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212619910620XXXX 黑龙江省 15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里,施工技术是极为被重视一项因素,它不仅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同时技术的提高也会让整个施工的效率提高。建设者对于建筑工地的建设管理也包含在施工技术的层面里。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能够让整个工作流程有序地开展。可以说高效的管理会让建筑过程朝着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将以施工技术为基础,分析得出适合不同场地的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企业之间往往竞争激烈,所以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建筑企业去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并且根据一个合理的建设管理方案执行。这些措施是让双方共同获利有力保障。既能让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也能让建筑的安全性,建筑过程的高效高质程度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同类别
目前建筑工程行业正处于一个变革转型的时期,可以看出,整个行业在技术层面已经有所变革,在高质量的情况下发展着。总的来说,目前现有的比较普遍的施工技术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种类:
1.1桩基工程
简单来说,桩基工程是建筑过程中前期的一项工作,它要求为整个建筑打好地基,加固安全性。在目前看来,桩基工程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正在朝着转型的方向发展。被我们所了解的施工技术有两种———灌注混凝土桩和预制混凝土桩。具体分析如下:首先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精密地测量和预测,选择一个确切的桩位然后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在这个工作内,要求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吊装;在这一步完成了以后,找出具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桩位的工作。然后将已经准备好了的桩基沉入到之前选择好的位置里。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技术人员选择了灌注混凝土桩技术,就要在上述的作业中提前钻好孔位。运用起重技术将钢筋笼置入钻孔内,最后一步便是完成灌注混凝土技术最为根本的操作———完成混泥土灌注。这样才能完成一个稳固安全的桩体。
1.2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在桩基工程之后,具体来说就是在桩基工程完成以后对土地进行修整,挖掘,填充,建筑。在桩基工程的基础之上做到对整个工程的二次稳定。土方工程关系到这几个领域:开发,填筑,压实。专业的建设者会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选择出一个合理的方案与技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当地土质坚硬,深厚,那门相关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先使用工具松动土壤,必要时需要使用爆破处理的方法;如果当地的土质松软,那么就只需要运用推土机,铲地机进行挖掘。专业团队在填筑作业这一方面要有一个详细的操作方案和计划图纸,方案和图纸里要有土体体积实施详细计算。这样做看似繁琐,其实是为了考虑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再展开土地压实作业,通过实施碾压,压实等建造技术,使地基的承重效果得到强化。
1.3砌筑工程
在桩基工程与土方工程完成以后,就来到了砌筑工程。砌筑工程同样属于建筑过程中较为基础的一部分。而谈论到砌筑工程,最不能被忽视的一项技术就是“抄平”。“抄平”的第一步依旧是进行精密的测量和计算——以测量出的水平点为基础在楼面以及各个基础面标注出高度。在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在进行放线工作。相关的专业团队要确定窗户,门等位置的具体位置,然后在放置摆砖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如果发现了误差要及时调整,以免酿成大错。之后,需要做的便是进行“立皮数杆”技术人员会根据此前精准的测量和摆放的位置完成实际的操作。在这些工作都完成了以后便是较为简单的砌筑工作。到了这一步,技术人员会根据前三步做好堆砌中的铺灰工作。
1.4混凝土结构工程
在上述的三个基础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比较核心的工作——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有三个不同的类型,即为竖向承重结构,水平承重结构,底部承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将需要用的建筑材料做好配比并进行充分地混合。
并进行分层分段,浇筑,振捣同时进行的工作。这样做,是为了增强整个结构的强度,避免出现分离的现象。
2现场管理
2.1组织计划
组织一个合理的计划是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个合理的计划可以让现场的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组织计划之前,管理者要对施工的现场有一个仔细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一份详细的数据报告,因地制宜。在这份计划书里要涵盖工程项目的种类,预期进度的规划,对质量的严格把关,以及对于突发情况的预测和应对措施。可以说,做好了一份工程计划书,那么达到管理理想效果这一目标就成功了一半。这样也就保障了工程的效率,质量。
2.2技术管理
在组织计划的指导之下,管理也就被分为了技术,材料以及人员的管理。针对技术管理,首先要重点关注图纸。管理人员要熟悉图纸,清楚图纸里所涵盖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对整个施工计划有所了解,清楚各个重要的环节,针对每一个环节安排具体的工作。在做好熟悉图纸的工作之后,要统筹全局,合理规划人员的分配管理。在管理者自身了解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学习和参与,增强技能培训,在其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针对各部门的学习状况,对症下药,了解各个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针对性培训。这样不仅能够让管理者自身受益匪浅,变得从容,还能完全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做好了强有力的保障工作。
2.3材料管理
(1)材料是建筑工程最为基本的物类,管理者要要求采购人员深入了解清单里的材料,对每一种材料都有较为具体的认识。在认识的前提下,对预选的采购商品做好辨别,避免采购到货不对板,质量较差的材料。考虑到经济效益,采购人员要尽可能地挑选出成本最低,又符合质量的各种材料。正是因为采购人员要做到这一点,所以必须要对材料的成分有一定程度的熟悉。避免质量差的材料混入其中,让整体质量下降。
(2)存储。材料进场以后,务必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对材料的种类进行划分,实施分类储存;同时要根据材料的成分做好不同温度,环境的储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省成本,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要做到这几点,就一定要将各类材料摆放整齐,在取或归还之前做好标记,登记的工作,整个流程一目了然,节省时间,也能更好做到多还少补。
2.4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不同于技术管理和材料管理,不属于一种技术型的管理。因此,人员管理的复杂程度也就高于前两者。这需要管理者做好区分,增强管控力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层层分级,遇到问题,层层向上汇报,增强团队内部的有序性。同时,管理人员对待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展开工作,督促专业人员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最为有效的是建立一套奖惩制度,监督人员对没有进行规范操作的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和惩罚。将安全问题降到一个最小值。
3小结
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获缺的部分,它们分别代表着物力和人力。建设者需要做的就是权衡两者的关系,对这两个部分都注入同等的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并且做好详细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样建筑工程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西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183+186.
[2]杨志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20(07):134-135.
[3]姜庆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82-83.
[4]庞红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大陆桥视野,2020(08):136-137.
[5]唐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