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研究 齐立英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齐立英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在城市区、镇(乡)规划中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市政物和构筑物、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地铁、轨道交通、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管辖范围。
        身份证号码:15042819871124XXXX
        摘要: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在城市区、镇(乡)规划中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市政物和构筑物、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地铁、轨道交通、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管辖范围。而市政工程建设中,需对建设项目进行概预算价格的预估,最终决定是否开展此项建设工程。现实中由于很多市政工程的概预算价格和最终决算价格出入较大,使得很多项目在实际建设中都有调整或变更,如此不仅影响了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同时也造成了项目管理方、施工单位等机构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延误工程进度。如此看来,对市政工程造价的概预算工作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1导言
        市政工程概预算是指贯穿项目执行的始终,采用提前核对的方式,主要根据工程定额、成本标准等来保证项目总费用的准确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记录设计图、相应定额标准,计算工程量,制定相应的个体完整的工程预算表。总而言之,由于完成工程概预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漏洞,所以需要不断对市政工程概预算进行创新研究。
        2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
        2.1概预算体系尚未健全
        第一,有关部门没有统一的科学财务管理体系,尤其是一些财务管理观念薄弱,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新建企业对市政工程预算的态度不高,需要不断改进。良好的配套设施对于预算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但目前一些市政工程建设单位,预算制度的建立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但与此相比,目前部分建设企业正在进行的预算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预算成本调整体制不足,预算结构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例如,市政业预算管理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政业的总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核算、成本偏差估计、成本调整机制。然而,在实际预算行为中,一些施工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的市场反馈机制,成本预算控制缺乏完整的结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工程预算随着工概预算在众多领域和行业的实施,一些实施经验和理论成果也在不断积累。但是,鉴于近年来不断涌现出财务管理上的新方向和新内容,加之某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即有些工作人员没能很好完成所需的预算技术,所以专业人力的不足也是相关业界无法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的内在原因之一。
        2.2设计方案与预算编制欠合理
        市政工程多以政府统一投资为主,对预期完工、投产使用的时限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因此需要对前期工程造价概预算做好数据分析和评估工作。然而现实中,相关建设单位为确保建设工期能够如期完成,经常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压缩勘察流程,使得基础资料不够详尽与具体,而且对设计方案并未进行对比优选和细化设计,部分设计人员因设计时间短、设计费用低等因素,对工程所要求的设计方案没有仔细进行查验,导致设计方案简单粗糙,可行度大大降低,加大了施工工程在实际执行中的管控工作压力。
        2.3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
        部分企业忽视了工程造价的调控功能,只是在前期进行了工程造价的概预算编制,而在后期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对于工程造价中涉及的内容没有专人负责管控和落实,缺乏对细节的掌控,以致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参考的依据和标准,导致成本支出超出概预算范围。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末,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进行监督管理,以工程造价的内容为标准对施工进行监督。但是管理者不重视或者执行者能力不足等,常会导致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最终超出工程概预算,对企业受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3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控制措施分析
        3.1对比选择优化设计方案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反复对比修改,才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使其更贴近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

具体需先对材料价格进行方案设定,概预算中,一般情况下单价计算是根据工程建设所提供的资料和编制方式进行的,技术人员应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价格反复验证,寻找最优惠最实用的方案,才能初步确定材料价格的预算。同时还要对补充定额进行对比选择。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变化幅度较大,定额缺项较为常见,市政工程项目概预算工作中需要确定定额的选用区间,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对新型结构及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参照其他在建工程项目的定额区间,结合自身情况,设定合理的工程定额标准,确保市政工程概预算工作顺利开展。
        3.2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施工企业应通过全面、有序的监督与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以减少预算编制与实际施工成本之间的差距,避免超预算现象的产生。首先,在市政工程规划阶段,施工人员应准确、全面掌握施工图纸信息,以保证对人力、材料、设备、机械等物资进行准确预算,避免出现严重的遗漏问题,包括缺少注释或错误集。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在掌握图纸、了解行情的同时,还应深入施工现场,结合具体情况来全面、准确测量图纸,以准确计算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的数量,避免由于市场波动给预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受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价格也会出现浮动,因此预算人员在采购之前应深入市场进行多家对比,在价格出现变动时,可以根据实际用量、标准变更预算方案,以合理优化资金分配,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3.3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当前城市化迅速发展,社会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首先,建设单位需构建健全的人才准入制度,组建专业概预算编制人才团队。具体可定期对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比如专家授课、小班培训、模拟演练等,逐步提升技术人员对业务工作的熟练度和专业性。其次,还需完善概预算编制单位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将技术水平、日常管理、考勤、薪酬待遇等内容形成详细指标,对有不良行为或者受到单位处罚的人员可设置几年内不得晋升岗位或工资档位,对重大工作失误的人员按规定严肃处理,并定期对有进步的员工进行荣誉表彰、发放奖励等鼓励,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3.4引入先进概预算技术
        第一,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虽然不乏专业技术设计师,但较高水平的成本预算人才相对较少,对于该种现状,需要扩大对现代复合型人才的投资、培养和管理,使得概预算工作人员必须了掌握概预算技能兼顾工程设计的能力。第二,工程企业应不断吸收国内外较为先进的预算技术和经验,从而达到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在实践中,要根据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设计方案的有效运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对系统、全面、有效的投资控制制度进行监督,有效预防设计失误的发生,加强市政工程价格管理。第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概预算的效率。现代科技技术技术不断推动着信息化在工程概预算上的应用。计算机软件在工程概预算中的应用能够对预算的实施效率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可靠保证了预算制度的建立,将预算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体力上的投入。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能够带来工程概预算上的巨大效率的提升,使得概预算更加自动化。
        结束语
        总之,当前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造价概预算管控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前期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及问题分析,能够让大众及相关单位深刻认识到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作用,进而在具体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造价控制专项工作,减少工程实施成本,尽最大可能维护市政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赖钦涛.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27):55+58.
        [2]张宝.对如何加强市政工程造价中概预算管控的思考[J].福建建设科技,2016(05):94-95.
        [3]郭芳.市政工程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和编制质量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