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2019年广州铁路枢纽日均旅客发送量39.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1%,客运需求不断提高,但现状枢纽存在对外通道能力不足、运输时效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内主要城市对外通道发展情况,分析广州铁路枢纽对外客运需求发展趋势,提出广州铁路枢纽对外通道战略布局,解决广州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实现与主要城市群多通道高速直连,提升运输时效性。最终,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四通八达、向外辐射的高速铁路网。
关键词:广州铁路枢纽;对外通道;城市群;战略布局
引言
现状广州铁路枢纽衔接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以及广珠城际5条对外高速铁路,在建线路仅有广汕高铁1条,既有规划新增对外高速通道主要有赣深高铁(南沙支线)、深茂铁路、广湛高铁。广州铁路枢纽步入高铁客运时代较短,客运发展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但在新形势、新发展要求下的适应性不足:高铁、城际铁路规模相对不足、布局不尽合理;部分铁路对外通道技术标准偏低、通达时效性差,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城际铁路与国铁干线连通度不高;城际铁路未能深入城市中心。
1 国内主要城市对外高速通道发展借鉴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本次选取与广州相类似的城市进行研究分析。北京和上海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郑州和武汉分别作为中原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均规划“米”字形高铁网,是国内一流的铁路枢纽,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主要城市对外高速通道规划
.png)
分析上述城市对外高速通道布局,主要有以下特点供广州铁路枢纽借鉴:
1.1 国家级城市群内部铁路一般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形成放射状高铁网络
高速铁路比较发达的城市,其高铁网一般都是围绕城区建设,城市群既有和规划高铁网都是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连接其他重要城市。
1.2 国家级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之间一般规划布局多条高铁通道
国家级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之间一般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轴线,位于该轴线上的高速铁路出行需求旺盛,一般规划布局有多条高铁(或城际骨干线)。相比较而言,珠三角城市群内两个与广州有关的交通轴线上,均以城际铁路和准高速为主。
1.3 国家级城市群之间一般规划有两条及以上高铁通道
国家级中心城市将主要采用三角形连接(路网连通度一般大于3),珠三角至长三角、成渝城市群之间受经济据点分布影响,通道不够顺直,技术标准相对偏低。
1.4 与全国主要城市群之间通达时效性较好
北京、上海、武汉以及郑州铁路枢纽与全国主要城市群之间通达性较好,几乎全部覆盖有直达通道。尤其是武汉,1000公里范围内几乎覆盖所有主要城市群,实现4小时交通圈。
2 广州铁路枢纽对外高速通道需求分析
随着未来年度全国客运铁路骨干线网和珠三角城际铁路线网进一步完善,广州铁路枢纽客运量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多数对外高速通道接近饱和。
2.1 京广通道目前能力不足
京广高铁现状利用能力已接近饱和,而京九客专的建成能够分担广州枢纽至江西及江浙沪皖等区域的部分客流。但是广州枢纽北上至湘鄂豫、关中的客流以及部分成渝客流仍需经过京广通道,约占广州对外客流的50%,且增速较快。京广高铁近期区段客车对数188对,能力利用率超过100%,不能满足未来年需求。因此需要新增北向对外高速通道,分担北向客流。
2.2 成渝通道联系不够直接,耗时较长
随着贵广、渝黔、成贵高铁的开通,广州乃至广东范围内前往成渝的客流也有较大增长。既有成渝通道受制于贵广、渝黔铁路技术标准偏低和线路明显绕行的原因,使得成渝通道的耗时较长。因此新增直达成渝的高速通道极为必要。
2.3 贵广、南广通道技术标准低,运行时间较长
贵广高铁运营时速250公里/小时,广州到贵阳需要4小时以上;南广高铁运营时速200公里/小时,广州到南宁需要3小时以上。而如果能采用运行速度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时间将分别缩短至3小时以内和2小时以内。因此需要新建贵广、南广通道提升其标准,降低运行时间。
2.4 长三角城市群方向无直连通道,耗时较长。
广州铁路枢纽与长三角城市群需要绕行京广—沪昆或者广深港—沿海铁路,京广—沪昆线绕行距离较长,而沿海铁路标准较低,广深港能力趋于饱和,使得广州至长三角城市群方向通道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新增直达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速直连通道极为重要。
3 广州铁路枢纽对外高速通道战略布局
广州铁路枢纽现状对外高速通道有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广珠5条,规划对外通道包括广汕高铁、广湛高铁等。为填补广州东北部铁路空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串联珠三角、海西、长三角,打造广州至杭州的沿海第二通道,强化与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规划建设广河高铁。为衔接“八横八纵”中的呼南通道,打造广州对外的新通道,缓解京广通道能力,串联广州、清远、永州,规划新增广永高铁。为串联深圳、广州、佛山、南宁等沿线城市,打造广州至南宁第二高速通道,强化与北部湾经济区的高速联系,规划新增南深高铁。为串联广州空港、知识城,东莞城区、松山湖,深圳松岗、沙井和空港,解放广深港高铁通道能力,规划建设广深第二高铁。为串联广州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南沙副中心,中山中心城区、坦洲镇,珠海中央商务区等区域,规划建设广中珠澳高铁。
规划年广州铁路枢纽与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周边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以及国际客运之间的对外高速通道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规划年度广州铁路枢纽与主要城市群对外通道
.png)
基于上述战略布局,规划年度广州铁路枢纽最终形成10个方向12条对外通道,覆盖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周边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基本上解决了广州市既有铁路对外通道存在的问题,广州与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核心城市间形成两条及以上高铁通道,实现6-8小时通达;解决广州与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既有通道能力紧张问题,提高既有通道标准,使广州与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一般为省会)间3小时通达;优化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布局,增加区域内通道,实现广州与大湾区节点城市间1小时通达,如图1所示。
.png)
图1 广州铁路枢纽对外高铁通道示意图
此外,依托既有对外铁路通道建设,利用既有及规划线路,构建形成广州至东南亚国家的铁路通道,如下图所示。结合需求开行广州至东南亚地区的跨国班列,初期建议结合客运需求开行广州至越南方向的国际客运列车,融入泛亚地区铁路客运网,如图2所示。
.png)
图2 广州铁路枢纽对外国际客运通道示意图
4 小结
考虑广州城市定位,通过规划广州市对外客运通道优化广州与三大国家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其他核心城市以及对外国际客运的铁路通道。规划年度广州铁路枢纽实现了与主要城市群多条通道,提高了通道的运输能力;缩短了广州与大多数主要城市的运行时间,最远不超过8小时(京津冀城市群),保障了运输的时效性;同时,扩大了广州市的辐射范围,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四通八达、向外辐射的高速铁路网,促进广州市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