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022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影响建筑施工功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差异,地基施工的难度也会产生变化。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优良,承载力稳定的区域,地基施工难度低,能够降低地基施工成本。但是,随着房屋建筑不断开发,适宜开发建筑的区域原来越少,地基基础条件越来越差,为了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就需要克服困难,对不良地基基础进行强化加固,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不同地质条件地基技术施工技术不同,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也存在差异,若要减少成本投入,就需要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加强地基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导言
伴随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增快,城市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房屋建筑项目而言,地基基础施工品质优劣会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所以,如何确保地基结构基础工程质量成了建筑企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应该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遵从工程设计标准,规范施工行为,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概率,保障施工技术效用强化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由此可见,围绕房建项目地基结构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很有必要。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2.1事故多发性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在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计不科学,地基处理不当等问题,在地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基坑坍塌、基础开裂、不均匀沉降等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给参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件。所以,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就需要建设单位提高警惕,结合实际进行地基基础的科学设计,避免由于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身伤害。
2.2隐蔽性
纵观房建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得知地基基础施工属于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在实际施工阶段,建筑企业应该做好工程设计、实际施工、施工场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可从本质上杜绝或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以免使建筑企业的资金收益、市场形象遭受损失。房建工程项目针对施工技术方面制订的使用标准比较严苛,而且施工品质的指标也很高,加之不同工序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因而会有一些施工内容具备了隐蔽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致使地基结构施工完成以后,施工品质的检查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难以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标准。所以,工程监理应该对房建项目的施工工序严加管控,预先设计好隐蔽性工程的施工顺序,这样才能依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做好质检验收工作,确保后续施工活动的有效落实。
2.3危害严重性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自身荷载和外部环境荷载全部由地基基础承担,这就意味着一旦地基基础出现问题,就会给建筑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地基失去承载能力,不仅会造成建筑质量事故,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建筑倾斜坍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相关质量问题危害严重,不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建筑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都需要加强对地基基础的维护工作,避免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受到外部荷载的扰动,出现危害整栋建筑安全的问题。
3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分析
3.1强夯法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用强夯法,施工人员要先进行预防处理,采用推土机对平整地基进行预压处理,然后结合试验结果以及地基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定位施工中的夯点,并完成相应的测量。若地基含水量大,要利用砂石填充地基,施工期间要利用砂石或坡粗砂对地基垫层,通过这一处理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能够提高地基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降低各种陷落等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采用强夯法对孔隙水进行科学处理,提升地基在应用期间的整体承载力。
3.2挖钻孔的灌注桩方法
旋挖钻孔的灌注桩法在粘性土以及砂性土中较为适用,也能运用在强度较低的风化岩石中。旋挖钻孔具有劳动强度低、精密程度高和成孔时间短等显著特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无需占用较大的空间,在桥梁桩基以及公路施工工程中也能派上大的用场。采用旋挖钻孔的灌注桩法时,首先要测量放线,接着执行悬空作业任务,再科学安置导管与钢筋笼,最后借助导管灌注混凝土。应注意,在水封前要测量孔深,如若沉渣的实际厚度不合乎规定,应尽早清孔,待符合规范后再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
3.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对地基结构加固处理时,会使用到这项技术。通过土钉墙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使用,以此管控建筑物的整体建造品质。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应做好施工筹备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夕,调研工程场地的土壤地质情况、环境条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参照行业内的规范标准,将一些不能达到实际施工要求的位置实行土层处理。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整体分析工程资料,明确钻机的正确放置位置,防止钻机位置产生错误偏移的情况。在施工阶段根据相应的规程标准,做好钻孔处理工作,在钻孔施工完成以后,还应立即做好孔内清理工作,打入土钉,最终完成混凝土喷射施工。
3.4土质换填
土质换填进行地基基础条件改良成本较高,需要将不良土体全部清除后重新换填质量符合要求的换填土。在换填过程中,换填土需要分层填筑并且逐层碾压。所以土质换填不仅耗费大量的材料,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还会延长地基施工周期。回填土的选择通常会选择力学性质较好碎石、砂土和人工改良后的灰土等,以确保地基基础达到更好的承载效果。由于换填工作需要进行开挖作业,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基坑作业标准严格执行,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3.5抛石挤淤技术
这项施工技术主要被运用在地基结构基础工程的施工阶段,在实际运用抛石挤淤技术时,会向地基结构的下方土层中抛掷一定数量的石料,石料的直径大小参照工程场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在使用此项技术时,施工人员重点关注石料的性能,比如抗风化能力、坚硬程度等。对石料性能严加管控的目的,在于防止石头在使用阶段产生风化现象,直接变为土壤,则很难保证排淤的效果,还会增加淤泥的整体体积。除此之外,在使用这项施工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严加管控石料的抛掷方向、抛掷频率。倘若土层结构的位置比较低,则应选用两边抛掷的方式,以此管控石料碰触土体结构的摩擦力,强化排淤效果,提升地基结构施工品质,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3.6CFG桩以及碎石桩
桩基法的主要目标是让冲击力经上往下传导,为桩基提供可靠的负载能力。由于碎石性质单一,不利于提高负载能力,所以可用CFG桩进行补充。碎石桩的用途是消除底层上部液化的问题,并结合CFG桩共同减缓地基下沉的进度,确保下沉量最小,维持沉降均衡。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各项地基施工技术的运用是否得当。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需将施工的重点放到对质量与技术的改进内容上,要不断优化并革新地基施工技术,从整体上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小飞.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有效质控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8.
[2]郭再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砖瓦,2020(08):98-99.
[3]徐洲元.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10):86-88.
[4]吴柏成,丁江勇,廖威,刘宇飞,胡长春.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