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 441200
摘要:由于面层施工技术会对道路沥青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保证结构应用质量,保证面层表面平整度,需要对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展开深入性研究,以便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对面层技术特征的分析,对面层施工技术展开全面性探讨,希望能够为面层施工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技术特征;面层施工;道路沥青混凝土;基层验收;摊铺施工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所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并不相同,为保证各个层面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各层面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与合理挑选,以便达到最优化面层施工效果。现代较为常用的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种类相对较多,应用范围以及应用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具体对施工技术展开选择时,需要做好技术应用环境以及各方面情况研究,以便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
1.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施工特征
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抗裂性理想以及耐久性水平较高等方面的优势,在道路项目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是道路施工关键环节之一。技术特征具体内容如下:①面层温度稳定性体现在,在外部温度出现较大变动时,混凝土面层刚度以及强度等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明显改变;②水稳定性指,外界水对于路面侵蚀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在早期阶段通过有效措施对其展开合理控制;③抗裂性主要表现为混凝土面层裂缝相对较少或裂缝出现的早期阶段能够对其展开有效预防,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材料抗拉强度相互作用以及材料膨胀力作用等方面的状况,会直接造成面层开裂问题,需要通过对材料质量展开有效控制以及其他的方式,保证裂缝问题发生概率能够被控制在最小;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极为严格,耐久性是保证道路使用质量的基础与关键,如果在道路投入使用后出现道路承载核载量超过设计标准的状况,会对道路耐久性造成直接干扰,所以需要通过合理控制与预防手段,达到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标。
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2.1接缝处理技术
实施整幅摊铺施工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纵向上接缝问题,如果需要对路面展开加宽处理,则需要按照半幅摊铺的方式展开摊铺施工,此时会出现纵向接缝,要通过合理处理保证接缝处理质量,确保其不会对面层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对半幅摊铺施工所留下的纵向接缝展开处理过程中,不能展开碾压处理,需要将对象作为高层基准面,通过摊铺层重叠的方式,对跨接缝展开碾压处理,确保可通过对热接缝等手段的合理利用,达到对缝隙痕迹进行有效消除的目标。如果路面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状态,需要保证上下层纵缝能够错开2到4个开口。对横向接缝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平接缝施工技术,保证摊铺段侧端3米直尺能够呈现出悬臂的状态。需要把摊铺成和直尺相互接触位置设为接缝区,运用切缝机对其平整处理,并实施接缝清洗,涂抹适量粘层性沥青,通过对摊铺用熨平板的运用,从接缝处开始,展开摊铺施工操作。对接缝实施碾压过程中,需要通过对钢轮压路机的运用,展开横向压实操作,通过从缝隙到新铺层逐步移动的方式,完成碾压任务。碾压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接缝部位平整度展开检查,确定是否存在不合格问题,以便及时对不合格施工进行返工操作。
2.2摊铺施工技术
在实施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道路宽度对摊铺机型号展开选择,所使用的摊铺机需要具备厚度自动调节功能,要保持良好的振幅调节功能以及频率调节功能。当完成摊铺施工之后,需要保证混凝土面层适应度能够超过85%,如果无法达到该标准,需要重新返工施工。摊铺作业需要连续展开,可以通过设置五辆空档挂车的方式,对摊铺工作形成有效辅助。
混合材料卸车时温度需要保持在140摄氏度以上,在摊铺作业后期,温度会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要对温度形成控制,确保其能够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以防对最终摊铺施工质量产生干扰。对混凝土下面层展开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对钢丝引导手段的运用,对面层厚度展开精准控制,并要做好上层以及中层的面层厚度控制,要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正式展开下层摊铺之前,实施一层粘层油喷洒,并展开一层石料碎屑摊铺,做好每一层的施工厚度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都达到相应标准之后才可以展开下一层施工。中层和下层两层的摊铺工作需要连续展开,如果出现中断状况,会对道路稳定性产生直接干扰。当完成摊铺施工之后,需要按照标准规范展开无损探测,确定是否存在施工隐患,以便及时对问题展开清理,保证摊铺施工整体效果。
2.3碾压施工技术
碾压施工技术与摊铺施工技术属于配套技术,是面层施工关键技术。当摊铺长度达到30米之后,需要立刻展开碾压施工操作。在此时,混合材料温度会从130摄氏度下降到115摄氏度,需要通过对材料实施温度监控的方式,确保出闸温度能够达到110摄氏度以上,实现精准化作业模式,保证碾压施工质量。在进行初压操作时,会通过对钢轮压路机的运用,按照每小时五千米的速度展开均匀摊铺,并在执行一个往返周期之后完成初步压实操作,保证路面性能能够逐渐归于稳定状态。同时需要展开复压施工,要通过对轮胎压路机的运用,找每小时七千米的速度展开三个来回的压实操作,通过反复搓揉的方式,做好材料间缝隙处理,保证材料粘接紧密程度。为保证面层美感度以及平整度,需要再次通过对钢轮压路机的运用,利用和初压作业相同的操作模式展开,再次两个来回的碾压操作,确保在复压过程中轮胎对于混合材料表面所造成的痕迹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2.4水泥土搅拌粉喷桩智能化施工控制技术
作为常用原位加固技术,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应用时,会通过对水泥浆液或粉体的运用,利用专业搅拌桩施工机械设备,将材料喷入到地基之内,进而通过对钻头叶片旋转的利用,确保材料能够与原位地基展开充分混合,进而使加固料、地基土发生水化、固结等一系列反应,保证加固质量,确保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水稳水平,确保柱体能够满足承载以及其他各方面需求。
智能化双向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各种深度环境中的桩身强度均值变化并不明显,存在粉喷桩桩身强度变异系数较大的状况,整体桩身强度散性相对较大。双向搅拌桩的桩身系数处于两者之间,和智能化双向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变异系数较为相似。目前高速公路中的加固处理,主要以智能化双向搅拌粉喷桩为主,会通过对桩身强度高以及质量均匀等优势的运用,高质量完成浅层加固施工。在深部强度施工之中,也有着明显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
结束语:
鉴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要性,施工单位需要加大对各种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要在对技术特征展开掌握的基础上,结合面层施工整体环境以及工程要求等各项内容,对基层验收以及其他技术展开科学应用,做好技术组合使用,确保面层施工能够得到全方面管控,每一层的施工质量都能够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从而达到最优化面层施工模式,确保沥青混凝土结构优势能够在道路工程中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进而为工程使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珊珊,王东辉.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20,000(005):193.
[2]吴鹭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
[3]余立华.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000(001):106.
[4]乔石磊.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0,No.555(3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