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王耀光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耀光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为了保证建筑建设的科学性必须积极做好建筑设计管控工作,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及应用进行了分析,而后就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筑设计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湖北省缘达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为了保证建筑建设的科学性必须积极做好建筑设计管控工作,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及应用进行了分析,而后就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筑设计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应用
        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各种资源进行统合与调配,以期保证建筑建设质量与功能效果。而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积极运用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建设环境的处理与环境资源利用的效率,进而为建筑能够可持续、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建筑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建筑设计工作人员会积极利用环境因素,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以此来提升环保艺术设计的附加价值。
        1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1.1 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提升建筑设计美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建筑的建造数量在日益增加,建筑的样式变得越来越多,不再像以往一样千篇一律,这一方面依赖于建造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水平也在提升。建筑本身有其实用意义,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形态上会有所不同。形态上的不同,更多则是为了追求观赏性和美感。建筑作为地域特色的直观体现,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标志。对建筑的评价常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建筑本身设计美感,二是建筑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在建筑的设计中,也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考量。追求建筑本身的观感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与周围环境做到有机融合。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建筑设计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在中国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中国古建筑到现代中国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建筑与环境合而为一的境界。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北京故宫来说,不管是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还是在建筑主体颜色配比上,都在显示着设计师贴近自然环境的设计目标。颜色配比上,主要运用了中国红和皇家黄两种颜色,以彰显故宫的皇室之风,给人一种兴盛繁华又庄严高贵的感觉。太和殿门前的大面积广场,即能满足其朝会功能,又体现出故宫的大气。御花园的设计更是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的有机融合,为故宫平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1.2 将建筑与环境进行有效结合
        建筑融入环境是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最好的建筑设计,与环境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能够提升环境的整体美感,具有更高的美观性。所谓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两个部分,更能体现建筑设计优劣的是人造环境。人造环境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即为了提升建筑美观性,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的人工建造过程。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表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水平也在提升,在保证建筑带来舒适的生活之余,人们尤为关注建筑能否带来美的享受。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是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新需求的主要手段,需要遵循实用性和美观性两大原则。当代建筑在实用性上已经做的很好,完全能够满足功能需求。所以要更加注重建筑在美观性上的表现,争取做到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在带来舒适良好的生活的同时,更能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出环境艺术的作用,做到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充分权衡建筑实用性与美观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单一的追求某一方面而牺牲了另一方面,将建筑的设计过程当做是艺术品的创造过程。
        1.3 协调建筑比例
        人们对于建筑的第一感受来自于建筑的外形,包括建筑的几何形状、大小尺寸、主体颜色等方面。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建筑本身的比例设计,合理的比例设计是建筑美观性的基础,能够凸现出建筑的美感。

人们的审美存在一些固有特征,如黄金比例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建筑的比例设计也要充分迎合人们的这一审美特性,在建筑的长宽高等尺寸设计上,要尽量做到比例协调。建筑的设计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特点,这一观点在建筑的长期发展中已被充分证实。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美观性逐渐成为了首要设计目标,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融合更是成为了美观与否的关键。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与建筑设计相似,都是设计人员思想的体现,也是建筑的灵魂所在。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又包含建筑与环境间的结合,是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根本。
        2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因此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也要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对于建筑来说,最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就在保温功能设计上,保温功能实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量。夏季的降温和冬季的取暖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建筑做好了保温工作,自然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保温性能取决于保温材料的性能。因此,在建筑材料选购时,要特别注意保温材料性能能否满足实际需要。具体来说,保温材料包括外墙保温材料和内墙保温材料两种,外墙保温材料的选购主要考虑其性能指标,而内墙保温材料在考虑性能之余,更好注意其厚度是否会占用过多室内空间。此外,门窗作为室内与外界的联通处,也要注意选择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减少室内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另外 从建筑的整体保温性能来看,在建筑顶部适当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在夏季能有效降低建筑物整体温度,减少对于空调的依赖,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能够提升建筑整体美观度。总之,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能够使建筑设计更有生命力。
        2.2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家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要随着人们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首先是要进行理念创新,跳出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更多的是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把当代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提升设计效果,满足建筑设计的创新需求。从美观和实用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让建筑设计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另外,要注意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将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努力做到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也是绿色发展概念的体现。创新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要对设计风格进行创新,也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利用好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也要寻求技术创新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当前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工作的严谨性需求越来越高,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在建筑环境设计工作中不仅要注重艺术性、观赏性,还应积极保障环境生态保护效果,提升环境设计布署的整体环保价值,同时还应积极利用创新元素提升环境整体设计的视觉冲击力,为建筑区域整体环境利用效果优化提供保障,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提供更大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许衎捷.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写真地理,2021,(4):82. DOI:10.12215/j.1674-3733.2021.04.072.
        [2]赵文学.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写真地理,2021,(11):37.
        [3]陈姗姗.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9,(17):227,188.
        [4]胡博,孙艳.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