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
身份证号码:33072519780418****
摘要:我国园林绿化项目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对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园林是城市重要的休憩和娱乐场所,根据园林的基址选择和开放方式可分为人工山水园林和天然山水园林。随着园林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园林绿化成为近几年的热门工程项目,对生活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园林绿化工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具体包括建筑施工、道路铺装、绿化种植等多个项目,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合理地设计和施工,可呈现出建筑物与园林景观的和谐之美。管理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园林绿化工程的复杂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详细阐述,强调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作用,提出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探讨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对绿色环保生态社会的环境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中,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全面有序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为人们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1园林绿化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其中也包括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因此相关企业要更加重视园林绿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园林绿化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设计缺乏科学性、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等,严重阻碍了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而相关的园林绿化问题则会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市民的身心健康、居民满意度等,从而制约着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但还有很多中小城市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关注度和管理能力不足,难以发挥绿化工程的真正价值。
2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影响因素较多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有较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应注意园林工程的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的不同特点,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部分园林工程由于地形特殊,在土方施工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受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坡度测算也会产生较大误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其次,园林设计的景观有假山、水景等不同类型,绿化设计要考虑园林整体的美观效果,使各处景观具有协调美感,同时注意避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隐患。最后,进行植株移植时,要选择适宜的时机,恶劣天气或温差过大,会影响植株的成活率,也会影响绿化工程的正常施工。
2.2技术困难问题
在绿植施工的过程中,技术困难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地形。地形对于施工技术和工程品质具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因此挑选合适的地形是十分关键的。其次,对原土的选择。绿植在移植之后能不能成活,大部分都取决于原土,如果绿植成活的概率非常低,补种的成本就会非常大,并且会损耗非常大的人力以及物力。再次,技术标准非常高。如果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那么就会导致景观观赏性受到损害。最后,对绿植的选择。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绿植,提高绿植景观的观赏性。
2.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需要管理人员和各类技术人员参与外,负责现场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则要占很大的人数比例,但从当前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施工人员在综合素质方面仍比较偏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本只是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在质量控制方面意识还比较欠缺,责任意识也比较缺乏,还缺乏施工中的自检,这些都导致在具体的施工中常会产生质量漏洞或不标准的现象。
监理单位除了负责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负责在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检验,在这方面受到各种人为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常会出现检验规范性欠缺的现象。
3增强园林绿化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效果,工程管理者应重视事前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各施工项目内容。在施工前做好环境气候、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并做好勘查数据和信息的记录工作,作为制定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其次,管理人员应了解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根据每个人的技能优势,将其分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发挥每个人的专长,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最后,对园林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地规划,根据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划定作业区域,确保各项目有相对独立的操作空间。同时,管理者还应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3.2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在施工准备的阶段注意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把真实的地形以及地势当作前提,拟订恰当科学的施工策略。针对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好的影响进行一次全面的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关注绿植栽种的距离以及密度,用不一样绿植的发育习惯当作前提,选出恰当的栽种距离以及密度,施工单位能够先对绿植进行尝试栽培,从而提高绿植的存活率。另外,能够经过绿植之间的不同搭配来创建园林景观。
3.3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
基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确保专业和规范性,还要做好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让现场管理工作和施工作业都能得到高效配合,进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首先要明确具体管理任务执行中的质量管理目标,目标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例如,绿色植物要确定好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指标。其次是严格落实好施工计划,控制好施工技术及工艺水平,避免质量漏洞的产生。此外,在管理工作的具体进行中,还应不断健全完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在绩效考核机制与奖惩制度方面的有效结合下,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避免错误问题和失误现象的产生;在质量监督检查方面的机制完善中,应对设立三级检查措施,包括专检、互检和自检,保证监理人员一次验收通过,提高工效。
3.4完善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施工中各参与单位的有效配合,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参与单位选择的严格控制,同时,还要多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绿色植物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准备工作,首先,建设单位要做到与勘察、设计单位做好工作配合,从而确保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调研,得到可靠的勘察调研成果整理成相应的工程资料,由设计单位负责施工图纸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负责工作开展的管理人员要和勘察设计单位配合协调好,通过设计环节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可以非常很好避免设计与实际的脱轨;同时,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制定中,要从实际出发,除了确定好工作流程、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外,还要对组织管理框架进行完善,使人员的管理任务、职责和权限得到合理确定,进而方便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结语
面对当前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来说,都应提高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做到对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和落后之处进行不断优化完善,并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本文从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一些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仍需不断对实施措施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庄丽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山西农经,2020(15):112-113.
[2]何晓星.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体会[J].现代园艺,2018(5):166-167.
[3]高远平.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及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