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孙铭阳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孙铭阳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雄厚经济实力的推动下得以迅猛发展,人们的整体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
        身份证号:21062319911227XXXX  辽宁沈阳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雄厚经济实力的推动下得以迅猛发展,人们的整体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较多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其中会应用到大量复杂的施工技术。为此,本篇文章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例展开了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一、施工前的准备与材料管理工作
        (一)准备工作
        首先,务必要让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树立起正确的质量意识,全面掌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各项环节,争取做到事无巨细的标准,将各项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排除在外。其次,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很长,因此十分容易遇到各类突发事件与恶劣天气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防雨、防寒、防潮、防高温等措施,打造出更加适宜的施工环境。第三,需要做好对混凝土材料的检查工作,保证所有进场材料均能够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硬性标准。最后,在正式进入到施工环节之前,应当再次核对混凝土的配合设计方案,达到审查合格结果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材料管理工作
        首先,在混凝土材料的采购阶段中,采购人员务必要做到货比三家,在选择合作对象之前全方面了解目标商家的相关资质,切记不要过于关注价格而选择劣质材料。此外,还要保证签订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明确材料质量与供货时间,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维权意识。提前明确商家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将其落实到合同书面中,以此来保证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其次,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会受到不同区域环境的影响,因此混凝土材料保存环境也各不一样,施工人员务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提前制定出合理的运输和保存方案。最后,建筑工程项目耗资巨大且耗时很长,因此需要在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的同时关注成本支出。材料采购和管理人员应当最大化的节约建筑成本,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并做好相应的管理规划方案,避免在后续的施工环节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裂缝防治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工程质量经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具体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机械设备因素等等,进而导致建筑墙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裂缝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考虑到施工地点所处环境的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来制定出相应的裂缝控制方案。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务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温度控制,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来适当调整骨料级配方式,优先采用干硬性的混凝土,并在其中加入合适配比的混合料。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加水的方式来冷却混凝土。创造出良好的浇筑环境,保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热量的及时散发。针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可以考虑在混凝土中加设水管,通过输送冷水的方式来对混凝土进行降温。
        其次,施工人员还要适当调整混凝土的约束条件,可以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分块处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起伏过大的现象。另外,也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尽可能地缩短混凝土在外界暴露的时间。
        (二)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中,浇筑作业同样也是技术要点,施工人员务必要盐严把质量关口,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混凝土浇筑标准,进一步规范各项浇筑作业工序。施工单位还要专门安排质检人员参与到施工环节中,保证各个施工步骤均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全方位检查拌合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风水电情况、料台搭设情况、导管位置以及施工现场的整洁度等等。同时,应当根据施工现场所处环境的气温变化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方案。其次,当混凝土成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则要观察其表面是否存在蜂窝、孔洞、裂隙等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完全达到施工质量标准后方可继续下一个施工步骤。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
        首先,要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以此来保证其抗拉强度。当完成浇筑作业后,施工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遮盖,同时根据施工环境的湿度情况进行洒水养护,如果是深基础,则可以采用灌水养护方案。在夏季中,应当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而在冬季则要额外加设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其次,要重视温度管理。在混凝土的拌制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度之内,在浇筑作业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度之内。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不能够高于20度。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关注在后续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如果发现温差相差过大则要及时进保温处理,使得混凝土在合适的速度内完成降温,缓慢收缩,避免温差过大而增加约束应力,影响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务必要持续加大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力度。在日后的工作中,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尽快调整成本结构,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郭佳欣.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建筑,2015(1):45-47.
        [2]严东晓.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2015(5):90-92.
        [3]程志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2016(6):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