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辰阳 马蕾 李瀚君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EPC总承包模式概述,在此基础上讲解了EPC发展新模式项目管理要点,最后探讨了EPG发展新模式的完善措施,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建筑设计院;主导;EPC;新模式
1、前言
是指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当前,EPC模式可以是一家有资质的企业独立承接项目,也可以是施工方与设计方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项目。是工程中设计方和施工方的一种合作模式,能够解决双方在采购、施工、运行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能够实现工程全过程协调控制。本文仅讨论设计院作为牵头方,与施工方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的EPC项目模式。
2、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是指一种模式,该项目从设计开始,到施工采购,均由总承包方负责,总承包方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因此总承包商的选择非常重要。如今EPC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合同模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为业主方带来以下几个优点:
a.EPC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不再以单独的分包商身份建设项目,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可以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顺利解决施工方案中的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b.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建设期间的责任和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
c.合同总价和工期固定,业主的投资和工程建设期相对明确,利于费用和进度控制。
d.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e.可以将业主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影响项目的重大因素上,确保项目管理的大方向。
3、EPC发展新模式项目管理要点
3.1、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整个项目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项目的准备阶段。设计院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不仅要保证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还要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工程设计工作,不断优化设计,严格管理设计整个项目。具体而言,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投入大,现场环境复杂,设计方与施工方沟通必须密切有效,设计院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示范,了解并掌握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2.组织一批专业、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按照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设计,在施工图纸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投资费用。
3.2、工程采购阶段
由于建筑工程行业投资规模大,技术门槛不高、市场复杂,EPC总承包的优势明显。在目前,许多建筑设计院也在积极转型,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在采购过程中,设计院应该有效的进行参与,严格把控各个采购单项的质量,保证供应商能够按照设计条件提供产品及服务,并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1.合理分析项目的特点,优化采购计划,提高采购效率,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积极建立一个高级专业采购团队,严格控制采购具体过程,以确保采购的价格和质量。建立合格供应商的数据库,不同类型的商品以不同的方式购买;2.对于具有高成本的商品,应采用竞争性采购方法来降低采购成本,严格规范各种采购事项,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在采购过程结束后全面审查所购买的货物的质量。
3.3、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建设往往涉及许多领域的各个方面,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为可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安全和质量,设计院需要进行全面的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派驻专业团队入驻项目现场,拥有专业技术能力,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求建筑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标准化和安全的建设,以确保安全和平稳的施工。对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把关,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在现场及时解决。
3.4、风险管理
业主采用EPC总承包模式。
究其原因,通常是由于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缺乏能力,EPC模式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小的工程投资,并将工程项目的风险转移给工程总承包方,通过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风险。在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设计院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为了合理地避免风险,设计院必须严格进行合同管理,风险管理。
3.5、工程验收阶段
在EPC模式下,项目的验收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操作时,总承包方首先应全面检验项目质量,对各个分包方进行验收,主要包括工程实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缺项,施工所用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通过这些验收工作,总包方可以对项目做到纠偏与及时补救。之后由业主方进行项目验收,项目业主和相应质检部门对项目进行科学地评价,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返修,保证工程的实际质量。
3.6、工程后评价阶段
项目后评价是有效监督该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分析项目的实施,效益,功能和影响,总结经验和信息反馈,找出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和调整相关政策和管理程序,提高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更好的指南未来决策。
4、EPG发展新模式的完善措施
高度重视设计前端,加强设计过程管理,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管理手段,严格控制设计思想,培养和建立EPC项目专业团队进行设计。统一整个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思路,项目的前端需要施工方介入,项目的采购和项目建设需要设计方严格控制,确保一个项目,一个团队,防止设计施工“两张皮”。通过BIM技术,合理的控制,连续优化和改进设计方案,加强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的设计管理,从而合理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错漏碰问题。它可以有效地节省项目建设期间的资源,降低项目成本,并达到EPC项目立项时的初衷,为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做到最大程度。同时,它可以建立一个真实的全信息仿真模型,有效地指导项目使用方在未来的项目运行和维护管理。一般来说,设计院应该努力建立基于BIM技术的EPC团队,进一步促进设计业务的发展优势,以获得更多的EPC业务并为此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通过工程管理软件,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建立了项目管理过程数字化,充分发挥各方交叉协调管理的优势,进一步缩短了建设期各方沟通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减少了项目建设周期。同时积极整合行业和社会的良好资源,坚持精益求精的管理原则,尽可能消除各种浪费,充分维护业主的利益。
5、结束语
由上可知,EPC在当前环境下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设计院主导EPC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出符合当前形势下EPC发展的新模式,然后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EPC项目的管理体系。
设计院采取的EPC总承包建设模式是一个管理从粗犷到精细、收益程度从小到大递进演变的过程,未来要做大做强,设计院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在制度建设、激励政策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理布局,从基础模式做起,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根据每个项目的资金、技术等不同情况稳步过渡到自营平行发包的成熟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利润最大化,使设计院的总承包事业能够务实、走深、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钱香玲, 侯冷晨, 刘银梅,等.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 37(01):74-77.
[2]朱姝, 王春燕, 王世军,等. 全媒体背景下"新师承"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7卷35期, 8-11页, ISTIC, 2021.
[3]石 艳, 赵隆昌. 合同式治理: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机遇与挑战[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2):12.
[4]杨帆. 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应用实例[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 043(006):213-214.
[5]莫志元. 以施工单位为主体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管理策略[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15).
[6]付小波. 设计企业EPC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低碳世界, 2020, v.10;No.209(1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