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市上党区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7100
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线路是其基本构成要素,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技术关系着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加剧,配电线路超负荷运行也成为常见现象,同时受自然等因客观素影响,配电线路在使用当中易于损坏,由此引发诸多电力安全隐患。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对维护电力运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在分析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涵义的基础上,重点对该技术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涵义;问题;对策
1 引言
电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输电安全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要保证输电过程中的安全,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工作,探究线路安全检查的内容,并且说明其检查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线路检查工作的质量,保证电力线路的运行安全。必须遵循电力线路安全检查的要求,按照检查内容和重点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保证输配电线路的正常工作,为我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同时也能够使电力系统整体安全稳定的运行。
2 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原理
在电网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是线路放电接地的问题。在配电网中,主要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可持续运行约2h,运行效率较高,但未接地两相电压将会升高,危及线路绝缘安全。一旦发生两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将会导致系统过流跳闸。同时,长期的单相接地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在故障检修的过程当中容易危害故障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传统的故障检修与维修当中,通常将故障点与本线路分开进行检修。智能化的故障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发挥网络和信息化的综合效应,从而对故障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并基于机器的自我迭代和自我更新,发现故障的问题,提供在线监测的数据,方便管理人员根据接地故障进行交换器的更换,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因素诱发的问题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在高空架设,这就导致线路在运行当中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降雪产生的线路冰冻引发的线路中断;暴风雨引发洪水、泥石流而造成线路直杆倾斜、倒塌引发的线路故障等。此外,线路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暴露,难免会遭受侵蚀,线路老化等也会引发线路故障。这些自然因素一般是难以避免的,在运维检修当中也难以实现问题的精准确定,会给检测维修带来极大难度。
3.2 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与检修人员综合素养密切相关,高素质的运维检修人才队伍能够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并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当然,运维检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缓慢,是在长期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培养高素质运维人才较为困难。目前,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部分人员拥有丰富经验,却缺乏理论素养,工作当中缺乏全局思维,更没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部分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3.3 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逐渐朝着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就能够满足公众电力方面的查询、缴费等需求,同时,智慧电力网络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电网故障的发生频率,但传统以人力为主的电网故障检测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而智能电力检测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使用水平尚且有限,因此,加强智能信息化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中的应用迫在眉睫。
4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的应用
4.1 按季度年度开展检查工作
因为电力线路会受到天气情况和周围植被的影响,我们对电力线路的检查,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对电路的损害。在容易出现风暴的区域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要加大检查力度,并且在检查工作中,要做好检查人员的安全防护。如果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无法开展检查工作,可以对当时电力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能够为之后开展线路的维修工作奠定基础。而一些高大的植被,其过于茂盛的枝丫,会对线路造成损坏。我们必须与园林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地对高大的树木进行修剪,避免出现跳闸现象,同时对树木的修剪可以有效降低线路被雷击中的概率。每年的安全检查工作,要结合上一年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电力线路的分布范围,来制定检查计划和检查内容。城市运行的各部门必须协调合作,合理规划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的安全开展,使电力线路安全运行。
4.2 在线监测系统应用
首先,问题电路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发现接地故障发生的时间点,从而对接地瞬间电路电流和电压,进行横向的时间对比和纵向的时间对比,发现电路的问题,并了解到相关电路系统汇报的管理数据。例如在瞬间接地电流大于固定接地电流时,在线监测系统就会对电流量进行实时对比,发现接地间题出现的最早时间点,再进行小范围的排查,即可发现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异常问题。其次,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整个网络的智能控制效果进行实时的分析,运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功能以及云计算功能,检测一到线路存在的异常信号,将该种信号反馈到管理系统当中,根据智能定位对网络计算进行数据比对。这种比对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分析方法,可以查找出整个配电线路当中会出现接地问题的所有线路,从而对已经出现的部分间题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最后,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电流流量瞬间变化进行实时的获取,按照短路规避原财获取跳闸停电的位置。并向该故障位置发几出连续性的指令,判断该部分是否出现断路或者是短路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保护的实际效果。管理人员应用该方法可以第一时间找到lOkV电流流量瞬间变化的节点,从而以该点向外发散,发现周边地区存在的所有故障节点,进行快速的维修。
4.3 终端摄像头
在电力线路可视化终端中,以拍照片为主的摄像头像素一般为800万~2100万,夜视拍照摄像头和视频监控摄像头像素为200万。不同的摄像头可以配置不同的镜头,包括高清镜头、夜视镜头、下视镜头、广角镜头、变焦镜头等。对于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的架空输电线路区段,原则上采用实时视频监控摄像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故障定位识别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检修方式,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电路检修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保障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从文章的分析可知,研究故障定位识别技术,在配电网络当中的应用,有利于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计算机网络与智慧电网发展的结合。因而要不断推行该种技术,研发适应当前故障定位的可穿戴识别设备,提高故障定位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果,为技术人员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纪磊.刍议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53-54.
[2]高建军.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110.
[3]刘有成.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科技风,2019(04):186-187.
[4]孙宏.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研究[J].科技风,2019(03):176.
[5]夏铖.浅析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科技风,2019(0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