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好转,农村人员为了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为了追求更加优质的生活品质而不断向城市转移,致使城市人口暴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的交通压力,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开展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优质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市政道路施工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因此下面的文章与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策略为核心展开一系列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安全第一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奉行的圭臬,安全管理也是各个建设及生产企业的重点工作,对于市政道路项目而言,施工安全管理更是意义重大,经过不断的实践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完善性,但是在部分企业中,依然存在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多种问题,以至于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难见成效,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并深入挖掘以上问题的解决策略,即便实现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最大价值。
1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涉及专业以及技术较多参与人数,众多施工周期较长的综合性建筑工程。如果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就会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能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标准,使得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当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施工人员无法依照规章制度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没有有效的责任分配,就会使得安全保障出现各种漏洞引发安全问题。某些市政部门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却忽略了施工质量,这使得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最终影响了施工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某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这效率非常低下,管理制度无法形成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责任制度形同虚设,加上没有较为直观的奖惩制度,使得施工人员比较散漫,长此以往这种状态下的施工氛围,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相应的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就会使得其无法对自身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加之施工过程中的大多数人员来自没有经受过相关建筑训练的农民工,其平均综合素质较低,这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某些市政工程在进行开展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施工人员的数量,而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导致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无法将各类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自由散漫引发了各类安全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工艺规范,就会使得道路施工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在道路投入运营期间得以显现。
1.3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除了施工人员的问题,管理人员如果缺乏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或者无法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就会使得企业的责任制度形同虚设,不仅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工程质量较差,也会极大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因为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没有强烈的意识,所以在进行安全管理时,也只是形式大于实际管理,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会对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进行削减,使得施工人员无法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保护措施,这会引发安全事故,会给施工人员本身以及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某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片面的追求施工进度,使得安全设施无法得到妥善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各类的安全隐患,加之没有有效的监管,最终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不仅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企业的形象造成了危害,而且使得市政工程对质量得不到保障。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相关施工企业应当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加以重视,促进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2影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通常能够对我国使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首先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常见的有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足,施工员在施工过程中种种不规范行为,管理人员在进行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时没有,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安全隐患没有一定的认识,这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会引发安全事故,会对施工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其次是材料因素,材料因素是指在,市政建设过程中选择施工材料时,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材料的采购制度,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材料的保管没有按照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了严格的执行,产生的质量问题影响了施工质量,某些施工企业,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选择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这在施工还没有开始时,就已经埋下了安全隐患,最终一定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而环境因素是指,施工现场的天气环境及地质环境,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因道路施工过程主要是在露天进行,这使得施工过程较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对天气因素或,地质因素的考察以及监测不足,使其没有对恶劣天气进行有效的防范,就会引发安全事故,这种情况市政施工过程中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并建立相关预案,避免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对以上提出的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相关单位应当对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识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各种手段以及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进行市政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优化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能力,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能力,并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3.2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管
市政施工的人员管理是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只有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严格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以及综合素质,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有较强的解决能力,加之完善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来促进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3.3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加强自身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才能帮助施工人员增强安全意识,进而促进整个工程安全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做到在任何时间都能看到所有工人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3.4强化机械设备管理效力
由于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安全控制因素,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中必须积极做好各环节安全管控,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施工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调试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刻着手进行设备维修与状态调整,在现场施工中要应做好机械设备、工程车辆的使用协调工作,以防现场出现不明原因的安全隐患。
3.5强化现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力
在市政道路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应做好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等因素的协调,要按照危险等级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警示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防护工具。
结束语:
在以上论述中,重点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正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强化措施进行了合理研究,希望能带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并在同类建设项目中发挥一些参考作用,因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涉及范围极其广大,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高效性,有利于为保证市政道路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证,对于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长飞.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J]. 城镇建设,2019(3):200.
[2]于文哲.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J]. 山西建筑,2019,45(10):232-233.
[3]刘永生.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443.
[4]秦叶青.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