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吴耀才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吴耀才
[导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建筑舒适度通常和建筑施工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建筑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施工单位的总体竞争力,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重点。
        广西柳州远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建筑舒适度通常和建筑施工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建筑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施工单位的总体竞争力,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管控以及质量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希望能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对于当代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最重要的施工指标,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此,企业要注重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落实。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竣工,需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安全管理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的完成项目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可以如期交付使用。如果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隐患有的可以及时发现,在验收前可以及时整改,保证项目的质量;可是有些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才能发现,额外增加建筑物的维修费用,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好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顺利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施工技术的应用影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顺利性、安全性,同时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避免现场施工管理出现各种问题。首先,在对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和创新的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及应具备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保障施工的稳定性。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应运用先进科技,充分改进和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其次,需要不断加强施工团队意识,利用定期性的技能培训方式,提升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水平。
        2.2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管理效果。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状况,适当调整原有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在日常管理运营中,管理者要注意质量的改善,并在项目中实施各种先进的建设技术和手段,以改善项目的质量。同时,管理员可以与其他管理员沟通,学习其他管理员的高级管理方法。但是在模仿过程中,他们不能完全复制。相反,根据项目的实际状态,需要相应地调整其他用户的高级管理模式。管理者应该积极引进各种尖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减少施工管理错误,革新管理模式。
        2.3强化信息建设,提高整体管理的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真正实现提高整体建筑行业发展建设时的工作效率,并且也能确保配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此,在实际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设备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利用设备配合现场实际施工来实现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当前阶段中,虽然信息化程度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实际应用时,必须确保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能够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工程开展的需要进行结合使用,从而真正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自身工作的开展更具全面性。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健全各项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但是由于行业内部的制约和影响,存在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欠缺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优化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让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就要求施工单位重视施工质量监督要针对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结合施工、监理等多方面的施工意见,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制度,全面开展各项施工工作,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工程施工风险问题,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3.2材料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国家资质的供应商,确保工程施工材料的高质量。目前,由于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故部分材料商一味选择高利润,以次充好,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就潜藏较多的安全隐患。对此,需要严格管控不同环节的工程施工材料,聘请专业的人员做好材料验收工作,从材料购销以及材料运输等多个环节认真对待。在材料检验中核实其中所蕴含的材料成分,及时掌握国家施工设定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在材料进场时,要求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出具材料的合格证以及化验单,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该及时做好退换货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图纸认真审核,坚持全面、科学的审核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地方打回重新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做好交流,确保可获取较高质量的施工图纸,保证其可以起到指引工程施工优化的价值作用,帮助施工团队成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3.3强化质量管控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重视工程管理对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要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意识,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加入质量控制工作中。为了提升质量管理效率,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重、难点和质量通病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对这些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位置重点加强管理。例如施工中进场出现的混凝土开裂、外墙渗水、屋顶漏水等质量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导致的。通过枪管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施工中从人工、机械、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保证施工质量,这样可以解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保证建筑工程品质,使得项目能顺利通过验收,如期的交付使用。
        3.4过程管理
        基于BIM与BIM+技术的BIM 5D管理平台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BIM+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GPS等技术和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人员、建筑实体、设备机械、BIM模型等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建筑实体、机械设备等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测和管理。同时,将BIM信息模型导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BIM模型与质量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管理工作;通过物联网将施工现场的各个构件与BIM模型进行对接,可以输入、输出建筑物各部件、部位的相关信息,这样每个部件与部位都具有独特“身份”,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再者,工程实施人员也可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轻量化移动应用质量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组织协调、信息和权限分配,实现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的作业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质量水平,因此在建筑工程正式作业时,企业要关注施工设计、施工监管等多个环节,加大建筑工程管理强度,优化管理机制,以确保项目施工能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聂学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6):304-305.
        [2]吕吉.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改进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142+189.
        [3]周江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84-185.
        [4]张卫.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81-82.
        [5]刘含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