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薇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重庆 401120
摘 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在线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开课前和教授过程中不断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根据自主学习理论,提出了面向环境艺术课程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构想,根据普通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原则,着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练习,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同时也为教师今后开展相关线上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1.引言
在当今全球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多数大学生都配备了移动智能手机,即使在教室里,也有一些学生使用在线交流平台查看他们的与朋友和家人的谈话。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学生会忽视讲课内容,学生专注于通过智能手机聊天、看新闻和视频、听音乐和八卦等在课堂上是一种强烈干扰专注学习的行为,这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效果有消极的影响。然而,老师无权在课堂上收取学生的手机,虽然学生的手机的确影响了课堂的学习环境,降低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此外,许多方便的网页在线学习平台被学习者所忽视,在移动智能手机上开发一个教育应用程序可以有效解决在线学习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学生就可以被教育信息所吸引,而不是其他对学习毫无帮助的信息。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有关环境艺术课程手机在线学习平台设计的构想,它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非用于其他非学术活动。通过介绍这一移动学习平台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希望能为以后的有关该专业的移动手机在线学习平台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2.文献综述
2.1自主学习理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和越来越依赖技术为基础的学习是当前教育的两个趋势。技术增强下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许多机会。此外,这些具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还能鼓励学习者的自我监控与调节。Zimmerman认为,自我调节是指学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上积极参与的程度”。之后,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激活和维持个人认知的过程,影响其行为系统从而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在Corno和Mandinach(1983)的认知风格中有三个组件:1)元认知或行为策略,其中包括对一个标准计划的监测和进展评估;2)参与在内的学习动机;3)自我效能感,或对达成目标能力的信念[1]。Haq(2019)的研究表明,移动语言学习影响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不同语言能力的学生在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上并没有显著差异[2]。
2.2移动学习技术
以往一些研究讨论了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移动技术可学习者提供自由的学习地点和时间安排的选择。因此,有了移动设备,学习者可以在他们觉得方便的时候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他们都可以把手机拿在手里学习;当他们对学习感到厌倦时,也可以暂停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此外,有研究也鼓励教师使用手机和通信技术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Liu, 2016)[3]。然而,移动学习不能简单地认为是“E-learning”与移动设备相结合的过程,它作为学习助手的真正价值在于存储的数据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被检索。通过移动设备中存储的数据,教师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更容易地完成移动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真正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由此进行深度的行为、智力和情感参与。
移动技术辅助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感知能力和成绩。同时,移动学习以其灵活性和易用性受到学习者和教师的欢迎。移动技术辅助学习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得到有效使用。在加拿大学院和旧金山州立大学(Enriquez, 2010),有研究使用了包含电脑应用和相应技术的交互式学习网络进行前测试和后测试[4];也有提倡用于法语学习和教学 (Jaradat, 2014)[5],以上研究都证明了移动技术辅助学习的有效性。
3.环境艺术课程设计
环境艺术课程在线教学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在线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运用在线平台的信息交流加强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 以下将从平台本身的科学性与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角度论述平台与课程的结合。
3.1平台架构科学性
首先,该学习平台的模式要遵循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这可能预示着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此外,平台上有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方便地准备讲座,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实现了教与学的无缝连接,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外,该平台外观应简洁易用,具有易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这个平台,尽可能多地检索信息。此外,该平台覆盖了学习者全部的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对个人学习、作业、答疑和考试进行监控,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评估,也可根据学习者的表现和反馈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依照移动设备的技术特性,加上云存储和处理,该平台可以在各种教育设置中提供当代教学方法。
同时,移动平台中的学习及教学方法基于三个原则设计,即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移动学习者和动态、无缝和泛在学习,这三个原则指导着平台搭建。研究发现,如果学生遇到了与技术和学习任务相关的不同类型的障碍,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放弃学习行为,因学习者满意度与整体的移动学习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此,满意度是影响移动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满意比不满意更能将学习融入移动技术,这也可能决定学习者是否愿意接受移动学习,从而对移动学习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平台设计一定要基于三个原则才能做到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提升其使用平台的满意度。
3.2课程内容专业性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必修类专业设计课程,需要以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形成一门综合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深刻的认识到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对建筑室内空间、体量的相关基础概念,之后再学习关于室外空间的一些环境景观设计,这样可以从室内室外更好的完成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整个课程内容在设置过程中,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和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所区别,术业有专攻,培养的不是精通数个专业的全才,而是需要有一定的市场专才,在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专业范畴以及知识内容的前提下,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景观设计课程成为了教学实践对象,比如在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园林绿地规划等各个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对于景观设计课程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设置需要,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深入浅出、从简到繁的设计步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需要完成核心课程设计过程,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以及前后课程的延续性和连贯性,这样可以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同时在技术和理论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教学计划和规划,景观设计一方面是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另一方面也是对整个外部结构的一个简单规划设计,因此需要重视美学和技术的双重搭建,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课程教学需要重视艺术和技术知识的结合,能够发扬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对于景观设计独有的美感认识,发挥所长,不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艺术造型以及设计能力,同时在设计和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避免学生过分的依靠艺术特性发展,导致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时,对于工程图认识不全面,图纸适用性较差,从而和社会实际情况想脱离,无法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
4.结束语
将环境艺术课程融入当下在线学习潮流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授课的开展,在线平台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平台,而是传播知识的有效方法,将单一的纸质文本知识展现为多媒体文件,让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的方式更加先进,同时也让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断增强,是一个师生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Corno, L., & Mandinach, E. B. (1983). The role of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8(2), 88-10.
[2] Haq, G. R. E.1 (2019). A study of 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for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Indonesian EFL students. 2019. PhD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Liu, C. C., Wang, P. C., & Tai, S. J. D. (2016). An analysis of student engagement patterns in language learning facilitated by web 2.0 technologies. ReCALL, 28(2),104–122.
[4] Enriquez, A. G. (2010). Enhancing student performance using tablet computers. College Teaching, 58(3), 77–84.
[5] Jaradat, R. M. (2014). Student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owards using m-learning for French languag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n Princess Nora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2(1), 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