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刁凤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刁凤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动车建设越来越多。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6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动车建设越来越多。为降低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故障率,首先对高速动车组电制动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典型故障数据分析及现车测试,确定电制动失效原因;其次,分析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电制动失效对车辆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牵引控制单元(TCU)控制软件中的网压限制电制动力输出参数,提高电制动的可靠性。
        关键词:动车组;电制动;失效分析;网压参数
        引言
        为避免高速动车组在制动过程中出现滑行,动车组设置电制动防滑装置和空气制动防滑装置。制动系统作为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制动控制系统为间接作用式制动系统,各系统遵循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且满足UIC系列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降低电制动失效对车辆产生的影响。
        1电制动
        电制动主要有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两种。这两种制动都是由列车的动轮带动动力传动装置(牵引电机),使其产生逆作用发电,将列车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再变成热能消耗掉或反馈回电网。当动车组进行电制动时,将电能反馈回电网,其他处于牵引状态的车辆则可以直接使用该电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当电网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动车组产生的电能无法再反馈回电网,需要通过制动电阻消耗热能。因为动车组的电制动功率较大,而一般制动电阻值在3Ω左右,如果动车组的电制动能量靠制动电阻来消耗,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同时动车组常用制动过程的时间也较长,会损坏制动电阻。
        2电制动失效条件
        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条件如下:①当动车组在制动状态时逆变器关闭;②当动车组在电制动状态下,输出功率小于预设电制动功率的50%时,延时3s电制动失效;③制动变阻器的温度超过600℃;④互锁阀故障;⑤牵引辅助变流器冷却液超过70℃。根据时速250km动车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高速动车组在TCU软件中设定了接触网网压与输出功率的关系曲线,网压在29.0~31.5kV间输出功率线性下降至零,此时动车组逆变器停止工作,牵引电机不再输出功率。同时,根据电制动故障条件,当动车组在电制动状态,输出功率小于预设电制动功率50%时,延时3s电制动失效。
        3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改进措施
        3.1在开车之前针对系统进行检查
        动车组没有出发的时候,需要应用手动或者自动的方法对制动系统予以测试,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保障动车组制动系统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制动功能、紧急制动功能以及紧急制动安全环路的工作状态等。在工作人员完成制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之后,便会自动向中央诊断系统中传输所得的检测结果,能使工作人员在发现故障时找到应对方法。
        3.2电制动防滑黏着控制原理
        牵引控制单元通过采集电机的速度传感器信号,计算动轴速度,同时通过与BCU的信息交互,得到给定车速和拖轴速度。动车组制动滑行的判据是基于轮对蠕滑速度、减速度以及减速度微分等对滑行识别,一旦检测到滑行后开始卸载,待卸载到合适转矩后,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车轮滑行消失,维持当前较低转矩输出一段时间而后按以下两种不同的“滑行后转矩恢复斜率”曲线恢复至空转/滑行前的转矩,设置不同的斜率主要原因是轮轨是机械系统,滑行产生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连续滑行,所以在转矩较大时采用较小的斜率来恢复转矩,使转矩逼近滑行前的转矩,有利于轮轨再黏着。
        3.3针对运行过程动车组实时进行诊断和维修
        运行过程中的动车组对数据诊断的及时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能为相关参数和数据的时效性给予保障。一般来说,可以通过 MVB 接口诊断运行参数和数据,能实现故障实时监控的效果。发现系统之中存有故障情况时,需要将故障排除,并且自动进行修复,保证列车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应用列车诊断系统向列车员传递提示操作和故障发生原因等信息。
        3.4电制动与空气制动混合方案
        正常模式情况下,首先在动车施加最大电制动,如果电制动力不能满足制动要求,优先在拖车按一定值的黏着限制补充空气制动。如果制动力仍然不足,在不超黏着限制的情况下,由动车补充空气制动。如果制动力还是达不到总制动力的要求,此时动车已经达到黏着限制,在不超黏着限制的情况下,由拖车的空气制动力补足。这样可以保证每车制动盘及闸片的等磨耗原则。
        3.5过分相时的电压保持特性
        为了保证在过分相区时向车载电源的持续供电,必须维持对中间牵引电路的供电。为此,在电压保持状态(此时阻断了4QS)应向中间牵引电路供电,否则中间牵引电路将放电。因为过分相区时主断路器断开,所以必须的能量只能从列车的动能中获得。故在电压保持状态,列车采取些许" 制动",而牵引电机则转为发电机状态,通过逆变器向中间牵引电路供电,此办法可确保在通过分相区时对车载电源的持续供电。为了能够在电压保持阶段提供车载电源所需的功率,最小需要40 km/h 的速度(不考虑动力损耗)。应该记得在混合了空气制动后,动力损耗值上升到30km/h 是允许的。考虑以上两因素,我们得到维持电压保持的最小速度70km/h。
        3.5优化验证
        针对牵引逆变器在制动滑行试验时出现的过流问题,主要在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故障复现和优化工作,通过地面高压试验平台对系统运行进行了高压验证。控制参数优化后,在速度信号变化剧烈的情况下优化防滑控制等参数,在相同的工况下进行半实物验证,如图1所示,虚线范围内为模拟车辆发生滑行速度突降及快速恢复的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电流随着速度的变化进行调整,共进行两次验证均未再出现过流。
       
        图1  优化参数后的验证波形
        4动车组制动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日益先进完善的控制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动控制技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制动技术逐步朝着结构紧凑化、轻量化、智能化、零件统一化、产品通用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直通式电空制动技术在时间短、准确性、响应性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速动车组的制动控制技术仍然会采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技术,同时动车组的紧急制动安全环路会逐步的完善,例如统一设置紧急制动EB、紧急制动UB、停放制动监控、制动缓解监控、乘客紧急制动和车门安全环路,当安全环路断开时,采取触发导向安全的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电制动故障条件,车组在电制动状态下,输出功率小于预设电制动功率50%时,延时3s电制动失效。由于恒速功能通过电制动调节,故当电制动失效时动车组的恒速功能同样失效。根据电制动失效的运行情况分析,采用调整网压限制电制动力阈值的配置参数,能够有效保证电制动力的正常使用,降低制动摩擦副过度磨耗问题,保证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可靠度,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拓宽网压的有效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徐晟航,赵安善,康金龙,等.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防滑控制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171-172.
        [2]程宏明,章阳,华皛,等.“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试验设计与应用[J].铁道机车车辆,2019,39(2):31-35.
        [3]刘芳铭,刘静,亢磊.制动试验在CRH380CL型动车组上的运用[J].铁道机车车辆,2019,39(2):36-42.
        [4]龚超成.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防滑策略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167.
        [5]赵杨坤,乔峰.高速动车组制动防滑控制问题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5,35(4):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