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82619861004XXXX
摘要:近年来,环保理念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成为热门话题,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目前很多资源已经逐渐无法支持人类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对于水资源的循环运用和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生活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也越发严重。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发展过程中往往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如果城市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弹性,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也能平衡城市的生态系统,可以让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海绵城市理念构建过程中,应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有效规划,达到绿化城市作用。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时,可以融入海绵吸水的功效,吸收地表水,达到地下水的补充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疏通作用,避免城市内涝情况出现。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的诞生是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状况而生的,海绵城市是将城市看做吸收水分的巨大海绵,城市需要发挥储水、集水、循环水的功能。用外行的话来说,海绵城市的想法是使这座城市看起来像海绵。当下大雨时,雨水可以很好地渗入,保持和储存,剩余的雨水可以被净化并用于最终的有用应用。在这样的城市中,大雨的破坏力大大降低,但是水资源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海绵城市形成了新的城市理念,成为市政优化的改良项目,是市政给排水日后改革的驱动力。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1提升雨水资源利用率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但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相对较为密集,对于水资源的需要量极大,目前地球上现存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将城市的雨水资源进行收集,通过过滤和净化后,进行城市清洁、城市灌溉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但是为了满足城市人口正常出行对道路的需求,城内的道路建设以沥青和砖石为主,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渗透能力,雨水资源不能渗入地下,就会随着蒸腾作用化为水蒸气,或者流入城市的排水系统,变成无法二次利用的脏水,这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海绵城市理论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减轻城市的用水负担。
2.2防涝原则
虽然我国城市化建设在不断发展,但是城市中还有一些老旧排水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城市产生了地面积水和洪涝等问题,降低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力,所以在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遵循防涝原则,有效预防洪涝发生。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水的排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合理的排水设计不仅可以预防洪涝发生,还可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回收,避免水资源浪费。循环利用水资源也是保护生态坏境的重要内容。
2.3优化城市环境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现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可以优化城市环境,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人行道应用
目前,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较差。首先,道路不平整,雨季容易形成较深的水坑,阻碍行人的正常通行;其次,下水道的排水口容易堵塞,一旦出现落叶、垃圾等,排水系统就会瘫痪,积水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路面大面积积水;最后,部分地区下水井的设置不合理,雨水较大时,路面积水较多,行人无法辨认道路的具体情况,易发生危险。
因此,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对于城市的道路建设和排水系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理念在人行道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材料的选择方面。雨水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长期积存在城市道路上,会对道路形成一定的腐蚀作用,造成路面坑洼不平,因此人行道路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坡度,保障雨水可以随着斜坡流入街边下水道。
3.2道路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发展中建设道路绿化带非常重要,能够净化汽车尾气,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缓解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觉疲劳。绿化带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植被。同时,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洪水标准与土壤的差异性,合理设计传统道路绿化带和新型道路绿化带的参数,从而提高储水和排水效果,通常来说,新型道路比传统道路的参数要高一些。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把道路设计为中央绿化带形式,能够将雨水合理排放到绿化带里。同时,在绿化带下方设置碎石沟,能够将多余的积水快速收集起来。另外,利用分隔绿化带形式,再经过专门设计绿化,充分发挥出绿化带植物的作用,同时,对水流的流向和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使雨水能够快速流到绿化带中,能够起到雨水贮存作用,从而大大节约人工绿植的浇灌。
3.3衔接带的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到道路建设方面,真正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个海绵体进行连接,还可以打造整体的城市渗水、储水系统。衔接带的设计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将道路、绿化带、建筑物进行有效的连接,是构建整体海绵城市的基础。在衔接带的设计工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在最节省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多个海绵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衔接带的设置可以利用中途渗透技术和源头渗透技术,或设置植草沟、湿地等进行雨水的排放与收集,不同的地区可以进行不同的规划,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可以增加雨水的收集,等到干旱时节用于城市的灌溉、清洁等,可以有效缓解调节城市的湿度,节省水资源。在降水丰沛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带中铺设泥土、砂石等,将雨水进行粗过滤,或者直接对雨水资源进行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可以被充分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3.4结构内部排水设计
结构内部排水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路面宽度。路面宽度不仅和排水结构有很大关系,对排水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排水设计过程中,路面宽度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对排水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如果路面的宽度比较大,可以在路面两边进行雨水口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雨水在地面的停留时间。还可以在路面进行集水井口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排水效率,降低对路面的不利冲击。市政部门需要对排水设计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制定合理措施。比较典型的是提高混凝土材质,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裂缝发生,扩大路面排水面积。排水过程中,可以将雨水引入路两旁,最大程度上降低雨水对路面的冲击。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的提高和改善需要市政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完善,市政排水工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题之一,这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市政工程不断向为市民谋福利的方向发展。只有坚持以优质管理谋求发展,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上升到评估和现代市政理念的层次上来认识,才能不断开发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丁飞,高子藤.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57.
[2]赵宏魁.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75.
[3]吴一波.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地产,2019(17):39.
[4]付鹏,李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居舍,2019(25):100.
[5]刘文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门窗,2019(1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