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吴迪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工厂和企业不断涌现,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另一弊端也在悄悄蔓延:工厂为节省成本,产生的工业废水、废物未达排放标准就予以排放;然而不只是企业,基于现代社会城镇化推行,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由于一时无法改掉以前的陋习,环境保护意识同样低下,更加不注意日常生活污水正确的处理方式。
        江苏方正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2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工厂和企业不断涌现,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另一弊端也在悄悄蔓延:工厂为节省成本,产生的工业废水、废物未达排放标准就予以排放;然而不只是企业,基于现代社会城镇化推行,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由于一时无法改掉以前的陋习,环境保护意识同样低下,更加不注意日常生活污水正确的处理方式。这些都是导致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加重的主要源头,因此处理城市水环境污染至关重要。本文就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致力于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
        1引言
        鉴于逐渐恶化的城市水环境,城市居民应该迫切地认识到优良的城市环境不仅是属于大家的,更属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城市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将会向何种方向发展。由于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许多农村居民搬到了城市生活,导致当下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大多数还认识不到水环境污染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严重性,所以文章对运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水环境展开了深层次的剖析讨论,旨在引发人们对实施环境保护这项利民举措的深入思考。
        2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应用的价值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对环境改善的治理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转的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已有多个。当前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优势为:可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20,从多方向出发避免了复污染情况的发生;处理污染物的形式较其他技术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还可以对受污染水域进行简单的就地处理解决;最有利于这项技术长远发展的还是它的成本投入不高,可操作性极强。虽然生物复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比起任由水环境恶化来说,实施生物修复技术的利益大于弊端。
        3应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水污染的基本原则
        因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含有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养殖场动物新陈代谢的排泄物等,所以治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污染原因遵守不同的治理原则进行治理。众所周知,工业废水中隐藏了大量组成尚不明确的化工污染物,而这些化工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相对来说较大,所以国家应该本着将工业废水的处理放在首位的原则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而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其中掺杂的元素极其复杂,专家团队应该基于使用综合处理方法的原则将污染源尽可能全部找到并加以处理;除以上两种主要污染源外,养殖场动物的排泄物等其他众多的污染物都应该被考虑在内,所以要求有关部门本着系统化原则,加快建立包含绝大部分污染物处理方案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净化水质。
        4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水污染处理当中的具体应用
        4.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顾名思义是主要靠人工打造的具备净化污染水质作用的产物,它分为五五层且缺一不可:水生植物、基质层、防渗层、腐殖质层、水体层。

其中我国目前运用到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有芦苇、蒲草、莲水芹、水葱等;而基质层由土壤、碎石、煤块、细沙等多种物质组成;防渗层一般采用人工防渗和天然防渗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腐殖质层中存在的主要物质为枯树枝、落叶、小动物尸体等;水体层是水栖生物的重要寄宿地,其中生活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以及鱼虾之类。
        4.2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以植物作为机制主体,充分利用水环境中各个地理层次上生长的植物的新陈代谢,将其作用于侵入水体的各类污染物,达到消灭绝大部分污染物或者使其失去污染危害但依然可以存活的效用。但是只运用植物修复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容易侵入人体的污染物多种多样且对于水环境的危害程度也深浅不一,这需要植物修复技术与水生动物修复技术等其他类型的修复技术结合作用,争取将每一个技术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4.3土地处理技术
        经专业研究表明,土地处理技术只有在与植物处理技术、动物处理技术和生物浮床技术等三项技术全方位结合使用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其原理主要为利用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对渗透入土壤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和转移,优化土壤中有机物组成,进而优化城市生活水质量。
        4.4生物强化技术
        现阶段,生物强化技术多数应用于开放型水域污染治理工作中,其在阻碍蓝藻大规模疯长上有立竿见影的功效。生物强化技术以利用各种菌剂为主要作用形式,这要求我国专家团队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各类菌剂的开发研究,生产出效率较前者有倍增效果的理想化菌剂。即使城市水环境恶化压力加重,治理人员也不能因为急于求成,就不注重细节方面的研发,甚至是无节制地批量生产菌剂,这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规律的保持。
        4.5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水生动物相比于水生植物来说,它们可以自行运动,有更快更强的作用效率。污染物进入细胞需要通过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其方式有两种:被动运输和特殊转运。被动运输又包含简单扩散和过滤;特殊转运为载体运输、主题运输、吞噬和胞饮作用。水生动物一般情况下会利用自身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其他身体部位的特殊功能对不同质地的污染物进行吸收消化。其中对治理水污染有作用的水生动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而原生生物有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三种类型。这些水生动物活动时就像是一个个机器,永不停歇的在对污染物进行吸收化解。
        结语:经过以上对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时使用生物修复技术的价值和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家已经有了一套作用效率相对较高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并且已经投入正常使用,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城市水污染情况依然没有达到国家指定的水环境合理标准,所以要求专家团队进一步进行科学技术研发并为完善生物修复技术不断助力,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加入更高超的技术支持。在专业人才还在为治理城市水环境而前赴后继的同时,身为环境的主人,我们更加不能坐以待毙,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东.基于活性炭与生物炭的水体原位修复技术中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87-90.
        【2】徐水平.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水利生态修复中应用——评《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J】.岩土工程学报,2019(6):1181.
        【3】周伟.城市河道修建中人工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4):8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