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大兴水利,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发电和防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利工程工期普遍漫长,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空气、土壤、水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日益重要,多方面平衡水利工程顺利施工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水土保持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要切实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是水利工程建设者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利工程一直以来被称为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工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兴建。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控制、调节和利用自然界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兴建的各种工程。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以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可见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类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自然存在的江河湖海并非都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要求,而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调配水量,防洪抗灾,不得不说水利工程从一定程度上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满足人类用水的同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是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环保主题的。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甚至沙化,噪音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导致鱼虾中毒而亡,进而破坏生物链的平衡,显然这些都是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是背道而驰的。更严重的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初衷是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制约了水利工程的科学利用和正常运转,违背了建设的初衷。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2水利工程应用的整体原则
2.1坚持好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保证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最大作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要严格遵守生态规律,尊重大自然。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以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要做到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与进步。施工单位既要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也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社会效益,不断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价值。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降低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等,实现对环境的综合保护。
2.2坚持好共生互补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也应该遵循共生互补的原则。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促进二者协调统一发展,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应该从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各种原材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节约施工成本。针对可以循环使用的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督促施工人员做好原材料的回收与利用。此外,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垃圾产生,管理人员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并根据政府对建筑垃圾的具体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1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广大工作者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以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为基础落实相关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建设水利工程的认识,贯彻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方针,构建更为有序、和谐的工程架构。工程前期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科学的规划项目,深入调研并勘察施工地区的地形与水文水质,结合当地特点提出更为科学的建设思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施工方向与施工细节进行调整。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两者同时进行,控制渣场数量的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
3.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有效机制
相关工作人员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宣传与普及水利工程知识,切实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认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必要性,促使人们提高自身环保与水土保持意识。此外,充足的资金支持是顺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社会上更多的资金,加大力度治理水土流失。政府部门要结合各个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制定政策,严格征收水土治理费用,给相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3.3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理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做好水土流失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结合生物措施。首先,重点防护水利工程施工地点,可通过三维网植草或喷播植草的方式在开挖土地表面植草,而且要在施工区域广泛建立排水沟,以此达到支撑的目标,同样可以有效降低破坏冲刷力,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还未稳定的破面。此外,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在需要建设截流沟之处进行挖掘,避免径流影响坡面。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废土或废渣存放地点进行科学治理,同样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容,需要工作人员处理废渣时平整破壁,整理之后选择存活率较高的植被种植。在各个地区设置排水装置,避免在雨水天气影响坡面。此外,发挥工程措施的作用整改坡面,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分析施工地点,若部分地区存在严重水土流失风险,必须结合情况设置石挡土墙,最大限度降低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概率。水利工程中若存在较多裸露之处,则需要种植灌木,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4完善相关法律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约束与指导,同时也需要多研发先进技术与环保材料,为绿色环保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问题出现,施工单位必须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严格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产生的污染,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9(4):103-104.
[2]李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探讨[J].珠江水运,2019(9):66-67.
[3]李宝英.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55-56.
[4]高海耀.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20(1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