杆塔类型的影响,当前所存在的直线型杆塔和耐张型杆塔是依据杆塔的受力不同而分的,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会依据施工现场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杆塔。同时杆塔材质的选择及后期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需相关人员高度重视。
1.3架线技术问题
导线作为输电线路的最重要部分,它的架设对于整个工程有最为直接且重大的影响。电力施工单位应制定出最为合理策略,使得工程施工能在确保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做到经济的节约,以及降低能源的损耗。同时施工人员应对架线的张力有充分的了解,要十分清楚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从而使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得到一定的保障。选择张力适中的架线是非常重要的,架线张力适中能保证导线在空中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导线掉落问题,从而不仅能够提高输电线路安全性,还能够做到企业资本的节省。
2解决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的策略分析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开展前期,施工单位应制定出全面且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的管控重点和组织措施;面对专业施工人员数量不足问题,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施工技术能够提高,从而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做好充足的人员准备。同时明确施工的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有规范的操作,使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材料管理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材料管理制度,要求材料的购买必须符合制度要求,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及数量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制度进行购买。在进行材料购买后,材料管理部门还应注重材料的管理,通过井然有序的管理使材料在使用时能更加方便,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2.2加强基础技术
基础工程作为塔杆施工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使塔杆更具安全性与稳定性。针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应采用不同的基础工程施工方式。例如,施工场地若选在风化岩石较多的地带,则应采取岩石嵌固基础作为基础工程施工方式,且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对基坑进行掏空处理;而阶梯性基础作为一项传统的技术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与时间,因此如今对于阶梯性基础的运用已逐渐变得稀少;若工程施工开展地的土质偏软弱,则会导致基坑的开挖工作难以进行,此时应采取联合基础进行施工,但需耗费较多的材料,且施工的操作与其他施工方式相比更加复杂。因此,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阶段也应注重施工技术的选择,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使施工效率得以提升,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2.3加强杆塔技术
塔杆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选择影响着输电线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被运用最为频繁的塔杆种类为铁塔,铁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用时限较长,不易受到风雨的损坏与侵蚀,因此受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喜爱。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普通的塔杆不足以满足线路的支撑要求,因此如今的塔杆都是经组装后再使用。但使用塔杆组又会产生其他附加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塔杆组的材质及塔杆组的组装方式,还应明白塔杆在组装后的避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再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后,施工人员再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使输电线路塔杆的安装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2.4加强架线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架线工作主要有张力展放以及拖地展放两种方式,其各有特点。张力展放需大型机械设备的支持才能进行,这对于企业的财力耗费较大,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保证导线的完整性,而拖地展示则更多依靠施工人员的操作,能极大减少企业资金的耗费,但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拖地展放时导线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可能造成导线的磨损。因此,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在进行导线展放工作时要寻求的不是完美的架线方法,施工相关单位应考虑怎样做才能使架线工作开展能实现最小的资金与能源损耗。
2.5加强线路检修技术
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也应注重线路的定时检修。若出现停电事故时,线路检修人员应立即对线路进行检修,在时间充裕情况下应做好检修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从而使检修工作进行的更为合理,降低日后线路检修的难度。同时线路修检人员应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在进行线路检修时要穿好全套的工作服,要确保自身操作的规范性。在完成输电线路检修后应立即与塔杆保持距离,退出到塔杆安全范围区域,随后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确定检修所有相关工作完成后检修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检修情况。
结束语
我国的地理环境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施工地点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施工设计。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从而间接地提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为能使电力系统建设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力施工单位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地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凤仪.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