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丽华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磨子小学
摘要:赏识教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欣赏就像阳光雨露滋润万物的生长。赏识教育是生存教育、发展教育、成功教育。它是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让你从失败走向成功,从痛苦走向幸福。”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根据学科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把握赏识教育,努力打开初中生的心扉,挖掘初中生的潜力,促进他们在三年的学习中更有效地提高成绩,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赏识教育
引言
语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任。但是,根据相关知识,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得学生即使学习质量很好,也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事实上,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语文老师找不到这一重要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无法建立,学习效率和质量就更难提高。因此,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善于欣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提高语文素养。
一、解析赏识教育的内涵
欣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懂得欣赏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赞美和赞美学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赏识教育是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个人尊严和独立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教育中学生的过程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基本上可以对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另外,在青春期,是敏感和叛逆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这对维护学生的尊严和自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我们应该摒弃过去批判和压制的教育方法,充分实现赏识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
只要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利用赏识教育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现代教学课堂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不仅可以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汉语中的奇妙世界,还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如果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中,老师用多媒体设备朗读课文,向学生传达作者的生活态度。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态度,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评论。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能使学生从老师的表扬中获得信心。
(二)对学生良好道德修养进行赏识
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语言和写作知识,还要更加注重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学和道德情感。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道德和情感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美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比如在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是选修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习新单词,研究本课的主题,体验安塞腰鼓在不同表演阶段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由于有些学生表现非常好,他们不仅为每个团队成员安排自主学习任务,还督促自己的团队成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个团队成员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同时,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也积极提供帮助,让组内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对此,除了学习效果之外,老师还可以表扬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和优秀的领导能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自己的良好品质,同时让班里其他同学明白,除了学习成绩好,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站在社会上的重要标准,为学生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加强师生沟通,增进彼此信任
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互动,在维护教师权威的同时,凸显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有利于形成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实施赏识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教师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交往,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有利于更好地实施赏识教育。例如,在研究《丑小鸭》时,本文主要讲述了丑小鸭因为小时候长得丑而遭受了很多不幸和苦难,但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老师可以问学生问题:生活中遇到别人的嘲讽和歧视怎么办?让学生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同时,教师不仅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还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借助课本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过程中积极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应该充分鼓励那些害羞、面无表情的学生,课后和他们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四)赏识学生的质疑意识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入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合理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初中语文《如果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我让学生就“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障碍”展开辩论,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有的同学认为逆境是为了防止我们在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浪费时间,那么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应该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面对学生有理有据的观点,我一一肯定,期待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意识,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进行赏识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燕.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70+72.
[2]张爱玉.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9):106.
[3]孙庆瑜.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考试周刊,2018(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