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530000
摘要:伴随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进步,建筑领域发展是我国每个区域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应对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内业资料存在的滞后现象展开深入分析与探究,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而促进建筑产业实现稳定且可持续发展。施工内业资料是详细记录项目具体施工进程中的所有信息,旨在为施工监管决策供给参考依据,并且还能为工程信息查阅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所以,内业资料对建设项目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建筑工程的长足发展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关从业者应强化内业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进而为建筑产的发展巩固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设施工项目;内业资料;滞后现象
1 建设项目施工内业资料的内涵
建设项目施工的内业资料,指的是在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生成的对有关信息数据实施记录的多元形式的呈现,其不仅是映射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客观见证,而且是针对项目施工实施过程检查、完工查验、创优评选以及维修管理的关键依据,更是区域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内容。其中,涵盖项目准备期文件、施工资料、监管资料、项目竣工图纸以及竣工文件,内业资料是在项目具体施工当中产生的,多以文字、表格形式展开信息记录。而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内业资料管理指的是相关工作者对资料实施整理、分类、编制、排序与存档等,按照资料信息重要程度进行短期、长期与永久保存资料的分类。
2 建设项目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特征
2.1 资料完整性。完整性是有序整理建设项目施工当中内业资料数据的基础条件,资料的不完善较易引发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决策片面性,难以全面性与系统性掌握、分析项目施工质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施工中所生成的内业资料而言,其数据完整性呈现在多个层面,如针对混凝土强度衡量而言,必须明确规定验收批根本含义,针对不同施工段与施工部位应精准定级,并采取部分科学、合理的统计与非统计评价手段实施评价。
2.2 资料真实性。真实性是确保建设项目施工内业资料是否有效的关键条件,在资料具体整理、归纳汇总,应始终坚定实事求是准则,确保资料精准性与客观性,要坚决阻绝为节省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而隐瞒实际状况的现象,同时也不可为获得高级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等级进行事实编造。在使用施工材料之前需查验合格证书,并且还应附有相应试验报告,针对部分分项工程实施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确保其在现场进行实体测量,真正规避伪造问题出现。整理整个工程项目内业资料过程中应与实际施工过程相同步,真正映射建设项目施工实体质量与建设状况。
2.3 整理及时性。及时性作为建设项目内业资料管理的基本条件,因项目施工内业资料可真正呈现出建筑在整个施工进程中的质量状况,所以内业资料应密切配合项目施工整体进度,同时应实时整理资料信息。除此之外,整理及时性特征还呈现在可反映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内控水平与质量水平层面。
3 建设项目施工内业资料滞后现象成因
3.1 约束机制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家对建设项目施工逐渐提高重视度,并相继出台诸多规范文件,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档案资料也提出诸多要求。尽管这些规程和规范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档案资料质量要求、范畴、责任主体、内容与监督检查等层面实施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参建企业上交工程施工资料期限并未进行明确规定,特别是对于拖期上交档案资料信息而导致其他企业投入成本就经费增加、项目施工无法按期交付利用产生经济损失的施工责任主体,并未针对经济赔偿实施明确规定。因约束机制尚未完善建立,导致项目承包方上交内业资料欠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除此之外,尽管规程和规范文件明确质管部门要认真、严谨地做好项目施工内业资料质检工作,但实际上,因时间与人员等因素的影响,质管部门现阶段难以将项目内业资料管理监督做到位。究其原因,在于监督检查项目内业资料所消耗的精力与时间远超对项目实体的监查,而这也是内业资料约束制度完善度不足的集中体现。
3.2 企业运营机制滞后。施工单位在转变运营机制时,部分中小型企业已成为相对松散的集体或者已名存实亡。如此一来,便导致建设项目施工经理责任制逐渐转变经理承包制。在建设项目施工由个体承包运营的背景下,承包方为追求工程利润最大化,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成本投入。在这一形势下,承包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构成人员,通常不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安排,而是多从经费节省层面考虑。在现场施工监管优先的理念导向下,将内业资料管理者置于次要位置,致使项目施工所生成的内业资料出现严重滞后现象。
3.3 忽略工作团队建设。因多数建设施工项目均是对外开展,内业资料管理则是对内实施。内业资料相关管理者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则会对项目施工与现场实际状况了解过于片面。同时,即便内业资料管理者和建设项目施工相应人员可展开有效交流,但是在实际操作流程中依旧无法精准记录信息数据,无法确保内业资料精准性。
4 建设项目施工内业资料滞后现象解决措施
4.1 完善约束机制建设,规范工作行为。强化建设项目参与建设单位按时上交契合要求的档案资料信息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是健全约束机制的关键所在。相应主管部门应立足于现行规程、规范约束条文,适当增加施工单位上交项目档案资料周期要求、责任追求以及拖期上交资料信息而担负的资金赔偿责任等层面的约束条例。并且,还应针对承担审核建设单位项目档案信息的监理组织、负责检查监督项目档案资料信息的质管部门,清晰这些部门自身职责,创建责任追究体制。另外,在项目施工价款支付过程中,应明确规定针对并未上交合格内业资料的竣工工程量,不可支付相应进度款项,否则将对违规操作企业进行责任追究。
4.2 增强施工监管力度,改正工作问题。在企业建设项目实际施工中,企业应提高对内业资料相应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监管力度,施工内业资料信息管理监察力度要与项目施工实体管理检查力度相一致。在监管工作当中,企业应充分发掘内业资料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引导管理工作者及时纠正工作问题,真正提升内业资料相关管理者对于资料管理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使其可以在自身工作当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工程质监部门应强化对资料管理部门管理监督力度,切实转变以往内业资料管理滞后问题,从而推动内业资料一系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项目施工供给科学的数据参照,为项目施工有序开展打下基础。
4.3 强化业务团队建设,顺应工作需求。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于内业资料管理提高重视程度,针对相应管理者实施内业资料知识专业化培训教育,积极对内业资料管理者实施宣传教育,助力管理者可顺利实施资料采集和整理工作。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呈持续增长趋势,这一现象对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提出新的要求,即要利用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一系列管理工作。而在施工单位运营发展进程中,项目内业资料在建设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建设项目内业资料内涵,分析内业资料管理特征,阐述内业资料滞后现象,并提出滞后现象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魏瑞霞,张兴伟,李丹.浅谈水利工程内业资料的整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2]赵靖然.高速公路养护内业管理[C]//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四届全国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靳芳.水利工程内业资料整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29(2):56-58.
[4]闫金平.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内业资料管理现状、重要性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8):268.
[5]孟和达来,张达,曾高明.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30(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