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工艺为衔接设计到生产的重要转换部门,将设计意图转化为生产标准。而客车生产为小批量多品种,并且共线生产,所以如何快速、准确的保证生产,工作流程井井有条,就需要将工艺工作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是应用标准化原理,根据产品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产品的工艺工作内容、工艺文件、工艺要素进行统一规定,并加以贯彻执行的过程。对于客车企业,产品工艺标准化主要包括工艺文件标准化、工艺工作流程标准化、工艺术语标准化、工艺文件管理标准化和工装标准化.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不断设计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必须加强产品工艺标准化工作.
关键词:工艺;标准化;工装
实行工艺标准化工作,可避免工作过程杂乱无章,避免工作重复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及一致性。标准化工作要从管理规定开始,设计图纸转化,工艺文件编制,到现场操作执行一系列的流程、制度工作标准作业。
1 工艺管理规定
谈到工艺标准化首先要围绕工艺职责展开,确定工艺要干什么,要做哪些事,做这些事的目的、方法、流程是什么,如何做是正确的,会得到哪些部门的配合,如何将工作传递下去得到有效执行,做到何种状态为任务结束。就需要管理规定去支撑流程的进行,所以管理规定也是标准化的一部分,也是工艺标准化的第一步。按照各公司的工艺通用职责,主要管理规定为《工时管理规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辅料管理规定》、《新工艺验证管理规定》、《工装模具管理规定》、《工艺纪律检查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为指导和约束工作的条款,也可防止工作中走弯路,是工作的指导章程。
2 工艺文件标准化
将工艺相关管理规定涉及到的表单分类,放入部门共享文件夹,用于使用调用,确保使用表单的一致性,防止工作相同交付物不同,标准不统一,在汇总阶段而造成工作量增加,影响工作进度。工艺文件表单的完整对加强工艺管理,提升工艺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每个公司工艺管理部门涉及表单分类,数量会有差异,但表单涉及内容要与IATF16949体系文件要求相一致。
3 客车术语标准化
术语是各部门进行技术传递的标准语言,各部门对术语的理解一致,才会形成统一事物,统一思想,保证技术设计到工艺转换,到生产执行的一致性。避免因术语模糊不清,造成理解差异,无法达到产品制造要求,而造成不良品的产生。客车行业术语可参考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GBT 38187-2019 汽车电气电子可靠性术语、GBT 4780-2000 汽车车身术语等国家推荐标准。
4 工艺工作流程标准化
结合职责和管理规定,知道工作做什么,但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才能按照生产计划提前做好产前准备。这就需要将工作流程标准化,以订单导入开始到所有技术文件下发,直至车辆交付,将工作与整个车辆交付过程节点相结合。而整个工作流程可以做为绩效依据,评价个人效率和成果。
4.1 从订单录入,根据订单内容填写工艺变化点检表,识别差异是否工序调整,现有工具设备是否满足新增配置安装,新增配置编写试用作业指导书并下发。
4.2设计图纸下发,审核图纸,设计结构是否有不满足现场可制造性问题,是否对历史问题整改。将设计BOM转化成工艺BOM,并设置工位,下发工艺原辅料。筛选自制件,形成自制件清单,并绘制展开图。识别图纸,设计弧杆件卡板、工装。
4.3 新车型批量制造时,统计工时,分析节拍差异,了解瓶颈工位,做为产能提升解决问题点,并加以改进,最后将工时汇总发给财务核对。
4.4 现场装配过程跟车,对发生的设计问题、工艺问题整改,反馈相关人员提送问题整改单,并将问题记录,做为后续订单审图关注点。
4.5 对制造过程实行工艺纪律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有整改措施,并对操作者培训,避免重复问题发生,通报责任人。并做为下次检查重点。
以上列举主要工艺工作流程,如新产品开发还需按照IATF16949体系要求填PFMEA、layout风险管理表、控制计划等。
5 工艺参数标准化
工艺参数的设置要符合国标要求,根据企业制造水平也可高于国标,并形成企业技术规范,写到作业指导书中,做为装配要求。参数的数值要通用化,如左侧相邻舱门间距为5mm,那么右侧舱门间距也应于左侧要求参数相一致,并且各平台车型也应一致,只有统一参数标准,固化标准,操作者、质量检验经过工作积累对参数要求烂记于心,才会在装配过程达到标准,并且提高效率。减少工具使用量,降低成本。
6 原材料、标准件使用标准化
车型设计过程中,有大量的原材料型材、标准件使用,由于此类物料的购买有最小起订量要求,会造成成本压力、库存压力,生产车间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类型太多存在错用、烂用的问题发生,对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影响。如管材规格从20X20至60X120将近上百种规格,并且材质有Q235、Q345、T700,防腐涂层有漆管、裸管等,数量庞大,所以在原材料的使用,工艺技术部门要对管材规格、标准件编写技术规范,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设计部门归类使用,控制数量类型对物料使用瘦身。所以工艺标准化工作也是精益生产实施的有力保障。
7 工装标准化
工装标准化是工装设计、制造及使用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化活动。客车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工艺规程的要求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模具、工位器具和附加装置等的总称。工装是实现工艺过程的重要手段。在大批量生产时,工装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通常占全部生产准备工作量的一半左右。为了减少工装准备工作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加快发展新产品,其有效途径是开展工装标准化。
工装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
(1)侧围工装可按公路车和公交车分为两种,不同长短的车型,在基础工装上更改。
(2)车架工装可采用首台分片配做工装,配好后以第一台为基础焊接分片。分段工装可将支撑块螺接在平台上,并用不同颜色区分编号。当然工装的减化也要给设计提出要求,模块化、通用化设计。
8 装配作业标准化
客车生产为劳动密集型,如果管理方式粗犷,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带来质量的难以保证。生产工位不确定,常出现流动作业,作业人员相互影响、相互干扰。等、闲等无效工作时间多,完工时间不一致,净工作时间少。并且客车配置多样化,单台订单多,容易造成物料装配错误,或者返工的问题发生,无法按时交车,只能通过加班去弥补,工人常时加班,身体疲惫,劳动效率降低。并且加班会造成运营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装配作业标准化,是实现生产流水作业的基本保证。要想实现作业标准化,工艺部门要对客车产品的装配步骤非常了解的基础上,对整个车身结构拆解,并对每个部件的加工、装配顺序,按照最优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整个装配流程以安全、质量、效率为目标,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工位工序的划分要考虑生产节拍的平衡,保证在生产节拍内完成本工位的装配工作,车辆流水作业,要保证车辆同步流转。在工位工序设置时要考虑客车装配的复杂性,配置的增减,保证物料配送摆放的合理性。只有实现工位工序作业标准化,才会带来效率、质量、物料配送等一系列附属生产保障工作的执行,达到追求利润的目标。
结语
从秦朝统一度量衡,到目前形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根据地域或国家形成的各标准化组织,如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海湾标准化组织(GSO),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都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同样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利润,获得市场份额,也要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而工艺部门在针对生产制造过程就需要有标准化的作业要求,标准化的作业顺序,标准化的作业保障。去保证生产有序进行,按要求装配。标准化的推进过程要抓住时代特色,尤其新产品的开发,如把设计、工艺、制造要求形成行业标准,就会造成同行业对手参照你的标准去行事,造成设计、产线的改动,而造成额外支出。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推广是跟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所以客车工艺标准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利保证,是与国外客车企业竞争的利器。
参考文献:
[1]蔡锡明.工艺装备标准化[J].《重庆重汽科技》,2001
[2]白露.浅析工艺标准化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机械》,2019
[3]薛志勇.说说工艺标准化[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