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   作者:范泽隆
[导读] 就我国社会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契合这一现状
        范泽隆
        青海万立建设有限公司 所在单位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送电线路工程项目安全问题涉及因素极多,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建设公司的经济效益,需要采取多种防护手段才可确保项目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因此,文章解析了送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从环境、物料设备、人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送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送电线路;安全防护;物体打击
        前言:某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10kV二期配出工程主变远景规模为2x40.00MVA,现为1x31.50MVA,新增1x40.00MVA。110kV电气主接线原为单母线接线,拟扩建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送电线路原为单母线接线,拟扩建后按终期规模完善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同时在现有无功补偿容量2x2.40Mvar的基础上新增无功补偿容量2x4.00Mvar。文章对该送电线路安全问题以及防护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具体如下:
一、送电线路安全问题
1、源于环境的安全问题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多处于露天空旷场地,受四季不同气候以及雷电、冰雪、大风、暴雨、日晒等自然条件作用。加之电力送电线路特殊绝缘要求,高空作业较多,极易出现高空坠落安全问题。
2、源于人员的安全问题
        送电线路工程多处于机械到达难度较大的高山峻岭、河网护坡中,手工操作是工种执行任务主要用模式,体能损耗较大,极易陷入疲劳状态[1]。加之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基本安全教育不到位,极易出现因人员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3、源于设备的安全问题
        较之其他能源设备而言,送电线路施工设备本身就具有无法大规模存储、结构复杂等特点,需要频繁调试,且调试工艺变化较大,不仅给施工作业效率目标实现提出了较大的难题,而且安全问题也多发生于机械伤害、触电、拆除工程倒塌、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等环节。
二、送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1、线路环境安全防护
        对于冰雪等自然条件引起的送电线路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可以从送电线路施工过程入手,依据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全面分析操作具体区域环境,寻找有效防控覆冰危害的方法。并从作业前期勘察入手,规避易产生覆冰危害的区域。同时在线路施工操作阶段,与当地气象局建立互动平台,及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操作方案,保证整个送电线路工程操作过程安全推进。
此外,针对送电线路所处相对暴露荒野环境中因野外鸟类活动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可以将惊鸟装置设置在输电线路杆塔上适当位置或周边物质。可用的惊鸟装置为小风车、鸟类模型、稻草人等,并定期更换。同时技术人员可以在定期拆除送电线路周边鸟巢的基础上,将三角联板设置在鸟类容易活动的区域,并在鸟类易飞行钻入的区域设置铁丝网装置,配合针板的设置,从根源上杜绝野外鸟类活动引发的安全问题。
2、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针对源于施工人员的送电线路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可以从工程操作准备阶段入手,面向操作整个过程,逐一分析安全问题节点,并进行防范类型归类,为针对性预先防护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2]。比如,施工准备阶段与人员相关的危险点主要包括没有经过三级安全技术教育且不了解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技术措施编写不完善、违反规定指派不符合岗位要求人员操作等,其对应的防范类型分别为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等。根据防范类别,可以制定并执行针对性预先防护措施。

比如,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明确安全职责并强化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针对分部工程中危险性作业均编制详细的安全措施,并履行全员交底手续,严格按照编制的措施开展操作;严格开展身体素质与证件检查,禁止职业禁忌者、无证者或证件不符合要求者进入操作岗位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岗位。此外,在野外施工作业时,极易出现因野生动物或植物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准备保卫器械以及防护用具、药品。
在送电线路工程正式施工后,工程存在的危险点主要由基础分部工程坑口边缘堆砌工具、基础掏挖槽、爆破操作、钢丝绳端部用绳卡等,对应的防范类型为坍塌、物体打击、爆炸等。具体送电线路防范工作开展时,技术人员应从坑口边缘0.80m以内入手,严禁工具、材料、泥土堆砌,并根据土质特性进行安全边坡的留设。若遇流沙坑,则可以选择降水位等技术方案,配合沉降式挡土模板,降低坍塌、物体打击安全问题出现概率。同时严格执行当天剩余爆破料数量清点操作,并在导火索使用前落实燃速试验规程,保证导火索长度满足操作人员撤离安全区需求。而为了避免因钢丝绳端用绳卡连接错误问题导致的起重伤害,技术人员应注重在钢丝绳端部受力一边设置钢丝绳压板,并调整绳卡至间距超过钢丝绳直径六倍,避免其正反交叉设置。在高处作业整个过程中,高处迆人员应着轻便衣物以及软底鞋,系好拴在牢固构件上的安全带与安全绳(无低挂高用情况),并由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安全带、安全绳绑扎牢固性。若需在高处作业时转移位置,作业人员需要沿爬梯、脚钉攀登,并增设防滑(雨雪后)、水平保护装置、垂直保护装置,比如安全自锁器、水平移动保护绳等。
3、材料设备安全防护
与送电线路施工用材料设备相关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各种起重工器具有缺陷导致的起重伤害、吊段上斜材未固定导致的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等。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应严格要求操作者核对图纸吊段参数、单吊重量、全部工器具,并合理安排材料设备应用程序,逐次开展起吊、组装作业,避免上下交叉作业[3]。同时在大型塔材搬运时,若遇弯道、山路,应绑扎牢固,由专门人员指挥,同一位置、同等高度放置,同一时刻起落。特别是成堆角钢选材时,应避免强硬抽拉,而是分规格、型号由上向下搬动。在搬动时,可以选择绳索吊送方式,避免因高处作业用材料设备无防护而导致的物体打击安全问题。
在放线过程中,牵张机器无接地措施均会导致触电安全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应注意在张、牵机两端进行接地滑车设置,并将跨越带电线路的两侧放电滑车可靠接地。同时严格观测放紧线过程中各塔号信号,在发现中断信号时立即关停牵引机,避免继续牵引引发的起重伤害或者其他伤害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导线压接环节所用的压接机、液体泵以及附件隐含的机械伤害、触电等安全问题,可以在压接机平稳放置的基础上,准确对照机器两侧扶线,固定压接机,并设置阻挡手指伸入压模内的防护措施;而对于液体泵,需要根据压力指示,进行参数调整,避免超压过载而引发的机械伤害;对于耐张瓷瓶等附件,可以利用金属线将耐张瓷瓶短接,并使用下线爬梯、速差自控器挂好保安接地线。同时在附件安装前进行两道防护(附件安装区两侧保安接地线与作业点两侧接地线)安装,避免线路掉落而引发的触电安全事故。对于链条葫芦手拉链等附件,则需要将其绑扎在起重链后进行保险措施实施,防控起重伤害安全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送电线路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社会稳定。当前送电线路安全问题频出,安全形势也较为严峻。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是解决送电线路安全问题的主要思路之一。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可以立足送电线路施工过程,根据源于环境、人员、设备的送电线路安全问题表现,结合送电线路工作场所动态流动特性,制定并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送电线路施工作业平稳、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邢晓春.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8(04):283-283.
        [2]关宏伟.如何做好架空送电线路的维护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57-60.
        [3]殷铭.110kV送电线路施工组织与安全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2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