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陈桂桃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陈桂桃
        江西省高安市第四小学   3308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数学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越来越多,数学知识点越来越复杂,加大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引文: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学会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已经被多次提出,但是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师需要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观念,将生活化元素应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一、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认为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愿意将时间消耗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有部分数学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导入环节的讲解过于生涩。不仅无法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并且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长此以往,数学教学模式僵硬,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效果较差。对此,数学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与学生有关的话题,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在这种生活化导入教学模式下,能够增添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1]。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上课开始时,一些学生心不在焉,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声说话。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儿童节是几月几日么?今天是几月几日呢?你们都记得哪些特别重要的日子呢?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在数学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之后,一些学生已经举起手来,表示自己有了自己的答案,还有一些学生正在认真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出接下来的学习,从而使数学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突破学习中的疑难杂症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如,概念类的知识、几何知识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紧跟数学教师的讲课节奏,难以准确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如果学生所积累的不懂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就会使学生逐渐成为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

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将知识进行细化,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主动学习数学;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以往灌输型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学生所接受,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2]。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知道小数加、减法的主要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在进行一定的学习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把产品定价,铅笔1.68元,橡皮0.9元,钢笔2.96元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数学计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快速达到数学教学目标。
三、提出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或者提高教学效率,在提出问题之后,往往不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就给出了正确答案。长此以往,数学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过分依赖数学教师,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数学《面积》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面积,并且会简单的计算图形的面积。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测一测、量一量,计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数学教师要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布置与生活有关的课下作业,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教师的作业存在应付心理,并没有发挥课下作业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对作业具有抵触心理。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布置与生活有关的作业,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切实发挥课下作业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
        比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学习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质量概念克与千克。质量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回到家中,或者到超市时,观察产品包装袋上的克数,并且进行相应的记录。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作业形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质量概念克与千克,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对此,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求多种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为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胜全.教学生活化  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1(03):45-46.
[2]章东.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读写算,2020(35):149-150.
[3]孙涛.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