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靖琳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车头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947
【摘要】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是语言能力培养开发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能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学习各学科的知识都有帮助。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有许多,结合童话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一条捷径。本文将从倾听童话、"悦"读童话、推荐阅读以及从想、演、写几个方面探讨提高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童话是一种儿童视角的文学形式,它用儿童语言来描述儿童的生活情境,表达童真的世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新课标实施后,童话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当今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我调查了一年级学生的情况,按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大致分为了四类:一是善于表达: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语言尚未十分规范,偶尔出现语病,充分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不会表达:有表达的欲望,但有时会词不达意,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清晰地表达出来,有时会让人误解意思;三是不敢表达:虽然内心有想法,但因为比较胆小害羞,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老师的耐心鼓励和引导;四是懈怠表达:比较少举手发言参与课堂的交流,课后也很少与同学交流,比较文静寡言。针对以上情况,我利用童话这一载体,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激活童话,孕育成长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各种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特别是一年级部编版新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都以浅显易懂的童话形式呈现。但学生单单是阅读这些童话,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各有长短。
(一)倾听童话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即便是阅读带拼音的读本,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调查了本班学生情况时,我惊喜地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表示非常爱听大人讲故事。针对这种情况,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决定让他们先听故事。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文时,因为文本比较长,直接阅读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于是我利用教学资源包先播放这个童话故事的情境动画,让他们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信息捕捉能力,在教学中再感悟本课故事的语言美,使童话故事由听自然地转换到阅读,进行语言文字表达方法的积累。另外,我还准备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作为奖励,学生们都非常喜爱和享受听童话故事。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悦"读童话
"悦"指心情愉悦。读指的是阅读童话和朗读童话。在教学中两者并用,让学生根据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通过角色体验,增强语感,感悟故事的情感。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扮演“小公鸡”或“小鸭子”的角色,合作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公鸡的顽皮和小鸭子焦急的语气。经过了老师的点拨引导,同学们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在动阅读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师生共读一本书,出示文中插图,先根据插图理解词语,然后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捕捉词语来理解文本,如何利用上下文的信息来理解文章意思,同时对于童话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句式训练,在共同阅读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规范语言,进行积累沉淀。通过有效利用童话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在学习浅显易懂却又蕴藏深刻道理的童话故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互荐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利用动阅读课,师生相互推荐自己最喜爱的童话书,并给出推荐理由,如果能成功说服同学或老师阅读自己的推荐书目,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学生要在推荐阅读前进行大量阅读,从中积累了语言文字,在推荐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能力,更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达到了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童话展现,有效提升
(一)从想中练
童话蕴含着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而一、二年级的懵懂孩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每一位都是幻想家、创意家。基于童话的特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上,借助视频、音乐、图片,加上语言表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例如在《丑小鸭》一课中,孤独的丑小鸭去到哪儿都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欺凌,我通过文段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请学生说说“你觉得丑小鸭还会受到谁的讥笑?是如何讥笑它的呢?”这时学生借助课文语言的范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结合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对童话故事进行延伸。这个想象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我的过程,通过情感体验、想象展现,让丑小鸭的故事更加生动丰满,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也得以提高。
(二)从演中练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演者。他们乐于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内心的感受。而生动有趣的童话则是儿童表演的优秀蓝本。演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展示童话的内容,而且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通过动作、语言、表情反映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如《丑小鸭》一课,我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学生带上自己与家人一起精心制作的头饰,依照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进行表演,使刻在纸上没有生命的文字活生生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巩固课文内容,积累语言,还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表演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三)从写中练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要表现在口头上,还要表现在书面上。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我组织孩子仿写课文、续写童话、改写结局或是抓住情节想象写作。例如,在《要下雨了》一课,我启发孩子们想象“小白兔会在路上还会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先自行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我指导学生把刚才说的写下来,最后通过投影,师生共同评价和反馈。通过个人想象、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过程,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表达训练。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表达,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对于写还是感觉有点困难。因此,在写作实践中,老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保持写话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兴趣。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以童话故事为载体的引领下,通过积累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自我,再现语言情境,创编童话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规范语言表达。教师充分利用童话资源,落实好童话教学,适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张韫.结合童话教学,提升语言能力[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1).
[3]王莉莉.以童话故事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J].陕西教育教学,2015,(3).
[4]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6,(7).
作者简介:梁靖琳(1993-06),女,籍贯:广东广州,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