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姚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也成为现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姚平
        潼关县代字营镇中心小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于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也成为现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制订相应的锻炼计划,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锻炼,促使学生互相鼓励、互相讨论,共同进步,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很多时候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体育教学的开展,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学期间的体质和免疫力较为低下。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此提升初中学生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伴随着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门课程,更是初中学校最基础的必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体育也参与中考,体育的地位不言而喻是如此的重要,不管是在那个学习阶段体育教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怎样的学生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素质。同时,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也给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更好地让学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大部分课程安排,尤其是到了期末的时候往往体育课程会被专业的学科替代。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开展时,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教师要对课程的安排进行有效的组织,明确课程教学的规范。体育教学是一门课外性活动,在课程开展时往往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初中学生正值青少年,缺乏对于事物安全性进行有效的判断。所以,教师往往会害怕在教学中发生事故,承担一定的教学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过分看重教学的安全问题,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身体的锻炼。因此,在体育课程开展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过度放下课程的權利,要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娱乐的手段,例如打篮球、打排球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
        二、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还要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对于体育锻炼的承受能力也必然不一样。而且,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也不同。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灵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如“游戏教学、竞赛教学、有奖教学”等,在增强课堂乐趣的同时,又教会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技能,改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增加了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综合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2. 树立健康第一的核心教学观念
        初中生由于自身体质,生长发育都处于青春期。身体健康成长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所以在课程开展时要打破原本死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保持这一时期良好的体魄和身心健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健康第一为教学的核心理念,适当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师应该适当地让学生利用课外的体育教学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例如拔河比赛或者是跑步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比赛和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2、安全防范教育
        随着初中体育课堂训练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如脱臼、擦伤、扭伤、中暑等。学生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教师在体育训练开始时要进行热身运动的原因,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才能减少意外伤害的出现。而在教学体育理论课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一些意外应急处理方法。如踢足球时,有的球员会突然抽筋,必须及时处理,否则球员会非常痛苦。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学习的体育知识只是短暂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和熟练运用体育活动时所需要的技能。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课程以掌握多项活动为主,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爱好的培养。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也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为缺乏,为了让学生可以长效地保持对于体育锻炼的热爱,可以给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为终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加强对于体育课程的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范富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强化[J].学周刊,2019(9).
        [2] 苗红玉.浅析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OL].学周刊,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