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址保护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的难点及建议分析——以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保护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许雪微 杨艳梅
[导读] 摘要:我国古遗址修缮保护投资巨大,实行有效的成本管控,不仅有利于我国古遗址的文化传承,而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古遗址建设特点及其造价管理现状分析,整合遗址保护工程实例,探索古遗址保护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古遗址保护工程竣工结算的相关建议,以便为后期古遗址保护工程的成本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
        摘要:我国古遗址修缮保护投资巨大,实行有效的成本管控,不仅有利于我国古遗址的文化传承,而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古遗址建设特点及其造价管理现状分析,整合遗址保护工程实例,探索古遗址保护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古遗址保护工程竣工结算的相关建议,以便为后期古遗址保护工程的成本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古遗址保护工程;结算审核;造价管理
        Abstract:my country's ancient ruins repair and protection investment is huge,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cient ruins in my country,but also can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ncient ruins protection projec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ruins and the status quo of cost management,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examples of ancient ruins protection projects,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ttlement and review process of ancient ruins protection projects,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settlement and settlement of ancient ruins protection projects,so as to help the ancient The cost control of the site protection project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Key words:Ancient ruins protection project;settlement review;cost management
        0 引言
        古遗址修缮保护工程是指以保护古遗址为目的,在保持古遗址现状的基础上,为恢复古遗址原状及后期长时间保存而进行的一系列修缮和保护活动。古遗址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是传承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之一,可充分展现其历史及美学价值。
        本文通过古遗址建设特点及其造价管理现状分析,整合遗址保护工程实例,探索古遗址保护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古遗址保护工程竣工结算的相关建议,以便为后期古遗址保护工程的成本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我国古遗址修缮保护投资巨大,实行有效的成本管控,不仅有利于我国古遗址的文化传承,而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古遗址保护工程特点及造价管理现状
        1.1 古遗址保护工程特点
        (1)遵循古遗址修缮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一般工民建项目一致,古遗址保护及修缮工程必须需严格按照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以“最小干预原则”和“尽可能多的还原保持历史文化信息”为前提[1],即在修缮保护过程中,保证构件合格的条件下对构件的干预最小,不能随意增加或者替换古遗址的材料,并且需严格按照明确的修缮范围进行修缮保护。例如,在土遗址保护时,新材料的使用不能替换原材料,仅对原材料进行补救和加固。
        (2)修缮保护工艺多样性
        古遗址修缮保护过程中,一个分部工程的修缮保护方法往往呈现出多样性,每个方法侧重的重点不同,而施工单位选择哪种方法进行修缮保护,对项目的总体造价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对木构件的修缮,一般采用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种方法,其中原位补强的方法,符合“最小干预原则”,操作简单快捷,工程造价低,而罗架大修则是针对破坏性比较大的古遗址,修缮方法比较复杂,导致其造价较高[2]。
        (3)古遗址保护工程签证较多
        古遗址修缮保护工程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用于修复及保护的材料不损坏原物,要具备在必要时能够清除掉,但不影响原物本身的可逆性[3]。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前期不可预测的情况出现,比如说拆除,拆除后的呈现的现场状况不确定因素很多。古遗址保护工程一般在建筑内进行,作业面狭窄且工艺精细,需要手工操作,机械无法进入,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工程的施工工序复杂多变,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会有较多的签证单。
        1.2 古遗址保护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古遗址修缮保护工程与一般新建工程类似,需经历立项、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审计,其造价管理工作贯穿整个过程。
        (1)设计图纸深度
        目前在古遗址保护工程中,前期决策阶段未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考证,加之勘察不到位,设计单位由于能力有限、不合理压缩设计时间,导致设计图纸问题较多,图纸深度不够,无法落实原有的规划方案。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图纸反复修改,增加了工程设计变更及签证。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和控制比例为35%-37%[4],设计图纸变更次数较多,必然影响造价的控制,最后导致工程结算超预算。
        (2)造价人员编审水平
        现阶段,部分造价人员并不了解施工工艺,仅仅依照计量规则和定额进行算量套价,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由于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对造价编审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更高,在不了解古遗址保护施工工艺条件下,对修缮定额内容不够熟悉,对缺漏的定额没有认知,极易出现定额套错和消耗量换算出错等问题。
        (3)旧材料价格的确定
        古遗址保护工程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沧桑感,因此,在保护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相当讲究,必须保证保护后的视觉统一性,通常会采用一些旧砖、旧石头及旧瓦等材料。旧材料的价格与新材料的价格差异较大,往往是新材料的3倍左右,且具有不稳定、不确定的特点,导致材料价格难以确定[4]。同时选择合格的旧料相当困难,到场后,大部分需要人工处理后,才可使用,这就导致人工费和消耗量增加。
        (4)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
        随着老一辈专家的老去,古遗址保护修缮方面的人才出现严重的断层,在70年代,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该方面的人才比较多,而新时代的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从事文物保护修缮的专业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令人堪忧,施工人员不仅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甚至对文物保护修缮的技术也知之甚少,管理的缺失是现阶段古遗址保护修缮工程的造价控制的难题之一。


        2 案例分析——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配套建设项目遗址保护项目
        2.1 项目概况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古长干里,北临秦淮河,南抵应天大街,西到雨花路,东至晨光机械厂的原金陵机械制造局厂房西侧道路,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并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现存遗址本体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80米,平面面积约8670㎡,主体为土遗址,兼有少量以铺地、构筑残迹为主的砖遗址,以及少量以柱础、构筑残迹为主的石遗址。
        2.2 结算审核过程存在的问题
        古遗址保护工程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在材料和施工工艺上有很大的不同,古遗址在保护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艺术性和自然性。用于修复及保护的材料不损坏原物,要具备在必要时能够清除掉,但不影响原物本身的可逆性,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有些工艺必须由人工来完成,这就导致古遗址保护工程的造价不同于一般的新建或改建工程,具有较大的难度。本项目审核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对古遗址保护工程的施工流程不明确,导致部分叠加工艺的工程量重复计取
        深入研究大报恩寺古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的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仿古建筑定额等相关资料,进入大报恩寺竣工现场,对本体保护的施工主体、范围、工艺操作流程及工程量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勘察。结果表明多项工艺流程存在重叠部分,而施工单位送审结算书重复计列此项。针对香水河桥南侧驳岸遗址保护,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清理覆土揭露后的土体表层、土岸防渗、石材归安及衬补和重砌,土岸防渗的工作内容为喷涂厚度为5-8mm的改性沥青,重砌工作内容为清理堆土、重砌缺失驳岸、喷涂厚度为5-8mm的改性沥青、回填周边景观土体,其中土岸防渗和重砌的工作内容重复,应扣除土岸防渗;对于砖质遗构保护,除室外“严重风化”砖质遗构需敷设保护牺牲层外,其他砖质遗构仅需无损排盐,不能重复计算保护牺牲层。
        因此,审核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相关做法和材料工艺,才能避免费用的重复计列,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费用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为工程把好最后一关,大大提高经济、社会效益,节约成本,从而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2)缺乏古遗址保护的保护修缮定额,导致部分工艺综合单价的确定存在较大争议
        古建筑保护工程的做法和材料工艺复杂,且与实际遗址的现状情况和组成结构密切相关,同时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对工艺和用材随之发生变化,现使用广泛的仿古建筑修缮定额和仿古建筑园林工程计价表,其中人工材料组成与现阶段的古遗址保护工程并不相符,导致审核过程中没有确切的定额可用,审核依据欠缺,审核人的难度剧增。
        事物结论的推出都要有依据,没有依据就像没有根的树木,一推就倒,工程造价的确定必须要有依据,没有依据支撑的造价是不准确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审核人员必须针对该项目的特殊性,找到每一项工程费用审核的依据,需重点考虑定额借用是否合适、重新组价方案与实际是否相符,做到有据可依。
        (3)裂隙注浆工程裂隙深度及工程量大小的确定
        本项目主要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兼有少量以铺地、构筑残迹为主的砖遗址本体保护,以及少量以柱础、构筑残迹为主的石遗址本体保护。土、砖、石遗址本体受时间和保存条件的影响,存在较大面积的裂缝,而经现场勘查后,发现裂缝的深度变化较大,每平米的裂隙米数也有较大差异,这对裂隙注浆的工程量和单价影响较大。
        需对涉及裂隙注浆、灰缝灌浆等工程的裂缝深度和每平米的裂隙米数进行测量,主要包括塔基遗址、香水河桥遗址、御道遗址、南碑遗址、北碑遗址、天王殿遗址、法堂遗址、北画廊、南画廊、油库、伽蓝殿、西北侧水工遗址,面积非常大,不可能一一测量。因此,针对各个遗址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专业测量,再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最终的平均裂缝深度,投标裂缝深度按照50cm深考虑,经测量分析后,不同遗址的裂缝深度不一,但都远小于50cm,由此导致综合单价降低,此项核减金额约800万,为业主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
        3 关于古遗址保护工程竣工结算的建议
        3.1 加强施工过程资料的规范管理
        工程变更资料等施工过程资料是结算的依据,因此要做好工程的结算,必须要有规范完整的资料。而古遗址保护工程特点之一即变更签证较多,施工资料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只有按照计算资料标准做好施工过程资料的管理,才可避免结算时因资料残缺而造成对应部分的费用无法结算。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结算资料标准进行管理,包括资料的时效性、文本格式、签字及有效性盖章、作为计价依据的工程资料需明确的内容、相关图片及现场的影像资料等,可将其连续编号,由专人统一管理。
        3.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合同是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做好结算,必须熟读合同条款的相关约定。合同形式,固定单价合同或者固定总价合同,古遗址保护工程大多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合同是否有单位为“项”的项目,如有,此部分相关条款约定应如何结算,是否为单项固定价格。合同价格组成和项目特征描述,是否存在暂估价。措施项目费的结算方式、工程变更费用的结算方式、人材机市场价格浮动的调整方法。因此,为了保证结算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的相关约定,避免结算时因合同问题产生工程纠纷。
        3.3 选择有经验的造价人员,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
        由于古遗址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审核的造价人员必须有相关古遗址造价审核的经验,对相关定额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了解相关的工艺做法,并能够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避免漏算、错算。建议引入全过程造价咨询,聘请专业的全过程咨询单位,从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阶段介入,并在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资料管理、经济和技术等相关的造价咨询服务。
        4 结束语
        与一般常见工程相比,古遗址保护工程具有施工工艺复杂多样、签证较多的特点,导致竣工结算难度提升。本文分析现阶段古遗址保护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通过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保护案例,对结算审核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竣工结算的相关建议措施。做好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和资料的规范管理、对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要求,推动古遗址保护工程造价的规范管理,为后期古遗址保护工程的成本管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玉珏.历史风貌建筑整修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2]顾红.仿古建筑营造及古建筑修缮的成本控制[D].苏州科技学院,2015.
        [3]蒋志民.基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00(016):114-115.
        [4]郑闽敏.浅谈仿古建筑造价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8,000(007):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