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岚县供电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受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和电量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供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在开拓市场、挖潜增效上下大力气,不断拓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不断把“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推向更高水平。配电网作为直面用户侧的最底层环节,其供电质量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用户体验,是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城市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引言
供电可靠性是指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对电力用户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介绍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现状,并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停电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成效。
1影响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等,配网运行中如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配网电源容量较小时会对供电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配网设备规划中产生的问题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无法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会降低供电质量。配电网运行中受到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会出现线路故障,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需求。对某地配网可靠性进行分析,调查研究配网系统故障原因,从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运行情况等方面分析影响可靠性,为提高配网系统运行可靠性提供数据基础。架空线路故障停电率反映架空线路故障情况,老城区主线架空通常采用导线型号为HKLGJYJ-10-240/30,据统计每年架空线路因故障停电13次,配网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停电次数较少。按故障设备分类分析,导线故障最多,杆塔故障相对较多。反映电缆线路故障情况为电缆线路故障停电率,老城区主线电缆故障通常采用YJV22-10-3*300型号导线电缆,每年电缆线路故障停电约5次,配网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停电次数较少。按电缆线路停电故障原因分类分析,设备老化2次,安装质量故障1次。
2供电可靠性的优化措施
2.1可靠性目标细化分解
依据可靠性总体预控目标,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预控目标分解下达机制,细化可靠性预控颗粒度。一是将供电可靠性预控目标分解至中压线路及台区。在当前预控目标分解的基础上,将预控目标继续分解至中压线路和中压台区,形成从组织管理层次到设备拓扑层次的供电可靠性预控约束,使各级管理人员对供电可靠性管控对象及执行目标进一步明确。二是从供电区域维度开展供电可靠性预控目标制定。对辖区内不同负荷密度(A+ABCD类)区域的供电可靠性目标进行预算分解,划分制定各供电区域可靠性总体目标,丰富供电可靠性管控标准,提升可靠性整体水平。
2.2优化配电设备的选型
其次要不断优化配电设备的应用质量,在选择配电设备型号时要从实际应用情况入手,结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统筹做好城市配电网供电设备及自动化改造,在此过程中要提倡环保与节能理念,将先进技术应用到供电设备中,优先选择无油化、小型化、低损耗、节能环保以及具备拓展功能的设备,提升当前阶段与后续使用中的供电稳定性。此外,在建设与改造工作中要选择免维护、可靠性良好的设备,减少应用阶段的维修次数,配合有效的运维检修措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数据挖掘模型
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都是数据的短期应用,时间跨度相对较短,多用于故障排查和维护。
对于数据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信息,需要采取数据挖掘技术才能发掘数据资产的更多价值。例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网损率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配网拓扑分析是否存在盗电的情况;通过当地历年负荷增长率结合当地政府产业发展政策模拟几年后负荷增长需求,用以优化电网结构,尽早规划电源等。
2.4提升配电网精益化运维水平
配电网规划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电网运行质量,提高供电网可靠性。实际工作中要考虑配电网情况进行改造,必须保证正确选取样本,配电网辐射范围较大,固化中采用不同改造标准会影响配网规划工作,配网改造中应合理控制与负荷中心的距离,借助负荷变化增大配电架空线路截面。采取措施保证电力设备质量,及时更换性能差的设备。配电网运行中应改进技术措施,更好地保证配单网规划改造工作顺利进行。采用信息系统对数据汇总,建立配电网规划模型,可以更好地观察规划中的不合理处。配电网规划中,需合理采用满足要求的设备,为提高配电网规划效果,应采取科学隔离措施,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中产生的损失。1)提升停电计划过程精益化管控,全面落实停电时户数预算式管控机制,严控预安排停电,大力压降故障停电。2)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在重点城市核心区扩大零计划停电覆盖区域,逐年提升配电网工程和检修作业中不停电作业比重,全面推进配电网施工检修由大规模停电作业向不停电或少停电作业模式转变。3)树立配电网季节化运维理念,加强带电检测、在线监测设备配置,因地制宜开展定制化、差异化运维检修。4)推进配电网健康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配电网运维由“故障被动维修”向“健康主动预防”转变。
2.5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分析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入馈线、公专变、典型低压用户的停上电事件,遥信、遥测等相关信息,并结合设备的负荷数据进行校验,实现馈线、分支线、配变、典型低压用户的停电分析,通过多个系统的停电分析补全校验停电事件,同时,结合业务开展,针对中压停电开展主动抢修,并为故障报修提供研判支撑,结合以上营配调数据贯通成果实现故障影响范围分析,并对单位整体的中压供电可靠性、低压供电可靠性开展指标分析。
结语
配电网电力供电可靠性预算式管控系统利用能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营销、运检、调度等专业数据,通过流程贯通、信息共享、系统集成等手段,消除专业和系统间的壁垒,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业务数据进行展示、分析、预警、管控、决策等多维度挖掘,综合提升主动检修的能力、手段和水平,在提质增效、融通发展、数据共享应用、管理优化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实现了停电原因的自动判断,计划执行准确率的精准掌握,为可靠性管控工作前移,以及开展可靠性动态管控提供了典型方法。可靠性是配网系统的重要指标,目前采用可靠性方法停留于理论阶段,研究者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获得精确结论,但在使用中由于实际情况变化产生大量问题,存在数学模型推导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通过对配电网规划运行可靠性的分析,总结影响配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多方面原因,提出配网科学规划提高运行可靠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宋云亭,张东霞,吴俊玲,彭冬,梁才浩,邱野,陈志刚,吴琼,曹静.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比分析[J].电网技术,2008,32(23):13-18.
[2]马淑华,陈平,吴琨.城市10kV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5(S1):80-82.
[3]蒋献伟.基于可靠性的供电设备检修计划优化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4]韦永忠,张宇,朱孟周,等.考虑分布式电源贡献度的单元制主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J].智慧电力,2019,47(7):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