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信息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也就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也随之不断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通过实施转变信息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措施,从而真正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职 信息技术 浅析 应用
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途径日益丰富,学生可以从更广阔的途径获得信息。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常看到有些学生消极、被动消磨学习时间的现象,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吸引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下面,本人将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为例,粗略地谈一谈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课堂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虽然我国的新课改已经发行多年,但是很多地方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学习以及老师和家长依然更加的重视高考,也只有高考所涉及到的学科才能引起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然而信息技术教育并不在高考的范围之内,这就使得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校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学科,往往也是为了应付,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得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2.相关的设施配置和组织管理都较为落后
对于当前很多中职学校来说,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教学设备以及配套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等,相对落后的教学设施以及较少的教学课时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也就使得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或者即使老师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解,却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学效果也非常的不好,也达不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3.教材内容陈旧,知识不连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很多中职学校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已经远远落后与当前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落后的教材以及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导致中职信息技术教育与当前教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本来就普遍的比较薄弱,或者之前就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很多学生若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还需要从头开始,这样也就使得知识相对的缺少连贯性。
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这也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学校本身以及授课老师具备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才能使其本身充满活力,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也是当前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若要想让信息技术教育完美的发挥出其理想的效果,老师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学校在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所需教学设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强化授课老师本身的素养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3.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知识的连贯性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却没有及时的跟上时代的发展,落后的教材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很难与现代教育发展以及改革相适应,有时还会出现无法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现象,极大的打击了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所以,及时的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教材,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的连接起来,不断的增加学生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
4.学校应该注重开展信息技术方而的教研活动
学校以及信息技术的授课老师可以适时的组织一些和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学校兴趣,比如: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及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然后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教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也能使得学生通过自身不断的练习更加快速掌握并熟练运用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
三.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
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信息技术支持型的学习环境构建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一些教学内容和活动放到网上实施。
这样的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即情境创设、发布展示、交流讨论、素材资料和评价反馈。
为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
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1情境创设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优美、和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中尤为重要。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
2发布展示根据学习内容及学习要求,课前,教师可运用网络平台发布课程的预习内容及学习任务,给定学习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预习;课中,教师可发布正式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任务;课后,还可在平台上发布课后拓展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当堂课的所学内容。
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
通过展示,可以欣赏优秀作品,从而提取他人作品的优点、查找自身的不足。
3交流讨论课前,学习者接收到教师给定的任务后,在分析任务的基础上,从现有资料、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完成本次课的知识建构,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修改教学设计。
课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升华学习内容,完善已有的知识建构。
4素材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把严密组织好的、有序的、或多或少带有结论性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最有用的材料并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相应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5评价反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阶段性评价与作品评价;经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时鼓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
课后,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对本次课的学习情况及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可通过此项评价内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
五.可运用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1创设情境、发布任务。
首先,在网络平台中上传微课蒙版的原理及实践操作;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创设情境学生作为广告公司的设计人员,需要帮助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完成商品宣传图—商品房的后期效果图的制作;
2下载素材资料、完成预习任务。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后可修改教学设计将图层的混合模式及图像的色彩平衡作为复习内容 作品展示、交流讨论。 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并上传网络平台、通过平台欣赏班级成员的作品。
3评价反馈。
通过课堂学习过程中各位同学的表现及最终作品的完成,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也就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也随之不断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通过实施转变信息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措施,从而真正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凤伟,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60-160.
[2]王胜,张邦华,刘宇等.少数民族本科学员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z1):270-271.
[3]周瑾.互助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才智,2015(20):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