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232819870107XXXX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
摘要:水资源是大家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无法缺失的关键,它的存在作用也是十分广泛,水不但能够满足大家日常生活需求,也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动力,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水利自身涵盖很多项目,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处于重要的位置,可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对应问题的干扰,环节掌控无效将直接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影响,不但促使水土流失问题的不断加重,水利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所以,推动水利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着重水土保持的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蓄水拦洪就需要在河流上修建各种水电站。在水电站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场地的植被会被破坏加上水位过高,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对于周围生态环境平衡以及水资源的保护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的防止以及治理工作,避免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度的影响。
1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概述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水利工程本身会对区域的水利状况、水文条件与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水土保持工作自然也要成为水利工程中的“伴生性”工作。一般来说,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较好开展下,整体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程度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成后也能较好运转下去。但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状况相对较差时,不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程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水土流失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水利工程的环境成本更是会直接上升。因此,水利工程中不仅要开展好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也要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工程类型,社会发展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而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做好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2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临时搭建的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的存放仓库以及施工废料的堆积等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地的地形以及地貌,一些施工废料的随意丢弃堆积还会影响到当地植被的正常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从而导致该地土壤的储水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规模较大,并且施工的周期较长,所以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日常的生活,常常会对施工场地附近的树木进行砍伐,用来建设施工场地和搭建生活设施,所以经过长期的数目砍伐和人工的破坏,就会导致该地的数目覆盖率降低,进而使得水土流失的情况加剧;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挖掘会将土地不表面的植被以及树木破坏掉,改变了该地表土与生物之间的协调性,减小了该地表土的抗腐蚀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当表土受到雨水和流水的冲刷时,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水利工程里的水土保持增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高水土保持意识,要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通过规范、有序、协调的水利工程建设思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水土保持落到实处,从减少环境破坏的角度出发,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废土的产生量。在工程建设前期,相关部门要加强施工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通过培训等将水土保持贯穿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工单位要进行超前建设,对施工过程中的弃渣进行防护,对施工坡面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正式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临时拦挡措施和截排水措施的建设,加强表土的剥离与管理,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建设区域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以发挥水土保持的重要效能。
3.2加大投入,强化机制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大事,需要相关部门牵头认真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以为水土保持筹集足够的资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消耗量大,建设周期长,对水土保持重视程度不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水土保持机制,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初期,应缴纳一定的水土流失治理基金,以作为水土保持的经费,对于到期不缴纳基金的单位,不予立项,取消水利工程建设资格。按照机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缴纳水土保持基金,并且该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为他用。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引入资金,以用作水土保持,并通过拍卖、租赁等多种方式治理四荒地,以发展水土保持用户。
3.3水利工程建设中科学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规划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在开展上需要得到科学规划,将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建设同相应工作开展的规划混为一谈并不可取,在确立出了基本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制度后,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上的规划则要成为重点。具体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主体需要对项目所在地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等进行分析,确定出项目所在地环境承载力大小。与此同时,其应当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状况与需要,充分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事宜进行规划,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中,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规划需要成为基本内容。除了围绕具体目标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外,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内也可以细化出不同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子目标,这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水土保持工作在开展上呈现出过于盲目的特征特点。通过科学规划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上的条理性也能越发明晰,这对于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3.4运用创新技术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里的种种水土保持处置策略和技术性,有效选择和运用一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和最后的落实成效价值相关联。在此种施工技术策略展开之上有效落实,并不是简单的提升和优化植被的覆盖率,一般还要求根据别的先进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和改进生态环境、提高调度能力等多层次合理探究,致使其可以综合显现出较好的可行运转成效,多种类别的先进技术处置形式和材料也需要恰如其分的选择和使用,慢慢的提高其综合改进和优化等成效。
3.5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
为了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运用水平,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使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主干河流的检测工作,提高检测力度,完善监管网络的建设。同时,应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深化水利工程改革制度,研究建立高效的监测平台,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监管体系必须包含多方面内容,比如,水土质量、植物情况、年平均降水量以及温度等,以此提高监管的质量。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奖惩激励制度,杜绝出现监督不到位等情况。
结语:总的来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工程,该工程也是现阶段的管理核心。要把水域保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做到,需要不断提升大家对于水土保持的思想以及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世界发展的必经之路,水利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它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关键。水土流失对于水利工程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之中的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国召.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79-180,213.DOI:10.3969/j.issn.1671-3818.2018.01.088.
[2]罗尚海.有关流域水土保持中水土之间的关系分析实践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164-165,168.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9.02.056.
[3]金浩岩,孙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