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兴
天津景苑祥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 使用沥青材料作为一种混合材料建设路面,沥青路的表面十分的平整、坚实而且防水性能好,并且施工过程比较短,保养维修的程序也比较简单。为了保证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对其施工技术要进行分析,本文就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
【关键词】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
1.1、沥青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只有保证路面足够的承载力,才能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对路面的结构层进行平衡,避免对路面造成破 坏。重型的车辆对路面的碾压对路面的承载力要求更高,因此只有保证路面足够的承载力,才能避免路面破坏现象的发生。
1.2、 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沥青路面要承受大量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通行。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季高温时不能出现因汽车反复压缩变形以及混凝土路面发生侧向流动等现象。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在寒冷季节不能出现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之间的裂缝和沥青混合料的过度收缩。
2、沥青施工前准备阶段管理
施工前准备阶段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管理效果如何,在根本上影响了建设施工阶段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于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在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全面掌握施工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根本,更是施工工作开展的指导,设计图纸都是基于工程综合条件,并结合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绘制而成的整个工程前提文件。因此,为确保后期工程施工工艺的顺利展开,必须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面掌握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者真实意图,并将图纸与实际工程相联系来选定施工技术,进而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另外,合同是保证甲乙双方义务与权力的基础,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对内容进行详细核查,杜绝出现模糊不清的条款,尤其是要对工程施工阶段做出详细规定,可以以此来作为施工技术选择的依据。
2.2、 确定施工组织方案
以施工合同与设计图纸为基础,结合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特点,制定施工组织方案,为后期工程施工工作做出明确的指导,保证各项工序都能够顺利进行。
2.3、 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专业技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如何,也会影响到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需要连续性作业,提前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做好分配,可以降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对于关键施工环节以及特殊施工环节等,更是需要提前安排好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施工。
2.4、原材料掌控
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择好各种材料。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粗集料,通常是2—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经掺配组成。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有稳定的合格矿料级配,就要求在石料的供料和收料过程中,保证不同规格碎石颗粒要有一致性。保持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的一致性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路面施工所用的矿料数量较大,加之施工单位流动性强,施工单位很少有自己组织的石料加工厂。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现在社会上生产碎石材料的厂家都属于建材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或个人所有,生产的材料又是常用于水泥混凝土。
而水泥混凝土对集料规格的要求与沥青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砂、石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更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的嵌挤作用形成路面强度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实践中认识到,同一个工程从多个厂家购进石料,会出现品种杂,而且规格上参差不齐的现象。名义上是同一规格粒径的石料,出自不同厂家,甚至是一个厂家由不同型号机器加工的石料,其材料级配也是有差异的。用这些碎石直接掺配后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于不同规格集料级配的不均匀性,常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室内实验认定的各厂家生产的石料性质、强度等指标合格的基础上,选取生产量能满足需用的一或二个厂家的石料。如能采用对进场的各家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二次筛分的工程措施,使分离出的不同规格的集料配比均匀一致。就更多可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3、市政道路沥青施工阶段技术控制
3.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阶段
为了明确沥青用量、拌和温度与时间和出厂温度等参数的最佳值,正式拌和前的试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试拌过程中,最佳的效果是沥青混合料分布、颜色都比较均匀,而且没有结团的现象发生。试拌结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之后,就进行正式拌和。拌制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配料单进料,准确控制材料的用量,并控制好拌和温度, 拌和后混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集料分离现象。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来说,拌和温度控制在200℃一下,出厂温度大概为150℃~ 165℃。拌和结束之后,务必对混合料进行抽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质量都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对外运输摊铺。
3.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阶段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结束之后,应该立刻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车队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运输距离、通行能力的分析而得到的。运输车辆尽量选择大吨位自卸型汽车,小车的运输量不大于10.5t,大车运输量不大 于20.5t。由于沥青的粘合性非常强,装料前务必将车厢清洗干净并涂上适量的隔离液,以便更好地避免沾黏。在运输过程中,良好的密封是保持生产配合比不变的重要手段,因为如果密封性能不好,渗漏和雨水的渗入会使混合料的配合比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当运输距离较长或者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来保证混合料在运输到工地时满足使用要求。反之则不需要保温措施。运输时,运输车辆应该保持恒速运行状态,避免急刹车情况的发生。因为如果急刹车的话,车厢内的混合料会相互碰撞,很容易发生离析的问题。
3.3、 细致摊铺
拌和的下一个步骤就是摊铺了,摊铺直接影响着竣工后路面的平整情况。因此,在摊铺的过程中还应该注
意几个事项。首先,应该确保摊铺机连续性的进行运作,避免因为停顿造成的坑坑洼洼的现象。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空旷的摊铺环境,避免其他机械设备对其进行碰撞与摩擦。最后,还应该选择合适的高程控制方式,一般可以采用平衡梁控制的方式。但是,子啊高程控制的过程中会在平衡梁下产生依附的沥青,应该及时清除。同时,也应该避免二次甚至多次修补的状况。
3.4、紧密压实
当所有的物料都填充完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路面的压实工作了。压实是一个复杂的、极其需要耐心的过 程。首先,碾压的具体要求应该根据当地的气温、天气、所用混合料种类等多种因素所确定。一旦确定后,压路机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匀速,缓慢的进行,避免压路机在一个地方停顿时间过长。对于沥青混凝土而言,初期应该使用振动式压路机,在复压阶段再选择轮胎压路机。这两种压路机的结合使用会使得碾压更加均匀,整体路面也更加的美观。
4、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检测及缺陷处理
4.1、全过程检测
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包括:测定高 程、宽度、厚度、平整度、弯沉、压实度等工作。平整度的测定有车载连续平整度仪和是3m 直尺这两种办法。对比较长的范围可采用车载连续平整度仪,对局部可采用3m 直尺。两种办法综合使用,可以准确的测定路面的平整度。
4.2、常见缺陷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路面波浪、离析、松散、横缝跳车、密实度不够、隆起、局部推移等都是其表现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路面波浪主要是摊铺机摊铺出现的现象,同时沥青混合料软弱、混合料温度组成变化、混合料劲度的不均匀也会导致此类现象的出现。要对路面波浪进行消 除,对摊铺机的性能等要进行调整,同时要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及级配的稳定。操作人员对找平系统要随时检 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