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叶磊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叶磊 沈晓强 毛陈奇
[导读] 摘要:电气工程中有一个主要的重点开展的方面就是自动化,因此自动化技术不断地进行优化,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浙江邦芒数据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1
        摘要:电气工程中有一个主要的重点开展的方面就是自动化,因此自动化技术不断地进行优化,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熟悉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人力方面、技术层面、资源层面的加入特点,从而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可以可能为电气工程所提供的技术及功能的支持,进而使电气工程可以高效地运作,其有利于提高电气工程在运行中所创造的效益,并且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还能够更好地推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层应用是各行业发展的趋势,生产电力系统也不例外。国内生产电力系统建立时期较早,受当时技术限制,存在多种问题。自动化电气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解决这些问题,为生产电力供应提供基础保障。
        1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基于信息技术,具有复杂系统,该系统高度准确且配备齐全,设备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科学管理,计算机技术也可以用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它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技术设计的难度,并满足了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和操作,这也增加了数据技术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重要优势之一是其高技术含量,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较好,自动化技术注入了新的科学技术力量,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为中国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学科。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中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并且一直不断地向着西方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靠近。中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经验,实现合作共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就是可以融合一体化,将多个不同环节和工序连接配合起来,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将每个工序完美衔接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对每个工序进行综合管理,节省之后省下许多时间和人工劳动力,尽管我国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需要完善。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仿真技术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将其用于电力系统设计、线路巡查及技术培训等环节,可通过其真实体验的优势,预防、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提高线路巡查效率,强化电力工作者专业素养,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仿真模拟,结合虚拟环境中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评估各项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而明确电力系统设计方案的不足,为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例如,某电网公司将虚拟现实技术与3D建模、无人机等技术整合,共同开展电力线路迁改规划设计工作,利用无人机获取电力线路的地理信息,通过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虚拟环境,明确各项迁改规划方案的应用效果,使配网线路设计更贴合工程实践,提高设计合理性及可行性。在线路巡查中,电力企业可引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巡检设备,为巡检人员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帮助。例如,在电表箱巡检中,电力企业可为巡检人员配置VR增强设备,通过该设备的摄像头对电表箱粘贴的标签进行识别,获取电表箱的基础信息,如线路图等,评估电表箱是否存在异常。在技术培训中,电力企业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电力系统操作的各种环境,组织电力人员进行模拟操作,提高电力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电力系统的精准操作。例如,在变电站检修培训中,电力企业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变电站的运行环境,展示操作设备的各项细节与参数,并以可视化方式下达操作指令,参训人员可在虚拟环境内进行相应操作,掌握变电站检修的各项要点,提高电力系统运维有效性。


        2.2应用于监测系统中
        通常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来确认其是否存有故障问题,并及时地消除安全隐患,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全天候监测的要求。通过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来对电气工程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检测及收集,确认数据数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及时地掌握及定位故障发生区域,这样能够针对故障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保证检修及维护方案的可行性,可以说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气工程运行中的风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来完善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功能,对电力系统中存有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追踪,保证能够及时消除安全故障问题。
        2.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应用的综合体现为智能电网的出现。智能电网的搭建是以自动化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作为核心。其通过对电网中各个单位电力使用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对各位置、各时间段的用电需求进行预判,并依据预判结果进行电力的提前分配,进而实现个性化电力供应,提升电力资源使用的效率。智能电网的出现改变了电力供应的模式,真正实现了以用电单位需求为主导,高开放性双向电力供应,极大提升了中国电力服务的质量。智能电网的建立使一定区域内电力资源集中使用、集中调配,提升了电力资源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缓解了中国较为紧张的电力资源供应。同时实现了用户信息全方位、高效率的收集,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智能电网技术并未完善,由于电力分配进程中完全通过数据核算,出现了局部地区用电高峰时期电力供应得不到保障。且智能电网建设尚未全面展开,电力系统中仍存在大量孤岛,需要进一步完善。
        2.4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调度系统需要收集大量复杂数据以支持和协助其工作,分析数据通常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的特点,计算数据的准确性也存在偏差,耗费巨额成本。因为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传播,因此自动化技术就被融合到电力系统配电中,计算机技术可以用在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中,但是自动化技术可以用来控制连续的配电数据,它可以提供实时的监控视角,还能一直检测电源系统是否安全稳定。如今,许多企业都广泛地使用此项技术,将它用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络配电当中,许多公司都承认并认可这个技术的优点。自动化技术可以自行分析数据,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管理人员的效率也得到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反馈。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过程中的隐患和故障的问题后进行调度,同时还能服从计算机发出的指令进行管理。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电力系统更稳定地运行,也能降低故障率,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加强控制、提高效率,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通过本文的分析,电力工作者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仿真技术、PLC技术、智能技术及监控技术,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强化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冰.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电力设备管理,2020(9):67-68.
        [2]凤瑞.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20):189-190.
        [3]刘东芸.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1):179-180.
        [4]马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6):74-75,78.
        [5]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