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助推生物课堂随堂检测的高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刘俊英 吕东
[导读] 积极心理学助推生物课堂随堂检测是对传统检测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它进一步丰富了随堂检测的内容与检测方式,
        刘俊英  吕东
        安徽省蚌埠市第六中学生物教研组 233000
摘要:积极心理学助推生物课堂随堂检测是对传统检测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它进一步丰富了随堂检测的内容与检测方式,而且教师通过利用多元化的评估系统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潜能,从而积极地开发自身潜能,践行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助推下的生物随堂检测方法与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生物课堂;随堂检测;方法;效果
        积极心理学助推下的生物课堂随堂检测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检测方式、检测内容以及评估方法,要将积极心理学因素融入贯通至课堂检测与评估工作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1 积极心理学助推下的生物随堂检测策略
1.1关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
        以往的生物教学课堂一般过于关注结论,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每抛出一个问题或开展一次随堂测验时,总是围绕学生提供的答案的结果进行评价,一旦学生提供的结论偏离标准答案时,便会直接被否定,进而学生的内心会产生一种落寞、失望的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则要求教师用“包容、开放、赏识”的态度来关注学生,挖掘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因素,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此来实现学生个体优质潜能的开发,对此,教师应尝试转变随堂检测方式,从传统的结论性检测向过程检测转变。
         例如:在做完“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试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与结论,作为随堂检测内容。
         个别课堂上贪玩的学生总结道:“我只是听到了质壁分离的结论,但是显微镜下却未看到,只看到若干个白胖胖的细胞----”其他学生听此立刻笑成一团---此时,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妨圆场,延伸学生的思路,鼓励道“ok,看来你很擅长操作显微镜,这是你的本领,很不错!,但是,你想过怎样让“白白的”细胞看得更清楚吗?”
        对于教师的表扬与鼓舞,此学生倍感意外,则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供了更具探究意义的答案“我刚尝试了白色内表皮试验,因为没有颜色,很难识别质壁分离现象,对此,我想可以将其他带颜色的墨水添加至溶液,就能看清了----”
        刹那间,整个课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教师也为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性思维给予肯定。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对于生物随堂检测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失误行为或其他错误现象教师不忙着去否定,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延伸、鼓舞与引导,从而让这名犯错误的学生转回正轨,还会有其他意外的收获。
        1.2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评价
        新课标背景下,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单纯地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是要本着人文、综合与能力等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评价或随堂检测不应该只局限于所学的知识,还应注重塑造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而且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上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样才能体现随堂检测与评价的积极意义,也是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积极践行。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原理与作用”的知识时,为了塑造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不妨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前辈生物学家们在发现光合作用时都经历了哪些曲折的探索历程,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以及经历了那些困苦才逐步地得出最终的结论。
        通过讲述生物学家们的辛苦探索历程来让学生认识到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敢于探索、善于探索、积极探究才能有可能达到科学的彼岸。

同时,为学生布置随堂检测任务,因为教材内有多个实验,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过程等”,教师不妨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布置学生自行开展探究性试验,带着探究的心态投入到科学探究与试验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动手试验过程中不仅会发现生物学的乐趣,还能体会到试验的快乐,特别是当在试验中有全新发现时,学生会收到意外惊喜,从而肯定自己的探究能力,逐步建立起对生物学科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积极情感,进而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
        教师对于学生自我试验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能单纯地从是否得出正确结论加以评价,而是要重点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自我试验的动手能力,以及在试验操作与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惧艰险、永不言弃的精神给予高度肯定,这样才能侧面地树立其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构建多元化随堂检测评估体系
        教师要认识到的一个事实就是“任何一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品质怎样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积极评价”,然而,传统课堂多数学生都是从教师一个地方获得评价,将教师的随堂检测与教师所给出的评语视为最有说服力的评价。然而,真正的积极心理学下的随堂检测、评价与评估绝非来自于单方个体,而是要形成若干个评价主体,因为积极的人格特征有两大独立的维度,具体为: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他人的积极关系。其中正性的利己特征说明个体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自己,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积极关系则是指个体自身可以得到他人的支持,其中自我与个体都能成为评价的主体,对于生物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或学习活动中的他人不仅包括教师也应该包括其他学生。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随堂检测与评估需要创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也就是实行主体多元化评价,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教师与自我统一合作来寻找被评价对象的优势、优点,可以凭借创建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生生互动关系、自我总结与评估等来支持评价客体建立起积极的情绪与正向情感,以此来积蓄正能量。
         例如:在做完了 “洋葱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后,教师不妨尝试创建一个多元化主体评估体系,形成“学生自评、师评、其他学生评”的三维评估系统,也就是每名学生都对自己的试验过程和结果给出评价,同桌之间相互给出评语,教师再分别为每名学生提供评语。而且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要注重善用积极的言辞,因为任何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肯定与赞扬,所以,多元化评估主体模式应该成为辅助学生进步的系统。
2 积极心理学助推生物课堂随堂检测的效果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生物课堂随堂检测与评估打破了传统检测模式与评估方式,是对传统随堂检测方式的弥补、优化与升级,它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气氛,形成了积极向上引导式的辅导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随堂检测方式,也创建了多元化的评估系统,不仅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所收获,也能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重新认识自我,识别自身的优点,进而不断地挖掘自身的优势潜能,积极心理学助推下的生物课堂随堂检测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 结语:
         积极心理学助推下的生物随堂检测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理念,它打破了传统检测与评估方式的不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在生物学科学习、试验探究以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进而产生了更强的学习动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能创造理想的学习效果,达到随堂检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雪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J].-《明日》,2019.
[2]范爱平,崔爱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
[3]龙跃.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讨[J].《新一代月刊》,2018.
[4]陈德名,刘永珍.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总课题组课题。课题名称:“积极心理学渗透在初中生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课题编号:JFYG0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