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00300
摘要:基于微波法制采取均匀沉淀方式掺入改性纳米Zn0粉体Ag、Sn、Al。光催化剂主要以掺Ag纳米Zn0为主,进一步探讨水体中甲醛受到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详细分析光催化降解的性质及具体实施过程,有效优化降解工艺。结果证实:当光催化剂采取1.0g掺Ag纳米Zn0时,使用紫外光解每升10mg甲醛两个半小时的过程中,降解甲醛的程度可达到86.7%;当掺Ag纳米Zn0基于对可见光的充分模拟下,能够降解甲醛率54.2%。通过对此细节的分析,在降解甲醛溶液的过程中,ZnO光催化中的活性羟基自由基(•OH)会产生一定的氧化作用,会提前把甲醛氧化为羧酸,再对其予以降解,形成CO2和H2O。
关键词:水体;甲醛;改性纳米氧化锌;光催化;降解
前言:作为一种水体中的污染物,甲醛的危害十分大,针对水处理降解甲醛技术予以更深层次的研究已成必然趋势。在众多废水处理技术中,光催化氧化法能够对降解难度大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这种技术对环境较为友好,且设备使用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几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够显著去除低浓度污染物。
1实验
在反应池中取甲醛标准溶液2升,在反应池中称取改性纳米ZnO1.0g,震荡混匀,以主波长为365nm、功率为300W的高压汞灯为光源实施紫外降解,控制三十分钟为取样时间,每次移取在25毫升刻度管内10毫升,加水稀释至标线。如图1所示为紫外反应器自由组装。
.png)
图1光催化反应器
.png)
图2纳米氧化锌粉体的SEM图
2结果与讨论
2.1纳米ZnO的表征
2.1.1形貌表征
SEM表征条件:加速电压20.0kv,物距10.0mm,光斑40mm。试验前,样品应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10分钟,在空气中干燥并涂铂40秒。图2显示了Ag、Sn、Al和纯ZnO粉末的SEM图像。
2.1.2物相表征
XRD表征及测定条件:Cukα靶,管电流50ma,管电压40kv,扫描步长0.02度,测定范围5度到90度。Ag、Sn、Al掺杂元素和未掺杂ZnO粉末的XRD图谱图图3所示。
.png)
图3纳米氧化锌粉体的XRD图
2.2甲醛光降解率在不同掺杂离子ZnO下的影响
以氧化锌和纯氧化锌为光催化剂,银、锡、铝为光催化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降解曲线。降解曲线如图4所示
.png)
图4降解时基于不同光催化剂下的曲线图
2.3甲醛光解率受到甲醛初始浓度的影响
制备1L质量浓度为10、20、30、40mg/l的甲醛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图5为所得曲线图。甲醛初始浓度为10mg/L时,光降解效果最好。
2.4甲醛降解率受到光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影响甲醛降解效果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纳米ZnO的添加量,甲醛光解率受到ZnO添加量的影响曲线由图6所示。由图中可见对于甲醛的降解率而言,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极大。
2.5甲醛降解率受到光解时间的影响
甲醛光解率还会受到光解时间的影响,甲醛降解曲线会受到不同光解时间的影响,具体如图7所示。
2.6在模拟可见光下甲醛的光催化降解
紫外光源的高压汞灯可以使用高压钠灯进行替换,规格选取300W功率与589nm主波长,作为光催化实验的可见光源,取样间隔时间为30分钟,以此来对甲醛的降解率予以有效测定。如图8所示为各ZnO样品对甲醛的降解曲线。
2.7探讨甲醛在ZnO紫外下降解的机理
在对甲醛进行紫外降解时,采取ZnO作为光催化剂,针对反应体系的pH值予以实时监测后得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呈酸性,因此,在实际过程中,通过紫外降解甲醛会形成甲醛,如图9所示为其降解机理。
.png)
图5甲醛光解率受到甲醛初始浓度的影响
.png)
图6甲醛降解率受到光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 图7甲醛降解率受到光解时间的影响 图8在模拟可见光下ZnO样品对甲醛的降解
.png)
图9降解甲醛时基于氧化锌光催化的原理
结论
首先,光催化剂主要采用了1.0g掺Ag纳米ZnO,在实施紫外光解甲醛两个半小时内初始质量浓度控制在每升10mg,甲醛的降解率明显较高,准确数据为86.7%。其次,与紫外光下甲醛的降解率相比,在可见光下甲醛的降解率有明显差距,分别为>80%与≤54.2%,较纯ZnO的降解效果比,掺杂ZnO的效果较为明显,通过进一步研究可见光下降解甲醛的意义尤为重要。最后,在紫外光照射下,ZnO光催化剂会产生大量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体系中,这些物质为羟基自由基,可以转换甲醛为醛基自由基,进而形成甲酸,最终分解为CO2和H2O。
参考文献
[1]WangLi,ZhaoBin,ChangLixian,etal.FabricationofZnOnanorodsinionicliquidsandtheirphotoluminescentproper-ties[J].SciChina:B,2007,50(2):224-229.
[2]孙强强,王书民,王正民.微波法制备纳米棒状氧化锌及其掺杂改性[J].材料科学工程学报,2013,31(5):732-736.
[3]胡春,王怡中,汤鸿霄.多相光催化氧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5,3(1):55-64.
[4]刘宏芳,吴润,黄茁.纳米ZnO晶须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苯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127-129.
[5]刘守新,刘鸿.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9.
[6]PouliosI,KositziM,PitarakisK,etal.Photocatalyticoxidationofmethomylinthepresenceofsemiconductingoxid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ndPollution,2006,28(12):33-44.
[7]PardeshSK,PatilAB.Solar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ofres-orcinolamodelendocrinedisrupterinwarterusingznicoxide[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9,163(1):4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