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安装调试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大伟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科技领域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  1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国科技领域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创新。近几年变电站的发展日新月异,引发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热潮。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模式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性能,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安装、调试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模式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不仅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同时还能够有效进行电路与电流的自动化变换,因此对这一技术发展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探究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智能变电站安装要点
        1.1常规安装要点
        智能变电站也有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低压开关柜、电容器组、软母线、管型母线、控制屏等大体积、大质量电气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搬运、安装,必须符合广东电网关于输变电工程的标准工艺流程进行,并注意安装的先后顺序。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行柜体吊装时,若柜顶无吊环,吊索应挂在四角主要承力结构处,且各吊绳长度应一致,角度小于45︒。二是在各类设备的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框架变形和续面受损等安全措施,对瓷件设备,特别要采取防震、防倾倒措施,以免磕碰损坏。三是GIS设备安装时,应在本体安装、附件安装以及二次接线全部完成后,再进行SF6气体充鼓,最后还要进行机构调整、基础复测等工作。
        1.2不可见回路的安装要点
        常规变电站中,所有二次回路都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化回路编号,可以通过电路编号追溯交直流与跳闸等重要功能。而智能变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光缆代替二次回路。并且光缆实时传输的不再是可测量的模拟电信号,而是 SCD和 CID等很难分析的通信文件。所以,可以说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是不可见的。对这类不可见回路,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光口、纤芯和光缆识别标志的校正。
        经过大量统计,我们发现,在智能站的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种IED设备和保护设备的接插光口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光口松动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由于缺乏规范性,设备厂家对光口的“收、发”标识不统一,且备用光口一般无标识,极易造成误插光口的情况。三是纤芯无明显的“收发”标识,易造成“收发”位置接反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安装过程中,应做到:切实采取稳固光口的措施;对各光口、光纤的“收发”进行明确标定;对光缆设置光缆牌,并且光缆牌要标明用途和对端设备名称等内容。
        1.3通信光缆的安装要点
        通信光缆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为了确保“光通信”的顺利实施,必须将光缆熔接盒、光纤式数字交换机等设备配置到各个控制柜及保护屏中,同时放置大量的光缆及尾纤。但通过这种放置方式,设备会因为二次小室的拥挤而发热。与此同时,光配机架与光缆固定架之间距离不足,会造成光纤弯曲半径过大,影响光纤传输质量。有鉴于此,我们在安装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在相关的屏柜中设置8字插槽供光缆尾纤使用,并确保在安装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纤外径的20倍。
        2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现状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出厂联调是变化比较大的地方,一方面联调可对设备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厂家内模拟现场环境进行设备调试,解决问题较容易,减少施工的调试量。

比如在220千伏的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在组织时容易存在联调责任主体的缺失以及合同规范不明确等问题,所以,在调试的时候只能由设备的生产厂家自己承担责任,另外,企业的联调时间虽然按照规定应该确立在土建环节,但是对于具体的时间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时间的确立需要结合施工进度、设计图纸、设备生产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智能变电站的调试过程中还存在不同厂家的设备运送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这样就会对整体调试的进度造成影响,而且变电站联调的规模还需要进行更加明确的确认,需要对设备调试的方式进行仔细的界定与选择标准。
        3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分析
        3.1智能变电站调试的基本原则以及准备工作
        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需要调试的变电站设备必须经过国家权威检测中心的检测。其次,调试过程要按照层次进行划分,层次划分对于确保正确进行调试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在调试智能变电站时,必须先对设备功能进行有限调试,然后再对其性能进行调试。最后,就是在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传统变电站需要进行改造或扩建的情况,那么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时对于工作中的安全保护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加强重视。变电站调试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变电站中的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准备好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相关资料,这里所说的资料主要有变电站图表、交换机划分图以及网络配置图等等,只有将这些所需的资料准备齐全之后才能促使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智能变电站进行调试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种调试用具,通常情况下使用的调试工具有计算机、数字测试仪及GPS校验仪等等,这些设施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并且符合调试的实际要求,并且参与调试工作的人员需要对智能变电站内部情况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帮助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3.2设备配置核对以及IED单体调试
        智能变电站设备配置调试一方面要求调试人员认真完成 SCD文件的检查;如果SCD文件的内容正确,电网系统才能在安全、可靠、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另一方面,在调试中应该对光缆与网络配置的状况是否满足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检测和确认,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对光缆状况和网络图上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细致的检查掌握,然后再完成对施工人员铺设的光缆、网线等设备的检查工作。在调试中对IED单体的操作,应该首先满足通用项目的检查标准要求,比如对电源、绝缘与光功率等进行检查,其次,需要进行的是同步的时钟检测,并且在这一测试中要对主时钟的准确程度进行检测。此外,IED单体调试中还包括测控功能测试、智能终端测试以及保护功能测试等。
        3.3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调试与运动系统调试
        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系统调试工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相关的调试人员需要首先完成变电站整体的系统调试的工作,对于不同位置的时间进行精确、统一的核对,然后对全站采取SMV验证。在调试中也不能遗漏全面的Goose的测试内容,主要是确认变电站运行、延迟以及Goose的传输等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标准,同时还要对站内保护信息的收集采取调试,这样可以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准确。另外,为使监控系统的工作能力得以发挥,调试人员需对遥信量采集、计算机通讯与双网等的调试工作提高重视,在最后环节进行全站的综合调试,有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中使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使继电保护、自动化设施工作水平都得到提高,变电站的施工调试也是确保电网系统可以顺利运行的重要工作,所以在遵照智能变电站施工要点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调试,促进电网体系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与传统运行模式变电站的差异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对其施工调试流程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陈蕾.浅谈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安装与调试[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2-222.
        [2]何强.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探究[J].电工技术,2016(6):00055-00056.
        [3]陈燕,丘志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及其调试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1):256-256.
        [4]杨威.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5(5):9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