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珂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国有企业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综合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深入开展。通过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与能力,能够促进提升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突出党在企业生产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基层与企业领导的关联性,营造和谐的企业基层关系,实现基层认知与价值观趋同。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能力
1国有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素质与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政工干部是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和主要实践者,基层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队伍建设的质量。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政工干部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有立足于基层进行问题分析并开展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准确找出基层思想政治不坚定的症结,并依靠相关规律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维护稳定、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但大型国有企业的基层政工干部多为兼职,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能力参差不齐,可能出现部分政工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工作方法不够科学、作用发挥不足、断层趋势日渐显现等问题。同时,部分单位对政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工部门工作空间受限,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不到位,政工干部职业发展通道有限,成为制约政工干部成长的瓶颈。要解决基层政工干部实际能力有所欠缺与政工队伍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全面提升整体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素质。
2提高政工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建议
2.1打造政治工作新环境
要重视环境对政工素质和能力的影响,把企业文化与当前形势下政工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为政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创造土壤。从关系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它把社会主义先进思想与企业核心文化相结合,增强了企业与党的关系,保证了企业的科学发展。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可以为基层政工干部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营造有益氛围。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剔除糟粕,保留精华。针对企业基层员工的工作实际和思想特点,把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作为基本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员工要有一定的积极认知和共识,让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追求和价值取向趋同,以高度统一的意识和行为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加强企业核心精神的塑造。要求政工干部参与企业精神的塑造过程,以企业根本利益、社会义务、员工价值认同为重点,创造性地制定相关规定,把企业的价值取向与员工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精神参与生产,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事。其次,要让政工干部树立服务意识。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从基层发现普遍规律,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赢得更多群众支持。
2.2创新制度建设,激活政工人才队伍
加强政工干部素质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完善选拔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是动员全员积极参与,给予全体职工发言的机会,及时采纳可行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相互协商、共建共享,实行民主集中制,促进政治工作有序发展。二是根据单位内部工作实际,完善政工干部评价体系,做好政工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细化和明确政工干部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加强对政工干部日常工作的检查,迫使政工干部思政绩。三是制定明确科学的选拔标准,设置专业知识门槛,提高用人要求,营造良性竞争环境,为政工干部谋求晋升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要辅以激励手段,激发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做到约束与激励并重,引导政工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3加强基层政工干部培训
政工干部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模范,要有可靠的思想政治素质。
新时期的政工干部应定位为“1+X”综合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政工干部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先进性。首先,要建立综合评价模块,对政工干部各方面进行评价,找出个别干部或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或能力弱点,针对突出问题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包括: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际国内形势为基础的政治培训;以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工作作风为基础的思想道德培训;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训;以党纪、党规、法律法规、企业规范和纪律意识训练为基础的规则培训;以心理、沟通、分析为基础的思维训练;以日常办公内容和基本工作要点或技术要点为基础的专业训练。
2.4不忘核心业务,开展“融入式”党建工作
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干部服务于党建工作。新时期的企业党建模式,应是“党建+生产”模式,要将企业生产中的各种指标、规定、要求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觉悟,通过党支部制度融合、辅助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党支部监督降低企业风险。党建与生产工作的有机融合,需要政工干部积极发挥作用,在贯彻生产标准的同时,适当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要求基层干部、党员、先进分子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并致力于岗位创新,提高基层生产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5 坚持问题导向
随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政工工作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如改革举措对职工队伍稳定的影响、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突发事件及舆情应对等。政工干部能力素质建设要强化问题意识,有效破解这些前进中的难题,在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的实践中更好地学习本领、提升素质、创造价值,体现责任担当。政工队伍自身建设来说,要坚持理论武装头脑,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使自己成为国有企业中的政治学习尖兵,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激励政工干部除了向书本学,更要积极向同行学、向领导学、向部门学、向群众学,把学习变成常态和习惯。通过学习其他同事先进经验,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借鉴企业开展其他方面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外部先进单位做法,丰富工作内涵;通过学习工作教训,反思工作不足,提高工作水平。
2.6 破解人才建设瓶颈
面对政工干部后备梯队建设效果不佳的难题,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应当从供给侧精准发力,创新方式方法,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业务普考,多种竞争形式促进学习提升;利用网站、微信、检查考核、先进评选等各类平台和手段,鼓励各级党群人员晒工作、比成绩;加强对青年政工干部的“差异化”、个性化帮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打造出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的政工干部队伍。
结论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多元化的思想给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企业党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当深入、持续、高效推进政工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通过建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来促进全员素质提升,加速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国有企业管理者应给予政工干部更多的重视,促进其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加大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从而全面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蔚薇.浅谈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思想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9(08):64-65.
[2]邢瀚予.浅析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244.
[3]李端.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必要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