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与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广兴 张昕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在薪酬制度方面还存有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位薪酬设计不良、薪酬透明度低、薪酬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不能保证有关薪酬制度的良好落实和应用,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和实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在薪酬制度方面还存有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位薪酬设计不良、薪酬透明度低、薪酬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不能保证有关薪酬制度的良好落实和应用,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和实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中,应着重按照目前存有的薪酬制度问题,开展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工作,完善薪酬体系和制度内容的同时,增强相关的薪酬管理工作有效性,充分的将完善性与优化性的薪酬管理制度作用发挥出来,全面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国企生产工作效率的提升,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薪酬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除了依靠物质资源等客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能力挖掘是企业寻求发展道路的有效手段。然而,从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制度,深挖其存在的弊病,对症下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达到企业与员工双方满意的效果。
        1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概述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的法律及企业规章制度下,采取的一系列为了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协调企业薪酬待遇,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工作中心点是员工薪酬的管理。细分来看,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内容主要是员工薪酬发放的标准、薪酬的体系结构、主要组成要素等,只有协调好员工薪酬的比例关系,做好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工作,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投入到企业经营生产发展活动中去。
        2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缺乏规划
        企业的工资管理是一项长远且动态的工作,如果员工出现变动,那么薪酬管理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且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工作职责的调整,企业工资管理制度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及时调整,员工的薪酬逐渐统一,久而久之员工会忽视薪酬激励体系的存在,并且因失去激励而失去工作动力、降低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企业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2.2现代企业福利待遇保障不健全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资管理之中,福利待遇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不能直接通过员工工资进行体现,但是能完善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奖金、保险保障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补贴的形式进行展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就业中对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待遇重视程度逐渐增强,普遍成为人们就业与择业关注重点之一,但是实际企业针对员工所落实的福利待遇不健全,企业福利待遇缺少弹性,并未从人性关怀上给予员工帮助,促使企业无法在工作中调动员工积极性。此外,现代企业在福利待遇保障方面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福利待遇较为单一,通常福利待遇为“五险一金”,以及节日福利、补贴,对于员工工作中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及时满足。
        2.3薪酬水平缺少市场数据基础支撑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想提升,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和相关数据,综合思考制定薪酬管理制度,保持薪酬水平和当前市场水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现实中多数企业在进行薪酬水平设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情况,无法满足薪酬经济性的标准,难以切实发挥薪酬管理所具备的作用和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日趋紧张,当前各个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都在不断完善,企业提供的福利类型逐步增加,竞争力度不断加大。如果企业缺乏对市场情况的准确掌握,出现薪酬福利政策单一的问题,就会影响到企业职工的稳定,增加企业职工的离职率和流失率,岗位招工难度也会相应有所增加。


        3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3.1完善考核制度
        企业要想更好地实施薪酬激励机制,首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考核,并且得出相应的量化结果,因为考核制度是员工为企业创造收益的衡量评估标准,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保障员工薪酬的准确性,这也是薪酬激励机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而具体的考核制度应该从考核内容上以及员工工作方面进行完善,例如员工的日常考勤、工作状况、工作流程、工作情况等内容,考核制度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一一落实。
        3.2全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员工福利待遇保障
        员工在企业中劳动不仅需要获取等额的工资,还希望企业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管理或者是其他福利待遇。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企业在发展中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个性化管理及其他福利待遇,企业需要从以下内容方面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福利待遇体系:①如若员工的居住地址离公司地址较远,那么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数据给予员工一定的交通补贴。②现代企业可以在每年设定一定期限的探亲假,让员工有时间能回家探亲,减少对家人的担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③在特殊的节日期间对员工进行问候,例如妇女节企业可以组织为女性员工购买节日福利礼物,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企业对于自身的重视以及企业对自己的肯定。
        3.3提升薪酬管理中绩效考核人性化水平
        以往企业在制定薪酬水平以及绩效考核标准时,通常是从管理人员角度出发,按照自身的经验和企业发展情况向员工发放薪酬,导致员工对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了解程度不够,影响员工对管理制度实行的配合程度。人性化管理是当前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管理理念。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该努力使管理模式向更加人性化方向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应深入企业一线,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了解不同阶层职工对于自身薪酬水平的认知以及未来的需求,及时对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调整,提升薪酬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工作的灵活性。
        3.4合理评估岗位价值,优化薪酬体系结构
        企业要对内部的岗位进行价值评估,在评估时要做到科学定量以及定性测评。要考虑到每一个岗位对于问题解决能力、个人知识技能以及员工所承担的责任的要求。在岗位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同的评判或是评估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对比不同岗位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更加公平的薪酬体系。此外,企业要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征和职业的发展通道设计,做好员工分类,打造不同的薪酬序列。薪酬体系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薪酬,另一部分是浮动绩效薪酬。固定薪酬主要是和员工的工龄以及岗位评估等多个方面相挂钩;而浮动绩效薪酬则与员工的个人考核、工作量、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多个方面挂钩。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的类型,确定每一个岗位的薪酬比例,提出更加科学的薪酬分配模式。在测算每一个岗位的固定薪酬时,要把薪酬结构和比例关系当作主要的依据,并结合企业的效益和产值。在这过程中还应当完善当前的薪酬普调、个调机制,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细化不同的薪酬系列,这样能够给员工更多的鼓励,并不断地优化薪酬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员工的实际需求,灵活使用几种激励理论,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法,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海英.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04):39-40.
        [2]孙立国.KY公司薪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3.
        [3]方宇.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C].“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