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马静茹
[导读] 市政施工在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工程中,实现了数量及规模的同步增长。
        马静茹
        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施工在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工程中,实现了数量及规模的同步增长。市政工程中,混凝土道路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要点多,在实践中不乏因质量控制不严而出现混凝土道路寿命周期过短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经验,探讨分析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关键点。
        关键词:市政;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理环境给市政建设提出了不同要求。混凝土道路作为市政路桥施工的主要内容,施工质量效果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要素紧密相关[1]。因此,总结梳理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提高混凝土道路周期寿命极具价值。
        一、现阶段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现状
        1.1混凝土道路土基平整作业不严格
    市政混凝土道路施工点多面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过于关注施工周期,对前期土基处理不够重视,在道路土基的平整上较为随意,多以推土机或挖掘机简单机械作业作为土基平整内容,土基达不到平整度要求,影响后期摊铺施工质量,坑洼不平的混凝土道路在一些城市并不鲜见。此外,出于工期及成本因素考虑,部分混凝土道路施工省略土基平整及道路土基排水性检测等内容,导致混凝土道路路基结构因水浸而出现损伤,降低了道路周期寿命。
        1.2混凝土道路沟槽及碾压环节问题多发
        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因未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技术规定,极易导致混凝土道路出现沟槽回填问题。例如,出于减少工程量的目的,在混凝土沟槽中放置施工废料,由此对混凝土道路结构稳定安全性带来损害。受此影响,混凝土道路路面沉陷及大面积裂缝的概率大大增加。此外,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出现的翻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道路路基碾压施工不规范,致使路基材料含水量过高。此外也与混凝土道路盲沟设计不到位,导致路基结构长期遭受雨水浸泡有关。
        二、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市政混凝土道路施工准备环节质量控制
        2.1.1道路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
        在市政道路混凝土配比设计上,把握沥青、集料、填料的配比。沥青材料应选择稠油直馏沥青,发挥其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的优势[2]。混凝土集料选择上,应对骨料最大粒径加以确定。沥青混料的抗车辙及抗疲劳能力主要取决于粗集料粒径数值。为增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合能力,集料应以碱性属性为宜。在沥青混凝土填料的选择上,可选用洁净且干燥的矿粉,矿粉来源可选择石灰岩及岩浆岩进行细磨。如填料选用粉煤灰及石灰,用量应小于矿粉用量的2%。在沥青混凝土生产配比设计及验证上,经由试验室及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得出的配比数值应在混凝土道路铺筑试验中加以验证,参数符合实际施工需求时再使用。同时经过铺筑试验段,获取混凝土摊铺机作业时的温度、振级、速度、松铺厚度等数值。在摊铺机中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取样,然后通过抽提试验及马歇尔试验进行材料性能的分析,便于后续调整生产配比。
        2.1.2道路沥青混凝土材料及设备管理
        市政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控制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沥青等材料采取厂家订购的方式,对沥青的规格型号等明确说明。在沥青材料入场后,进行抽检,主要检测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指标。在储存沥青时使用沥青贮备罐,做好保温及防水处理。第二,集料应确保形状、尺寸、粘附性、砂当量、松软性等指标满足技术标准。

粗细集料应分别及分层存储,做好集料的防晒防潮处理。对砂、碎石的级配进行抽检筛分,确保沥青混料稳定。第三,沥青热料仓供料应确保各仓在储料上均衡,供料比例应稳定。控制拌和温度及时间,沥青、集料及混料高质量拌和,出场温度应达标。市政混凝土设备管理要点如下:第一,严格参照市政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拌和加工。符合要求并进行抽验后,采用干净且带有金属底板的槽斗车作为运料设备。装入沥青混凝土前,对车槽进行清理和检查,避免沥青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热量的过快损失,可以将车槽进行密封,然后覆盖保温材料。第二,选用自动式摊铺设备,摊铺设备应具有能够调节的整平组间及熨平板装置。沥青混凝土压实设备,如压路机,应结合施工面积确定数量及型号。例如,分析压实工艺,然后确定是选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式压路机还是钢轮式压路机。为提高压实质量,同步配备轻便的夯实机具设备。
        2.2市政混凝土道路施工环节质量控制
        2.2.1混凝土拌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在拌制沥青混凝土时,拌制地点与施工现场的距离不宜过长,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运输途中性能稳定。严格参照技术步骤及标准拌制沥青混凝土,定时对沥青混凝土拌制过程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拌制沥青混凝土时,应全程对拌制温度进行监督控制。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应首先保证混凝土摊铺作业时沥青砼的温度达标,为此应对沥青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合理选择,在运输重量及运输路程路线上应合理。运输工程中以匀速为宜,不能急转弯或掉头,以免损害混凝土封层,同时降低沥青混凝土离析概率。此外,在沥青混凝土装料时应确保均匀平衡,如此也能够有效控制沥青砼离析。
        2.2.2混凝土摊铺
        市政道路混凝土摊铺施工作业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如混凝土摊铺控制不严格,极易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应对道路路面基层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基层中的粗骨料,以免摊铺不到位而使混凝土路面过于松散。混凝土道路摊铺进行中,施工人员应关注混凝土水分含量情况,同时对摊铺的均匀度进行监督,降低因摊铺而导致路面裂缝及沉陷的风险[3]。
        2.2.3混凝土碾压
        混凝土碾压质量关系到路面质量及美观程度。在碾压环节中主要是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设置专人进行旁督及检测。根据市政道路建设等级要求及具体施工条件,确定初压、复压及终压的遍数。混凝土碾压应选择温度较高的施工环境进行,避免温度过低碾压造成混凝土石料磨损或结构碎裂。在路面温度测定上可以采用红外线温度仪等装置。混凝土碾压中应对压实遍数、压实机具、油石比等进行准确选择,避免因设备起停过快或油石比过大而导致路面出现隆起、松散、跳车等质量病害。
        2.2.4混凝土接缝处理
        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要确保板块接缝保持顺直紧密,发现有接缝离析及裂缝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提高混凝土接缝施工水平,使用切割机进行切缝,采用斜向碾压方法对新铺路面接缝进行找平,避免路面接缝出现不平整问题。
        三、结语
        市政混凝土道路施工需要做好施工前中后的质量控制,重点从施工材料管理、配比设计分析、施工环境把控、混凝土铺筑碾压作业等几个方面做好检查及复核,以打造高品质长寿命周期的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骢.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J].建筑与装饰,2021,(2):87.
[2]薛海林.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236-237.
[3]马俊虎.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现状及应对[J].中国房地产业,2021,(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