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建工有限公司 山东 255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核心问题,因此加强对其质量的有效把控和管理则成为重中之重,能够更好的提供质量水平,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策略,但随着市场的经济越来越复杂,对于传统建筑行业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也就导致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频频出现问题,限制了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加强建筑管理质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分析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屋建筑施工控制工作的目标。就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房屋建筑各责任主体单位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其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研究相关管理措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对工程整体的科学顶判和把控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一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动工前确定管理规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对工程整体质量风险点进行控制顶判和分析,将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由于项目施工工序存在多个重点环节及薄弱环节,各种囚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原施工计划无法l卜常展开,且整个项目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参与建设,故每个单位都要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便对项目中产生及有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进行控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若其中一方未重视其单位在项目中的质量控制,有可能导致某一环节出现失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更有可能导致出现安全隐患及事故。因此,无论是为推进项目顺利完成的角度,还是从项目质量、安全的角度来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开展质最控制是一项币要且必要的工作。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使全体员工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比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阶段,施工企业却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现场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的“个性化”交底制度,在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时,总工程师的总指挥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规格、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技术交底内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带而过,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问题与漏洞频出,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2.2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并且他们当中大多是农民工,由于地区经济以及年龄的限制,多数受教育程度有限,造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且由于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其专业技术水平与施工总体要求严重不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不具备标准化的操作意识和水平,也缺乏一定的安全保护意识,使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隐患。
2.3现场监督管理意识淡薄
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质量监管人员时时以工程进度、施工工艺、作业人员以及施工质量等要素进行跟踪检查与监督,以及时查找出工程质量缺陷或者存在的问题点,将质量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点。但是,一些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人为违规现象视而不见,导致小问题逐渐积累成为大问题与大事故,进而给施工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3加强建筑管理质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施工材料不过关,那么即使施工的技术和设备再先进、再完善,最后完成的建筑工程也很难达到顾客的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材料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严格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该选择正规经营的厂家,选择具有三证齐全的厂家,避免为了降低成本管理,而选择一些便宜的质量无法保证的材料。其次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增加成本,最后,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场地的施工监管人员应当对运输过来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选购的材料是施工过程中规定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质,进行合理的摆放储存。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测,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提升人员素质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建筑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监管,考虑施工作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活动。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积极的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让施工人员可以在活动中交流作业心得,通过经验互传进一步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施工水平。
3.3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工作过程,特别是在目前各个建筑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当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生化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执法部门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过程更加的完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3.4重视法规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深入,社会运行规则显得越来越重要。有效的相关法律与规定的出台,不仅意味着国家对于质量管理建设的重视,也会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更多守法意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质量管理决策。同时,当行业内相关建筑企业因为质量管理产生纠纷时,法律法规还可以起到进行行为判断和结果衡量的作用,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质量管理的有序化,也保证行业整体运行稳定,促进质量管理改革有序稳定进行。质量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有一个标准的参照和依据,这样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的相关管理才是有依据的,可以进行衡量和比较的。
结束语
建筑企业在需要意识到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房屋建设工程可以满足业主提出的要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作业阶段必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及时分享工作信息,构建完备的监管体系,确保各单位可以按照监管体系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时解决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房屋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长永.简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9):115-116.
[2]陶广强.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核心探寻[J].智能城市,2019,5(18):107-108.
[3]郭大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225.
[4]王育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简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91.
[5]李晓亮.加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