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1100
摘要:乡土元素是一个地区、地方自古以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所沉淀、保存下来的自然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宝贵财富,透过这些乡土元素可以在景观设计中更深入的了解场地的地域特色,了解当地人在这片土地上传统的生活劳作习俗、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文化等。将这些乡土元素融入景观设计当中,能够使得不同区域的景观更具有自身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换言之,乡土元素是指源于特定地域环境中,用于特色乡土景观营造的各类符号与素材,包括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等方面。
关键词:乡土元素;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前言
西方国家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是以考古学以及建筑学研究为基础的,西方人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其研究重点主要是乡土文化遗址的保护和文化景观方面的内容。现如今西方学者对其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甚至已经成为了较为独立的学科。
1乡土元素的分类
由于各领域的侧重点和出发点不同,因而不同领域对乡土元素的分类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的,笔者就从风景园林造景中对乡土元素应用的不同角度出发,对乡土元素进行分类。在风景园林的营造中根据乡土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可以将乡土元素分为自然资源类乡土元素、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以及意象类乡土元素这三种类型。其中自然资源类的乡土元素主要包括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及材料等;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其中包括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纪要等;而意象类的乡土元素其实也可以将其归于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主要原因是意象类乡土元素是根据历史典故、文化习俗等抽象概括营造意境而来。
2乡土元素的应用
2.1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劳作方式、节日活动习俗、民居建筑等,而以上这些可以统称为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这一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加以应用不仅可以营造出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还可以很好的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室外展厅”,游客置身其中不仅能感受到独特的园林景观,还能够感受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此营造的景观才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传承,从而可以向游人传达一定的文化情感,才有可能营造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的特色园林景观,打造具有情感的景观空间。
2.2意象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相较于前两种乡土元素,意象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属于比较少见且相对而言更具难度和挑战的。这类乡土元素主要是指可以感知出来的文化意境,其中以动植物、日常用具等为主,充分彰显出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可以应用植物中的梅、兰、竹、菊等来表达高洁的人品和情操;亦或是通过抽象概括等手法表达当地古诗词中描绘之景等。另外要创新应用乡土元素,由于现阶段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人们一定程度上热爱追求新鲜事物,从而使得一些园林设计的重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偏向于追求热度与新鲜度上,加上研究与开发的经济投入也发生了转移,致使一些乡村景观缺乏对乡土元素的探索与发掘,反而更加追求新鲜和效率,虽然这会有利于经济层面的增值,但从另一角度讲,也导致了地域与地域之间失去各自的特性,导致设计大同小异,更是对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忽视。乡土元素虽然反映的是当地的传统习俗、风貌等,但是可以在其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手法等使其别具风格,不应全然不顾。例如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建筑形式直接继承或局部视觉符号的借用与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符号理解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应用与提升,从而使得设计在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特性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与创新。
2.3地域乡土植物与材料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2.3.1乡土材料在当地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属性,所表现出的质感也不尽相同。以美丽乡村改造为例,现在许多乡村改造项目忽视特性,统一手法,许多民居外立面改造统一刷白,景观节点打造相似,材料应用单一,使得村庄之间失去各自的传统风貌,失去识别性,也使得一些传统的村庄面貌以及节点随之消失,导致传统记忆在村民生活中被逐渐淡忘。
如何更好的利用本土材料是展现不同乡村风貌的有效设计手法之一。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温度与情感,它是很好的记录时间与故事的载体,随着岁月的更迭,材料表面会发生变化,无论是人为的痕迹还是自然的痕迹,都是其对乡村传统记忆的记载。
如在项目实践中,以温州传统村落为例,其在传统材料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些村庄溪滩石数量多,取材方便,因此应用十分普遍,从建筑到围墙,从树池到地面,随处可见,特征明显,风貌独特,就地取材使得当地村庄更好的融入周边自然环境当中,更好的融入山林与溪滩之间;还有一些村庄,传统建筑多以木材为主,结合夯土或溪滩石,区别与其它村庄,具有自己明显的特性。这些村庄虽在同一区域,但都通过各自材料与文化的传承演变,形成了自己的村庄风貌。如在后期改造与提升当中,忽视这些乡土材料在景观打造中的应用,则会使得村庄传统风貌被弱化,特性被削弱,也会使其在乡村改造中被逐渐同化。因此乡土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2.3.2以地域乡土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景
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都要考虑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特点,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地域乡土植物树种。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较寒冷,因此在选择地域乡土植物树种时,应选择抗寒能力较强的针叶植物作为地区园林景观的主景,也可以将白杨、柳树等当地常见的地域乡土树种作为主景植物。设计人员要认识到乡土植物不仅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域生态特点,也要认识到其蕴含的地方民俗文化。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通过地域乡土植物体现当地特征性文化。
2.3.3地域乡土植物在植物配置中的所占比例
根据一些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发现,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的所占比例较高,提高地域乡土植物的所占比例,有助于降低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也可以达到减轻景观植物养护难度的目的。据统计,地域乡土植物在景观植物配置中的所占比例应保持在30%~40%。
2.3.4以地域乡土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背景
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将地域乡土植物作为景观的背景,以此衬托主景,也能达到提升园林景观美观度的目的。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就是体现景观植物的个体美感与植物所蕴含的人格化含义。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会通过特定植物的人格、品质及象征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如有岁寒三友之称的梅松竹,这些植物能够表现高洁刚直、坚韧不屈及潇洒君子的高尚气节,假如这些植物属于地域乡土植物,就可以将其合理利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在此基础上将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体现园林景观的特定意境。
2.3.5要遵循植物之间的共生原则
想要更好地利用地域乡土植物,必须遵循植物之间的共生原则,才能达到植物之间和谐共存的生长效果。为了有效保证植物栽植后旺盛的生命力,降低园林景观植物的养护难度,必须考虑所选地域乡土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共生关系,才能降低苗木的培育难度。
2.3.6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形状好,由于适宜当地立地条件,能够形成较好的园景效果。例如昆明的主要乡土植物乔木有云南樟、云南樱花、滇润楠、多花含笑、枫香、复羽叶栾树、鹅掌楸等,乡土灌木有女贞、滇杜鹃、火棘、云南含笑等,乡土草本及地被植物有麦冬、沿阶草、蜘蛛抱蛋、常春藤等。昆明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广商价值颇高,在当地园林绿化中应积极引入乡土树种。
作为公园绿地特色树种,最重要的是要力求适地适树,使植物良好生长并展示出其独特的季相变化,现在公园绿地建设已经渐渐应用了部分常见的乡土植物,还有很多已经开发的但还未广泛应用的乡土树种也可以逐渐运用到公园绿化中。巧妙运用有季相变化且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不仅可丰富绿化的树种类型,还能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可以表现出乡土树种应有的魅力和色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为创造独特、优美、文明、现代的景观环境,利用有特色的乡土树种,反映出特有的地域景观、内涵和历史风貌。
结束语
乡土元素传承至今能流传下来的都是值得细细品味、好好保护的,也许很多东西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但是这些传统元素都是先辈们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不断进化的证据和痕迹,不应随着世界一体化大浪潮的到来而轻视或者抛弃它们。如今,乡土元素正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园林景观也面临着趋同化的危机,作为新一代合格的园林景观设计师理应重视并开拓在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乡土元素的参与度和参与方式,追寻更好的应用与展现乡土元素的方式方法,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融合与表现。
参考文献:
[1]谢丹.乡土元素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城市建筑,2019,16(20):126~127
[2]沈炜伟.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应用的探讨[J].花卉,2019,2:126~127
[3]邱毅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9,10:133~134
[4]殷璐.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应用的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8,2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