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吴孝勇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煤矿建设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十工程处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煤矿建设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当下,煤矿建设工程出现事故的概率正在不断上升,所以,针对煤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国家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标准。不过,部分煤矿工程依旧存在不正确的生产观念,存在很多不合规的操作行为,造成煤矿事故的发生。应当总结过往的教训,无论何时都应当明白煤矿安全的重要性。应当深刻剖析每一起事故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避免相关的事故再次发生。
        关键词:煤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1煤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1.1井下综合治水工作不完善
        第一,对部分施工区域,并不是非常重视治水工作,没有通过高压软管进行导水,导致涌水逐渐积累并沿着井壁逐渐渗透到工作面中。第二,按照设计要求,成井后需要通过注浆方法对井壁进行封堵处理。但在实际施工时个别工段在完成井壁施工后,没有立即执行注浆工序,导致井壁发生淋渗水的问题,影响井筒施工质量。第三,为达到最优治水效果,在矿井中设计了很多永久性排水沟,但在施工时很多地方的永久性排水沟被临时排水沟代替,甚至根本没有建设排水沟。使得矿井治水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威胁矿井运行安全。
        1.2巷道施工质量不达标
        对于煤矿建设项目而言,巷道和硐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本工程项目施工中,巷道施工质量存在不达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巷道造型存在偏差。影响巷道造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施工时没有完全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比如对挖掘尺寸控制不到位,存在超挖、开挖不够的现象。第二,支护施工不到位。矿井设计阶段,结合不同巷道的实际需要及地质情况,对其巷道截面和支护形式进行了详细设计。但实际施工时部分工段由于支护不到位出现了工作面裂缝现象,原因在于锚杆的锚固力不足、缺少吊环,或者采用钢棚支护时没有按照要求设置垫板等。
        1.3机电工程施工不安全
        煤矿工程项目属于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机电设备进行施工。比如本矿井项目施工时需要利用提升绞车、掘进设备、中心回转抓岩机、通风设备等。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机电设备功率偏小。第二,未做好机电设备运行安全预防措施。比如,部分行车信号灯无法正常工作,部分机电设备没有做好接地保护等[1]。第三,洒水设备没有配备齐全,或施工时没有正常开启,导致施工环境中存在大量粉尘。上述有关机电设备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还会威胁施工安全。
        2煤矿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全面实施安全健康控制体系并监控工程质量
        2.1.1创新防患排查治理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设置闭合式安全管理体系,按照专业分工,全矿成立安全监察、材质供应、党工团联合监督等若干个不同的安全工作小组。监督小组每个月分三次对安全状况实施整体排查,实际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风险评估。矿长每个月组织三次安全例会,小组长在会上作报告,可以汇报小组遇到的安全隐患等,帮助小组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
        2.1.2明确分工,人人有责
        针对当下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形势,有一个全面地了解,煤矿企业设置标准化的领导小组,其中矿长作为组长,采取岗位责任制。根据监管、主体责任,形成矿山建设安全负责人等等,将每一项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应承担的责任,将操作流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到墙上,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1.3细致到位安全检查
        部分煤矿工作人员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认为定期检查太繁琐,实际上,检查的机器涉及的是他们的安全和生命。有些事故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最终酿成大祸。例如,不带安全帽和安全带、办事违反规定,看似事情很小,但是成为操作习惯后,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2.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自我提醒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被动地防范转变为积极的控制。应当动员每一个人参与到安全工作当中,只是依赖某个人是难以达到效果的。因为每个工人具备素质的差异性,再结合技术改革的创新,此种情况下,安排安全培训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观念上对安全生产提高重视程度,使得责任心得到增强。平时开展安全教育,为员工建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操作水平,培养施工人员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2.3建立项目质量动态管理制度
        煤矿工程项目属于系统复杂的工程,在设计阶段不可能完全考虑周全,即便非常完善的设计技术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此时需要及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煤矿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建立质量动态管理制度。该制度体系共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制度,分别为问题发现机制、问题反馈机制和问题纠正机制[2]。在该动态管理制度的作用下,煤矿工程项目在实践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问题,然后对技术方案进行重新评审与论证,从而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加强项目质量的检测工作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项目质量检测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于煤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而言,需要开展的质量检测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所有进入施工场地的原材料必须出示出厂合格证书,并进行严格检测,保证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坚决禁止进入施工场地。第二,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质量检测。煤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混凝土各原料之间的配比会对其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利用专业软件对各原料的配比进行严格计算,且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安排专门人员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质量检测,要求配比误差控制在2%范围以内。第三,模具和模板质量检测[3]。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用模具和模板,其形状尺寸直接影响最终混凝土浇筑的形状和尺寸。在浇筑前需要对模具和模板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垂直度、水平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2.5专项检查危化品
        从煤矿危险性以及专业水准的角度来分析,煤矿应当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使得煤矿监管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制定相应的排查周期[4]。政府单位应当建立相关的检查小组,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等,检查的项目包含:煤矿企业排查隐患的处理效果、安全管理情况等等,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及时严令整改,同时给出一定的时间限制,设定整改责任人。以政府单位为监察,煤矿企业积极参与的监管形式,有效提升了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
        结束语:
        总之,在监督和管理煤矿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应当对科学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质量监督体系,将每一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彻底发挥出来,利用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再结合质量管理技术,借助经济以及法律途径,对煤矿工程质量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努力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质量监督新模式,形成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永刚.郭家湾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J].陕西煤炭,2018,37(02):129-131.
        [2]戎宇.煤矿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监督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8(04):319.
        [3]李一慷.煤矿土建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03+126.
        [4]王建雄.试论工程质量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7(01):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