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陈逢乐
[导读] 幼儿期是儿童丰富户外活动、初步亲近大自然的关键成长时期。

        陈逢乐
        黄岩区东城街道江灵幼儿园    浙江台州    318020

        摘要:幼儿期是儿童丰富户外活动、初步亲近大自然的关键成长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繁忙的工作压力,无法抽出时间带领孩子参加户外游戏。国家对此也推出相关的政策,让幼儿园广泛地设立了各种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并建设了宽敞的场地,将户外游戏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够为幼儿的户外活动        提供良好的机会与稳定的环境,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策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方案,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策略探究。

引言:
户外自主游戏在内涵上主要指的是幼儿在设立好的游戏情境中,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以发现快乐、实践快乐为目的,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设施与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对于游戏的场地、材料、玩法具有积极的主动权。户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加        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强身健体、促进体能发育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肢体协调性、灵活性、团队协作性与交流性,可谓一举多得。对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园的空间、时间环境,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为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提供积极的机会与良好的环境。

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特点
(一)自主性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顾名思义,“自主性”是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最突出的特点。在整个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游戏设施,也可以自己选择独立游戏或者团队游戏的形式,自主选择、自由开展,老师只需进行初步的引导和对安全的关注,除此以外不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做过多的拘束。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之中亲近自然、亲近集体、充分发挥自身积极的创造力与主动性。
(二)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的户外活动是以游戏为基础形式,通过带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根据自身的体力与能力选择各种丰富的游戏活动,从而在游戏中释放自身的活力、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发挥自身的潜能与想象力,充分释放幼儿的天性。
(三)发展性
由于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幼儿参与其中所得到的成长会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动态的变化,在此之中达到日积月累的能力的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体能、智力都会在户外游戏期间有一定的积极的变化,形成多方位的协调发展,因此说明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发展性。
(四)社会性
幼儿自主户外游戏活动并不是由单个幼儿便可以参与,而是一整个集体在利用各种游戏设施满足自己的游戏情趣、        发展游戏中的社交的过程。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给予了幼儿一个广泛的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的平台,是幼儿活动中的小社会。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与其他儿童产生人际关系的互动,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这都对于培养幼儿与他人相处的技巧与经验有一定的帮助。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探究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在幼儿时期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幼儿学习与实践结合,从而在学龄前为儿童创造一定的思维能力与知识储备。而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我们发现,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自主游戏形式来开发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所获得的效果不比教师灌输知识的课堂模式差,甚至经常出其不意地起到非常优秀的教学效果。例如:很多幼儿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会        主动地形成和利用良好的叙述能力,而类似于“小超市”的游戏,会带动幼儿积极地运用计算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在自主游戏方面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二)尊重年龄差异,因地制宜选择游戏材料
幼儿园教师应当掌握各个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某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的游戏。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简单的搭积木、玩沙堆的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也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思维锻炼特点的“过家家”、“小超市”游戏。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立合适的游戏,并且及时评价、反馈。
在户外游戏中,对于游戏的材料的丰富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教师也应当做到心里有数。教师应在幼儿活动的同        时,主动关注幼儿游戏时候的行为特点,不断记录每一名幼儿使用游戏材料的情况,尊重一些幼儿存在的个体差异并适当调整游戏材料,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幼儿充分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也应当保证游戏材料的充足与多样,避免幼儿因为材料不足而发生争抢与矛盾,阻碍良好游戏氛围的形成,也避免因游戏材料种类不够多样而导致幼儿兴趣不大,产生枯燥乏味的体验。另外,教师也可以适量提供一些可以促进幼儿之间互相竞争、开展比赛的游戏材料,并引导幼儿形成团队,促进幼儿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强化安全意识,督促自我保护
首先,教师应当严格制定游戏规则,并且在游戏活动之前对于游戏规则,向幼儿进行具体、详细的传达。在游戏规则的制定方面,教师不仅要注重游戏基本的设定,还要兼顾幼儿的理解能力、遵守能力。例如:对于一些幼儿在游戏规则上存在争议,容易引发竞争的情况,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协调,结合基本的游戏规则相应作出协商和改进。教师也应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上考虑安全性,剔除一些可能        造成一定风险的游戏项目,同时也要考虑游戏的自主性与互动性,多给幼儿创造团队协作、共同游戏的机会,在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的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安全管理。
其次,教师应当制作并设立一些基础的安全标识。运用安全标识来教导幼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是非常有效的向幼儿传达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教育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音乐进行一些规则的传达,比如在游戏开始和游戏结束时使用不同的提示音乐,这也可以有效地提示幼儿。
(四)创新玩法,不断提升游戏的多样性
户外自主游戏会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提升幼儿的创新性与创造性。幼儿时期的儿童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开发一些新的动作和具有趣味的想法,而通过自主游戏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积极的探索能力,树立不怕失败、积极发现的思想意识。
教师应当不时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改进,不断丰富游戏玩法的多样性,让儿童时刻对游戏活动具有新鲜的好奇心与积        极的参与性。教师也可以开发一些奖励机制来激励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通过赠送给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小礼物,来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活跃游戏的氛围。教师也可以为幼儿选择游戏的主题,例如:在沙堆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游戏设立一个主题,如:“我的梦想”、“我的家庭”、“春天的模样”等等,让孩子自由选择游戏材料,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操作,自己来完成游戏主题的创作。而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堆沙堆的灵感与想法,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教师必须在幼儿园时期这一儿童关键的启蒙阶段起到合理科学的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在具体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作以反思与总结,也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游戏活动的材料与方法,兼顾每一位幼儿的自身特色与个人性格,激励幼儿的活动兴趣,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广泛的机会与稳定的环境,共同推进户外游戏活动实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殷叶萍.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有效指导自主游戏活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41-142.
[2]黄金姣.在建构游戏中提高幼儿自主游戏能力的实践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7-8.
[3]陈雁玲.“放·导·收”: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1(03):12-13.
作者简介:陈逢乐 汉 浙江台州 ,大专学历 二级教师 从事幼教行业12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