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要点,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深入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升房屋建筑整体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当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广泛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为了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加强管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保障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述
从建筑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住宅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不仅在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业建筑中也取得了重要的地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住宅工程中具有结构性能好、抗拉强度高、抗压能力强等优点。相关研究证实,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抗破坏方面优于普通工程结构,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方便,生产材料来源广泛,用料相对方便,其构件主要包括钢板、钢筋、混凝土和普通纤维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和混凝土的优点。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钢筋具有更强的抗拉能力,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能力是众所周知的。结合两者的优点,形成了住宅建筑中最理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工程
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根据施工要求搭设框架柱模板,在模板制作过程中,施工单位主要利用的材料包括九夹板和木方,施工单位需要把握施工图纸的尺寸,在安装模板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柱模内边线和支模控制线等信息,在加固支模施工中,需要设置井字形的脚手钢管,控制柱模的垂直度,在两个柱模之间加固拉杆。
在安装梁板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在柱上设置水平线和梁位线。模板支架搭设工作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要注意科学的搭设梁,稳定的支撑立杆。根据规定合理铺设木垫板,控制支撑立杆之间的距离在800~1000mm以内,同时需要根据规定控制水平横杆的距离和底部扫地杆和地面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整体受力体系的完整性因此提高。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请跨国设置斜撑,使排架稳定性因此提高。控制横楞间距在300~500mm范围内,在起拱施工阶段,施工的那位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在安装梁侧模的过程中,绑扎钢筋之后需要调整钢筋,经过验收之后再落实加固处理工作。如果梁高在600mm以上,施工单位需要将穿梁螺栓设置在横模中。在安装梁、板模板阶段,需要根据施工要求设置水平线和梁位线,在安装模板支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梁的位置完成搭设工作。
在楼梯模板安装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模板,加强审核模板质量。如果施工单位利用常规支模方式,为了保障楼梯线条的美观性,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调整楼梯踏步立面角度和高度等。在模板拆除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试块情况,合理把握模板拆除的时间,如果试验结果符合混凝土拆模强度,施工单位完成自我检查之后,需要立即上报监理,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开展后续施工工序。
2.2钢筋的绑扎、连接施工
第一,对箍筋框进行固定。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可使用螺丝、定性磨具等对钢筋进行固定,而且还要检查钢筋固定的情况,保证钢筋固定位置的稳固性,防止钢筋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转动而影响后续的施工进程和质量。
第二,做好钢筋焊接施工。在焊接钢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直径较大的钢筋材料,这时可以运用电渣压力焊接的方式。而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筋则运用绑扎焊接接头的方式。另外,在焊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钢筋焊接的距离。
第三,合理控制梁柱节点的位置和顺序。建筑会有一些高层的建筑,在对这些高层建筑的剪力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钢筋材料,所以梁柱的节点也会比较密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对梁柱的节点以及施工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现施工顺序错误的现象,影响建筑的质量。另外,在钢筋绑扎、连接施工期间,应对建筑的设计图纸进行仔细审阅,从而合理选择钢筋的规格和焊接的位置等,这样能为钢筋混凝土的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浇筑高度和速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吸水问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只有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才能继续施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浇筑质量与具体要求不符的情况,从而达到浇筑平整度的施工要求。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对象主要包括梁、柱、板等重要构件。同时,构件的浇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规定,顺序消除错误。例如,在浇筑柱的钢筋混凝土时,第一步是搭设组合模板,然后再浇筑第二步。只有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才能进一步保证建设工程的竣工。浇筑柱时,应先进行中间两侧的浇筑顺序。这种操作可以大大减小模板吸水过程中产生的推力,从而避免柱体的弯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以保证柱体内部材料凝固时间的一致性,避免因凝固时间不同而引起的裂缝问题。
2.4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施工过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需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顺利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保障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管理人员的职能,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需要加强管理,在施工现场配置管理人员,合理划分管理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规范开展施工管理个工作,及时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收集和管理技术资料,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涉及到较多的工艺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收集和处理信息数据,有利于落实工艺技术,整合所有的资料为档案,为施工后续提供辅助。在收集和管理资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管理现场施工数据,方便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作业,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
2.5钢筋混凝土的养护
在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养护时,要想有效提高养护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就要制定一个完善的钢筋混凝土养护方案。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不同工程项目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就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养护方案。另外,在制定养护方案时还应把混凝土裂缝问题考虑在内,而要想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大面积的裂缝现象,就要依据钢筋混凝土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和工序,对混凝土裂缝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如注浆、灌浆等技术的运用,从而提升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不断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规范施工技术,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以及后期的养护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消费导刊,2020(38).
[2]高艺溪.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8(9).
[3]刘利军.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24).
[4]刘哲.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