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马延萍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道路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和乡镇的交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身份证:41122119750526XXXX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道路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和乡镇的交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道路桥梁也承载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原材料、搅拌方法、存储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等众多因素都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这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原材料的选择,因此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更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而保证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质量,为我国经济不断向好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道路;桥梁;施工;应用
        1影响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因素
        1.1水泥质量不合格
        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有着一定影响,水泥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受到影响,特别影响其强度和可塑性等。主要体现为水泥的稳定性不足,这将会导致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产生水化现象,破坏已经硬化的水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力下降。另一方面,水泥的水化热高和收缩度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导致道路桥梁内部结构的塌陷、路面的变形以及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等情况。
        1.2 原材料配比不当
        原材料配比不当,特别是水灰比的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内部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配比不当容易造成道路桥梁路面的断裂。水泥的用量过大,也将加剧混凝土的收缩性,增大混凝土初期骨料表面的水膜厚度,降低强度,水泥用量过小则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路面的断裂。因此,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配比时,要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1.3气温气候影响
        气温差异是影响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外部因素之一,主要作用于混凝土的结构。一般施工人员都会在白天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原因在于白天的温差较小、温度较高,能够有效减少温差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影响。而夜间环境温差较大,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形成温度应力,使路面出现收缩或翘曲现象,甚至使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
        1.4制作工艺影响
        制作工艺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时间,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出现,使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布不均,混凝土在成形过程中的抗压强度不足,严重者还会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1控制材料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性能要求,就要做到在材料质量上可靠的控制,实现在材料质量上有良好的表现。一般要能在施工材料进场过程中,做好必要的检查,主要是能对材料的规格、类型、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生产日期、厂家等进场进行必要的校验,同时要能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试验测试,在材料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发挥出较高的材料性能优势。
        2.2 做好必要的施工准备
        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施工工艺技术的质量要求较高,要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较高的施工问题规避效果,发挥出良好的性能管控优势。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将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各个因素有效识别,消除不良因素,比如有效清洁模板,进行必要的模板润湿,施工之前对钢筋的数量、位置、预埋件的埋设位置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实际的施工效果。
        2.3控制施工温度
        混凝土在剧烈的温度变化下,容易产生裂缝。控制好施工的温度,能够避免一些裂缝的出现。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工艺和流程。

要事先掌握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保证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化热能够在短时间内消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同时也要控制浇筑的速度,保证混凝土能够正常凝固,避免裂缝的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现场设置测温管,对现场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温度应尽量控制在 25℃以下。在拆模的过程中也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温度骤变而产生的拉应力。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在其表面覆盖塑料保护膜,避免因水分蒸发过快而造成裂缝。
        2.4 做好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科学的养护,避免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凝结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的原料和配比不同也会造成凝结时间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正确的操作[2]。定时对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回缩或者塌陷等情况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此外,要在混凝土的表面定时进行喷水处理,使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湿润,这是为了使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内外的干燥速度能够保持一致。还要对喷水量进行控制,喷水过多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较大孔隙,造成表面不平整,喷水量过少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开裂。
        2.5做好裂缝修复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发现有裂缝存在,要及时进行加固和修复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质量检测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和评估,确定裂缝的尺寸和深度,针对不同等级的裂缝,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加固法、表面修补法、嵌缝法、灌浆修补法。结构加固法是通过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支点加固、以及应力加固方法进行加固的,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裂缝造成的损伤。表面修补法是用水泥浆涂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避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降低。使用嵌缝法需要在裂缝处开槽,将封堵材料填充到裂缝中,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填充效果和整洁性。灌浆修补法是将灌浆材料填充到裂缝中,通过浆液硬化实现填充的目的。对于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可以使用环氧聚合物和水泥浆等比较常见的灌浆材料,对于影响整体结构的严重裂缝需要使用聚氨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填充。
        2.6控制基层施工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以从基层施工、材料、配比以及添加剂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需要对基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这也是有效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在符合规范的操作下,保证混凝土的每个结构保持均匀厚度,合理控制灰土和白灰的含量,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检验,保证压实路面,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符合要求。
        2.7对化学外加剂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外加剂的质量,可以起到缓凝、减水、泵送、防水、防冻、膨胀、喷射等作用。在添加化学外加剂之前需要对其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以及质保书等进行检查,确保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其抗压强度比以及减水率等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要根据相关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外加剂。在施工前,相关人员要进行配比试验,进而掌握化学外加剂的使用量,确定最为合理的配比方案。对于外加剂的存放也要严格管控,不同品种的外加剂最好分开存放,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并做好标注,以免在施工时出现混用现象,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变差,影响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道路桥梁的质量必须得到重视。选择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养护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金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29):100-101.
        [2]颜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47-48.
        [3]安西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0(03):97-99.
        [4]任西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0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