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弘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建筑工程质量还是建筑工程功能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一些薄弱环节多加注意,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更加有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应改进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在了解现场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优化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质量监督,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在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时,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考虑并不全面,导致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太完善,这就导致一些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使得施工受到影响。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责任的落实与划分也无法明确,在工程未发生问题时,管理人员存在着职责懈怠问题,而在出现问题后,管理人员则会互相推卸责任,使得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1.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果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会对施工单位造成财产损失,还有可能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损害。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并不重视安全管理,一方面,缺少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也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对于施工条件的安全性也缺少有力的审查,这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2.1施工现场布置和资源配置
为了更好的了解具体的实际施工项目,需要根据工程的开展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用水、用电和实际的施工临时道路。要依据总施工图和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明确工地的办公区材料的堆放,做好临时施工道路的合理规划,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核查各施工人员专业资格上岗证书。手续齐全之后要组织审核施工全过程、图纸会审、施工现场布置,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和材料的分配要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加强对于施工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
2.2加大施工材料管理力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关注材料管理问题,因为材料质量与合理应用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根本。那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材料质量进行管控,特别是与混凝土相关的材料以及钢材料,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材料浪费,还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对材料进行统一管理与记录。以保证在发现材料消耗量增加时可以及时调取相关记录,并找到负责人询问情况,进而有效提高建筑材料应用效率与质量。
2.3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3.1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高处作业施工,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和梯子等,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凡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做到持证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得上岗。
(3)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在作业前必须配备质量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
(4)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却又需要时中间必须设置隔离设施。
(5)在雨雪天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10.8 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6)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2.3.2确保既有设备安全措施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与各设备管理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于涉及到设备管理部门的施工项目,首先应在设备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核查既有设备,对地下管、线、电缆设施的位置等予以确认,划定防护范围,并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邻近既有线施工中必须经常监视线路、桥涵、通信、信号等建筑物和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工施工,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并积极配合抢修,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2.3.3确保邻近既有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
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工作时间保证参建人员有足够的休息、娱乐和学习时间。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消除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和不卫生状况,使参建人员有健康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定期发放劳保用品。对于女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从事有毒有害物品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防腐手套,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外挑架等处必须张挂安全网。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
2.4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起严格、完善的制度,能够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够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使管理工能够顺利、稳定的进行。为此,建筑单位需要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立足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管理工作的内容,使各方面的责任能够精确落实到各个相关的负责人身上,还需要细化管理的流程,使管理的步骤更为清晰、具体,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与工作方向。
2.5对分项工程开展质量评定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就要对这一系列环节进行严格监控,成立专门的质管部门,这样才能够让建筑工程的基础环境得到净化。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分项、分部都要先进行质量评定才能进行质量核定。在质量评定过程中,工程师必须在场并签字确认,这样质量评定的监督管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此外,还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施工情况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步上升。
2.6落实质量监督工作
要根据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管理水平,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形成更加有序的施工现场作业。
结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仍旧比比皆是。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就需要重点关注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并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将相关规定明确出来,以保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使建筑工程能够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长江.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25+127.
[2]宁欣.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7):152-153.
[3]冯磊.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分析[J].门窗,2015,(06):66+69.
[4]林骁.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