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
国网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162650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电网的升级、扩建、改造不断拓展,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也提出了较高需求。但由实际情况分析,电力在施工方面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技术
1 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
1.1 施工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总是出现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情况。例如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职责划分不科学、岗位安排对臃肿、流程不清晰、计划执行不准确,导致部门职责重叠、审批手续繁琐、工期混乱,打乱了施工进度的节奏,造成工程现场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程。
1.2 工程施工技术落后
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关注度不够,员工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对新工艺、新技术理解不到位,导致执行有偏差。一些团队满足于现有施工进度、质量,不积极进取,宁走老路不走新路,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弱化了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信心,打击了团队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1.3 施工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好确定
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是绩效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施工员工的绩效考核具体指标却不好建立。因为员工工作范围不局限在本岗位;工程项目的进程因为受到甲方的要求、厂家的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在尽心时间计算业绩时候或以工作量计算业时候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工作积分统计难度大,很多考核指标在施工一线不适用。
1.4 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是落实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前提,其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相关的管理人员通常会忽视施工安全问题,因而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系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无法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1.5 避雷器接地连接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方面,国家对于接地验收规范有明确要求:在变电所以及发电厂的电气装置中,其下部分要有专业的接地线敷设,把接地线、母线、地体全连接在一起。其中机座、中性点及出线柜、外壳等,所采用的是金属材制。同时,针对>110kV的钢筋混凝土零构件,其支座上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需要是金属材质的。并且注意采用最短地接线将避雷器和主接地网一起连接,具体操作时避雷器接地未有敷设接地线,直接和接地体或母线相连的情况比较多,在现场操作中我们也发现避雷器的接地仅仅连接在构架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操作时,工作人员对于避雷接地操作理解存在不同,施工中认为,构架需要和接地连接,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是母线连接的要求。
2 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优化措施
2.1 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是施工建设的前提,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在安全的施工环境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避免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可从两个方面着手:①以制度作为约束,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施工责任与意识落实到全体施工人员身上,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需根据电力工程施工概况及施工危险系数,制定出详细的安全管理细则,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一切以生命安全处罚,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积极组织进行工程施工安全教育,逐步增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意识指导行为,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此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②尽可能减少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的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以免因细微的施工操作失误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以此有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在实施具体工程作业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例如组织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活动,通过现场施工队伍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密切关注。在施工中,参考前期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将潜在安全事故隐患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性的同时,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质量。
2.2 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要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健全其施工管理流程,将施工管理工作融入工程招标、工程施工乃至工程竣工的全过程。在完成电力工程招标工作后,相应的招标组织机构会公示结果,与此同时,相关的中标资料会移交给业务部门加以保存,便于后续查阅。在此基础上,召开工程施工准备会议,根据电力工程规模规划工程预算、制定工程设计、审核工程图纸、确定工程量、签订工程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列明详细条款,以此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依据。再者,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管控,比如工程材料的供应是否充足,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设备是否存在老化损坏现象等。当工程设备与工程材料抵达施工现场后还应实施必不可少的进场检验工作。在电力工程竣工后,工程监理人员需参照工程竣工验收标准进行全范围检查,一旦返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加以整改,以此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是建设主体,其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施工效率与质量,无论是哪个施工环节的工作人员或是负责哪项施工工作的技术与管理工人员,其专业素养都会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应当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在培训学习中丰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此进一步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为电力工程施工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4 避雷器接地连接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工程监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时候要熟悉避雷器的接地要求,应用有效的措施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理,在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第二,在开展工程验收检查的时候,工程建设单位要组织建设单位、运行单位按照国家的标准来验收检查各个零部件。第三,在施工人员方面,对应各个工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来让施工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2.5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模式主要是为了避免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对变电站二次设备信号的干扰,从而借助设备屏障罩设置、二次设备金属外壳屏障连接位置设置等诸多措施,有效提升整个变电站二次设备抗干扰性。同时,保护接地模式还可消除变电站二次设备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积累静电,避免静电荷大量积累而对变电站内部二次设备绝缘功能造成损伤。在二次设备金属外壳接地后,当设备外壳出现带电情况,电源保护器便会自动断开,保护变电器二次设备及工作人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严格把控输电线路的设计、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以及进一步完善施工环节,以此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京芸.强化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及管理[J].低碳世界,2021,11(01):130-131.
[2]刘坤.探讨如何加强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及管理[J].居舍,2021(02):128-129.
[3]穆振伟,张影芳,张占影.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