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中大长乐林场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3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物是民众工作、生活的关键场所。一旦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中由于技术运用存在偏差或者工地现场管控水平不高,继而诱发品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功用性,降低其使用性能,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致使人员伤亡。为此,确保施工作业技术的运用成效,保证工地现场施工管控水平,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准则
1.1合理化准则
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之前,务必要编制合理化的施工规范标准,用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助力工程场地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1.2经济化准则
所谓经济化准则,指的是投入最少的资源成本,得到最多的资金收益。因而,唯有建筑企业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资金收益方面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力度,才可以减少各类施工问题产生的次数,从而缩减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1.3规范化准则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进场施工阶段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以此规范施工行为,杜绝或降低各类施工问题的产生,用以维系施工场地的秩序,保障场地人员安全,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工,提升施工品质、施工效率,促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效果达到预期。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建筑企业的工作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会对施工条件、施工成本、施工材料等进行科学预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施工的高质量开展,不仅可以推动施工工艺的优化,还能实现施工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高效交付使用。
2.2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可以对各个施工环节实施细节化、指导化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因素而造成的施工进度受碍、施工质量不佳等问题,使现场施工效率及施工资源合理利用率得以提升,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加理想的项目收益及竞争实力,有利于建筑企业在行业中保持高口碑、高实力。
3建筑工程项目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且重要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混凝土混合材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关键性建材,其混合质量、组分性能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混凝土混合材料是由水泥、沙砾与骨料胶凝等基础材料,在既定条件下混合搅拌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目前,建筑施工普遍选用凝胶材料和砂石骨料成分的混凝土原料,在混凝土混合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环节,工作人员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天气情况、地质性质等选择适宜的添加剂,然后将混凝土原料、水、添加剂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混合搅拌,形成性能稳定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材料。
3.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及项目需求进行选择。我国地质多样,建筑工程的施工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因此,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符合当地的土壤性质,才能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此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应用到水泥搅拌桩与钢板桩,水泥搅拌桩可起到显著的阻水效果,钢板桩或是钻孔灌注桩可起到显著的挡土效果。
其中,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软土、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基层进行搅拌,可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3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骨骼,是建筑工程的承重性能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筋,以此增加建筑物的承重能力,钢筋施工环节的技术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使用质量,而且一旦钢筋施工技术质量出现问题,其补救措施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出现无法补救的情况。因此,钢筋施工环节不仅要严格选择、把控施工技术,还要对钢筋质量进行严格选择,以保障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及使用性能。
4建筑现场施工控制措施
4.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采购、进场检验以及存储等多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对砂石以及骨料等材料的进场需要做好检验,进而保障材料的质量和标准相匹配。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要对混凝土做好现场的搅拌工作,并做好对混凝土搅拌工作的监督,提升混凝土配合比和设计情况的一致性。在进行成品混凝土的购入中,可以审核混凝土站的资质,同时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记录等做好质量的证明,进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对于材料的进场要见证取样,检验实验室的情况,在材料复检报告出来以后,确保合格才可以实施下一步工作。
4.2施工人员职业素质进行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提升来讲,离不开对人员素质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首先分析施工现场土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地质勘查部门的数据来测量施工图是否能提高地基承载力。例如,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选择钻孔位置和钻孔距离,施工单位应配置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以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降低施工风险。监理人员还应在机械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机械作业的合理性,减少返工的概率。
4.3对地基基础进行力学实验
为保证地基承载力,应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力学试验。如更换垫层时,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含泥量、压碎值等力学性能符合图纸要求。换填垫层施工时,换填材料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应符合国家规范。在每一填筑层进行充分碾压,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在换填层以上进行填砂试验,压实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应注意,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在地基上进行测试。当地基承载力达到绘图标准时,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如果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4.4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的施工现场操作工艺制定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性。施工现场应进行信息管理,准确记录施工现场情况,为以后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充分掌握处理情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建设工程项目的构造变得愈加繁杂,规模也有增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控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技术运用要求不断提升,致使其中出现隐患的概率大大增多。因此,建设企业务必要明晰技术及现场施工管控的关键意义,继而从合理化准则、经济化准则、规范化准则出发,在未来的施工管控工作中加大对软土地基结构技术、电气技术、土方石技术等诸多施工作业技术的管控力度,并且做好施工现场的建材、人员监管,同时制订健全的管控条例,坚决落实责任人机制,以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控制的品质,进而提升建筑施工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侯丽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建筑与装饰,2019(18):171.
[2]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11):130.
[3]刘玉,谷洪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门窗,2019(19):125.
[4]李金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